高二年級語文會考知識點

字號: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語文會考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篇一】高二年級語文會考知識點
    1、拜為上卿(被授予官職)
    2、欲勿與,即患秦兵之來(憂慮,擔(dān)心)
    3、請以咸陽為趙王壽(向人敬酒或獻(xiàn)禮)
    4、請指示王(指給……看)
    5、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離開)(親人,包括父母和內(nèi)外親屬)
    6、于是相如前進(jìn)擊(上前進(jìn)獻(xiàn))
    7、布衣之交(平民)
    8、傳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嬪妃)(指近臣和侍從)
    9、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揚言,到處說)
    10、漢亦留之以相當(dāng)。(抵押)
    11、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痛恨)
    12、皆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長輩)
    14、欲因此時降武。(趁這時)
    15、獨有女弟二人(妹妹。今一般不連用。)
    16、且陛下春秋高(年紀(jì)。今義: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或指季節(jié)。)
    17、武等實在(古義:確實存在。今義:誠實、老實。)
    18、稍遷至移中廄監(jiān)(古義:漸漸。今義: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財物)
    20、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正當(dāng)、適逢)
    21、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親近的侍臣)
    22、公車特征拜郎中。(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24、扶輦下除,觸柱折轅。(殿階)
    25、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yīng)。(不應(yīng)召)
    26、衡下車,治威嚴(yán),整法度。(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不應(yīng)薦)
    【篇二】高二年級語文會考知識點
    一、《沁園春-長沙》
    1、關(guān)于‚詞:詞,是我國傳統(tǒng)詩歌中的一種特殊體裁,起源于兩漢,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每一首詞都有詞牌。詞牌,最初是特定的詞樂曲調(diào)的名稱,后來成為特定的詞體格式的標(biāo)目。不同詞牌規(guī)定的各種詞調(diào)和詞體,都有特定的字?jǐn)?shù)、句數(shù)和格律。有的詞不分段(段,又稱‚片‛‚遍‛‚闋‛等),稱作‚單調(diào)‛;有的詞分兩段,稱作‚雙調(diào)‛;還有分三段、四段的,稱作‚三疊‛‚四疊‛。此外,按詞的字?jǐn)?shù)多少,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小令的字?jǐn)?shù)在58個字以內(nèi),59—90個字為中調(diào),而長調(diào)是91個字以上,如《沁園春》共114字,屬長調(diào)。
    2、寫作背景: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dāng)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動日益高漲。毛澤東領(lǐng)導(dǎo)了湖南農(nóng)*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動講習(xí)所,在長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
    3、重點知識:
    A.‚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本整句為了填詞的需要,變動了詞序。據(jù)詞義,其正確的詞序應(yīng)怎樣?
    答:正確的詞序應(yīng)該是:深秋時節(jié),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只見)湘江水滾滾向北流去。
    B.‚湘江秋色圖‛如何描繪?作者用了什么方法?
    答:抓住典型,點面結(jié)合,多種角度,鋪陳描畫。作者選取了山林、行船、雄鷹、游魚等最能體現(xiàn)秋色的典型,各作為一個點,再用‚萬類‛概括面,從視覺的不同角度遠(yuǎn)望—近看—仰觀—俯視;不同色彩:‚紅遍‛‚碧透‛;不同形態(tài):‚層林‛‚漫江‛‚爭流‛‚擊‛‚翔‛等,描寫湘江秋色多姿多彩的畫面,構(gòu)成‚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哲理圖畫。此段描寫,用詞精當(dāng),極富表現(xiàn)力:‚遍‛寫楓色之廣,‚層‛寫楓林之茂,‚染‛寫樹色之奇,‚漫‛寫江水之溢,‚透‛寫湘水之清,‚爭‛寫行船之奮,‚擊‛寫雄鷹之健,‚翔‛寫魚兒之樂。錘煉之妙,令人拍案叫絕。
    4、背誦本詞《沁園春長沙》。
    二、《勸學(xué)》
    1、作者簡介: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義哲學(xué)的集大成者。晚年,他積極從事教學(xué)和著述,總結(jié)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創(chuàng)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xué)體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書中。他推崇孔子,崇尚仁義禮樂,卻又主張‚性惡論‛而與孟子一派分道揚鑣。其‚性惡論‛更成為法家思想的基石,所以,他的兩個學(xué)生韓非子和李斯都是法家人物。荀子的文章,已演變成專題政論文,格局嚴(yán)整,說理精細(xì),邏輯周密,尤其善于使用比喻,使文章既嚴(yán)飭整肅,又生動形象?!盾髯印返膶n}論文是議論文格局成熟的標(biāo)志。
    2、文言文知識:
    A.詞類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中的‚水‛是名詞用作動詞。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已‛中的‚日‛是名詞作狀語。
    B.特殊句式。
    (1)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A青出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靛青是從蓼藍(lán)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藍(lán)的顏色更青。
    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冰是由水凝凍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
    C.固定用法。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D.一詞多義。
    (1)絕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口技》----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隔絕
    以為妙絕《口技》---------極點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xué)》----------橫渡
    楚誠能絕齊,秦愿獻(xiàn)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傳》--------斷絕
    (2)強挽弓當(dāng)挽強,用箭當(dāng)用長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強健、強壯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木蘭詩》-----------------有余、略多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觸龍說趙太后》----------------qiǎng,勉強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戰(zhàn)》----------強盛
    (3)假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借、借用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xué)》------------------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假裝
    假有人焉,舉我言復(fù)于我,亦必疑其誑-----------------假如、如果
    (4)望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xué)》------------遠(yuǎn)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鴻門宴》------------------盼望、希望
    先達(dá)德隆望尊《送東陽馬生序》----------------------聲望
    予猶記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記》-------農(nóng)歷十五日
    (5)聞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秳駥W(xué)》-------------聽見
    見聞、見識初聞涕淚滿衣裳《聞軍官收河南河北》-----------------聽說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使上級聽見
    況草野之無聞?wù)邭e《五人墓碑記》---------------------聲望、聲名
    以勇氣聞于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聞名、出名
    掃后更聞香《和張秀才落花有感》---------------------用鼻子嗅
    3、背誦古文《勸學(xué)》。
    【篇三】高二年級語文會考知識點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民主戰(zhàn)士。代表作有詩和散文合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和《松堂游記》等。
    2、郁達(dá)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F(xiàn)代著名作家?!白舐?lián)”發(fā)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說《沉淪》。還有著名小說《春風(fēng)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等。
    3、梁實秋(1903-1987),現(xiàn)代著名文學(xué)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chuàng)辦新月書店。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云集》、《偏見集》、《秋室雜文》等。
    4、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當(dāng)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
    5、史鐵生,北京人,當(dāng)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我與地壇》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6、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xué)的主將?!棒斞浮笔撬?918年發(fā)表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是所用的筆名。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雜文集《墳》《南腔北調(diào)集》《且介亭雜文》《華蓋集續(xù)編》《準(zhǔn)風(fēng)月談》等等。
    7、肖伯納。愛爾蘭戲劇家。蕭伯納杰出的戲劇創(chuàng)作活動,不僅使他獲得了“20世紀(jì)的莫里哀”之稱,而且“因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勵和諷刺往往蘊含著獨特的詩意之美”,于1925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
    8、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xiāng)人?,F(xiàn)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學(xué)運動的先驅(qū)者之一。曾與鄭振鐸、王統(tǒng)照等在北京發(fā)起成立我國第一個新文學(xué)團(tuán)體——“文學(xué)研究會”,主辦刊物《小說月報》,提倡為人生而藝術(shù)(文學(xué)反映人生、關(guān)心人民疾苦)。長篇小說《子夜》《腐蝕》和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說《春蠶》《秋收》《殘冬》合稱為“農(nóng)村三部曲”。
    9、朱光潛(1897-1986),現(xiàn)代美學(xué)家、文藝?yán)碚摷?。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xué)》《詩論》《談美書簡》等。主編的《西方美學(xué)史》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西方美學(xué)歷史的著作。
    10、清岡卓行(略)
    11、達(dá)爾文(略)
    12、毛澤東(略)
    13、徐志摩(1896-1931),筆名云中鶴、南湖,浙江海寧人。詩人、學(xué)者。新月社的主要發(fā)起人和主要成員之一。詩集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在病中》等。
    14、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被稱為“雨巷詩人”。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fēng)顯的明朗、沉摯。
    15、莫泊桑(1850-1893),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有“短篇小說巨匠”之稱,一生寫了近300篇短篇小說和6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和長篇小說《漂亮朋友》等。
    16、契訶夫(1860-1904),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大師。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第六病室》、劇本《櫻桃園》和短篇小說《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等。
    17、曹雪芹(?—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我國清代偉大的小說家?!都t樓夢》(又名《石頭記》)是中國古典小說發(fā)展的高峰。《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并通過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潰滅亡的歷史趨勢。
    18、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nóng)民斗爭的長篇章回小說,它與《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合稱我國四大古典長篇小說。
    19、曹禺,原名萬家寶,現(xiàn)代著名劇作家。代表作有話劇《雷雨》《日出》《北京人》,歷史劇《王昭君》等。
    20、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獲“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戲劇《茶館》等。
    21、關(guān)漢卿,號已齋叟,元代偉大的戲劇家。他與馬致遠(yuǎn)、白樸、鄭光祖合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竇娥冤》《望江亭》《救風(fēng)塵》等。
    22、王實甫,元戲曲作家。著作《西廂記》是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在元雜劇中有“天下奪魁”的藝術(shù)成就。
    23、孟軻(約前372-前289),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儒學(xué)大師,有“亞圣”之稱?!睹献印肥且徊坑涗浢献友孕械臅擅陷V及其弟子編成。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
    24、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戰(zhàn)國時趙國人,著名思想家。主張“法后王”“性惡論”?!盾髯印窞檐髯雍推涞茏铀鳎窍惹厝寮抑匾髌贰?BR>    25、賈誼(前200-前168),世稱賈生,西漢文學(xué)家,政論家。代表作《過秦論》《論積貯疏》。
    26、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字子長,西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它包括12本紀(jì)(帝王傳記)、30世家(諸侯傳記)、70列傳(著名人物傳記)、10表、8書,共130篇。它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7、王羲之(321-379),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代表作《蘭亭集序》。
    28、陶淵明(365-427),東晉著名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等。
    29、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與柳宗元倡導(dǎo)古文運動,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0、魏徵(略)
    31、李密(略)
    32、王勃(650-675),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市)人。唐初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一起,被稱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閣序》等。
    33、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東坡全集》。
    34、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因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宋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35、歸有光(1507-1571),人稱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順之、茅坤等人并稱為“唐宋派”。代表作《項脊軒志》。有《震川文集》。
    36、張溥(1602-1641),明代文學(xué)家,復(fù)社領(lǐng)袖。著有《七錄齋集》。
    37、龔自珍(1792—1841)字瑟人,清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近代文學(xué)的開山作家。著有《龔自珍全集》。
    38、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偉大詩人,有“詩仙”之稱。藝術(shù)上具有浪漫主義風(fēng)格。著有《李太白集》。
    39、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鞏縣(今河南鞏縣)人。唐代著名詩人。有“詩圣”之稱。詩作有“詩史”美稱,其詩具有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著有《杜少陵集》。
    40、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
    41、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著名的愛國詞人,詞風(fēng)以豪放為主,詞與蘇軾并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