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個接一個》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一個接一個》是一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是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個接一個》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個接一個》原文
    月夜,正玩著踩影子,
    就聽大人叫著:“快回家睡覺!”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不過,回家睡著了,
    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
    正做著好夢,
    又聽見大人在叫:“該起床上學啦!”
    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
    不過,去了學校,
    就能見到小伙伴,多么開心哪!
    正和小伙伴們玩著跳房子,
    操場上卻響起了上課鈴聲。
    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
    不過,聽老師講故事,
    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呀!
    別的孩子也是這樣嗎?
    也像我一樣,這么想嗎?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個接一個》教案
    教學設計舉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接、再、做”等12個生字,學習多音字“覺”。
    2、借助插圖和朗讀,讀懂詩歌第1,2節(jié)。
    3、感受“我”的心情變化,體會“我”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從“接”引出題目
    1、用小朋友排隊理解“接”。
    2、跟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3、學習生字“接”:小手拉在一起就是“接”,所以“接”是提手旁。
    4、指導讀好課題。
    設計意圖:“接”字的教學結(jié)合在揭題中,比較及時,借助偏旁幫助識記,效果明顯。
    二、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1、自由讀小詩,把詩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
    拼讀多音字,并組詞:“覺”分別讀睡覺(jiào)、感覺(jué)
    3、讀通句子。
    出示:
    句子1:不過,回家睡著了,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
    句子2:正和小伙伴們/玩著跳房子,操場上/卻響起了上課鈴聲。
    4、再讀整首詩。
    設計意圖:本文中的長句子比較多,學生朗讀有困難。教師在初讀檢查時,將指導的重心放在本課長句子的朗讀上,借助停頓符號的出示,幫助學生將長長的句子讀正確、讀通順,為之后的讀文感悟掃清障礙。
    三、引導學習第2節(jié),感受心情的變化
    1、自由朗讀第1節(jié)小詩,圈圈第1節(jié)共幾句話。
    2、學習第1句。
    (1)讀詩歌,想畫面。讓學生說說,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
    (2)想象心情,在黑板上畫一個笑臉。朗讀句子。
    3、學習第2句。
    (1)借助插圖,體會心情:和小伙伴玩得正開心呢,這時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覺,你心里會想什么?
    學生可以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讀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2)隨機學習生字“再”:指的是第二次,如,“再見、再來”等。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畫一張哭臉。
    (4)朗讀句子,指導讀好“唉、啊”。
    設計意圖: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談,目的是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引發(fā)共鳴,為幫助讀好句子作鋪墊。
    4、學習第3句。
    (1)教師引讀第3句:不過……學生接讀:回家睡著了,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
    (2)學習“夢”字。
    (3)創(chuàng)設情境用“各種各樣”說話。
    請學生說說自己做過的夢。
    小結(jié):你們的夢有的甜蜜,有的有趣,有的可怕,有的快樂,這就是“各種各樣”。
    (4)根據(jù)體會到的心情,畫一張笑臉。朗讀句子。
    5、回歸整體讀。
    小結(jié):從不開心忽然又變得開心了,文中用了“不過”這個詞語來連接。
    設計意圖:學習“夢”字,說說做過的夢,結(jié)合理解“各種各樣”。將識字學詞與閱讀整合,使教學高效。
    四、課間操:
    踩什么,踩影子;
    做什么,做好夢;
    跳什么,跳房子;
    講什么,講故事;
    我和伙伴真快樂!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課堂需要在學生學習疲勞的時候進行課間操。課間操的內(nèi)容與課文學習相關,既可以緩解疲勞,又鞏固了課文學習內(nèi)容。
    五、自由練讀第2節(jié)詩,體會心情的變化
    1、自由讀第2小節(jié)。
    2、引導找出詩中明顯信息:這節(jié)詩中“我”的心情變化與前面有什么相同?心情不好是因為什么?心情好了是因為什么?
    3、反饋交流,結(jié)合學習詞語“伙伴”。
    4、想象心情,朗讀好第2小節(jié)。
    設計意圖:對于結(jié)構(gòu)相似,語言反復的語段,可以由扶到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六、寫字指導
    1、觀察“過、這、各”發(fā)現(xiàn)書寫上的注意點。
    2、指導書寫。
    過、這:強調(diào)書寫的筆順,示范走之的寫法。先練習書寫走之,再寫好整個字。
    各:上下結(jié)構(gòu),注意上面部分略大。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個接一個》教學反思
    《一個接一個》是一年級下冊語文部編版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是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她用兒童自然的狀態(tài)來體驗、感受這個世界,用接近兒童的語言表達簡單的內(nèi)心世界。詩歌共4節(jié),前三節(jié)格式相似,每節(jié)共3句話:第一句講孩子被成人世界驚擾后的不開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轉(zhuǎn)念之后的喜悅。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連接著上一節(jié)的結(jié)尾,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題目“一個接一個”相契合。后一節(jié)詩中孩子天真的發(fā)問,使詩歌更富有童趣,引發(fā)小讀者們的情感共鳴。
    本首兒童詩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世界,通過與生活的對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共鳴。
    這首兒童詩需要兩節(jié)課來完成講授,我上的是第一課時。第一課時講授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正確地讀文、簡單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可能是有老師們在后面聽課,部分學生放不開,稍有些緊張。但是課堂整體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作為講課的教師——我,可以說是內(nèi)心澎湃,不自覺地跟打了雞血似的,整節(jié)課下來還算順利,但還是與我上課之前所設想的課堂有些出入,尤其是課后,聽了其它語文老師對我這節(jié)課的評價,我才發(fā)現(xiàn)了一些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第一點:作為教師,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課堂上,我穿的大衣沒有扣扣子,這很影響教師干脆利落的形象。
    第二點:雖然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但是作為一節(jié)公開課,就應該整體把握。這節(jié)課,我在識字上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后課文的讀不夠,對課文的理解更是我在牽著學生走,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課文中找答案。
    第三點:這節(jié)課,我重點講了兩個生字:各、這。對于已經(jīng)上過一學期的孩子來說,教師完全可以重點講解一個生字,另外一個生字交給學生自己來學習。對于學生生字的書寫,我沒有及時地評價、反饋,只是交由同桌來互相檢查評價。
    第四點:整節(jié)課,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不夠,形式單一,教師也無法真正了解學生的課文朗讀情況。我對課文的朗讀把握不到位,作為語文教師的我真的是急需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第五點:整節(jié)課時間的分配不合理。在識字上用時過多,生字書寫上抓了兩個字重點來講,學生的讀很少,這就跟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讀書聲、學生應該站在課堂中央相違背的。后在課文的理解上我非常匆促地結(jié)束了,學生只能跟著我走,終,又變成了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機械式的課堂。
    雖然這節(jié)課已經(jīng)講過很長時間了,但老師們對我這節(jié)課的評價,我還是記憶猶新。我們都習慣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所在,但是當別人說出來之后,便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文本三者對話的陣地,作為陣地整體方向的掌舵者,我們需要不斷地用知識來提高自己,并深入學生真正地了解學情,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真正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