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備考復習提綱

字號:

高二本身的知識體系而言,它主要是對高一知識的深入和新知識模塊的補充。以數(shù)學為例,除去不同學校教學進度的不同,我們會在高二接觸到更為深入的函數(shù),也將開始學習從未接觸過的復數(shù)、圓錐曲線等題型。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化學備考復習提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

    一、基本概念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fā)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如物質(zhì)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的本質(zhì)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質(zhì)?;瘜W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zhì):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zhì):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zhì)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
    7、單質(zhì):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zhì)生成另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A+B==AB
    11、分解反應: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AB===A+B
    12、氧化反應:物質(zhì)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zhì)。(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zhì)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4、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氣的成分
    1、空氣含氧量的測定--過量紅磷的燃燒實驗P23
    問題:(1)為什么紅磷必須過量?(耗盡氧氣)
    (2)能否用硫、木炭、鐵絲等物質(zhì)代替紅磷?(不能,產(chǎn)生新物質(zhì))
    2、空氣的成分:
    N2:78%O2:21%稀有氣體:0.94%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0.03%
    3、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
    4、氮氣的用途:P24
    5、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和用途:P25
    6、空氣的污染:(空氣質(zhì)量日報、預報)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2)污染物:主要是粉塵和氣體。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氣的性質(zhì)
    1、氧氣的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2、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1)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2)氧氣與一些物質(zhì)的反應:
    參加反應物質(zhì)與氧氣反應的條件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生成物的名稱和化學式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硫S+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鋁箔4Al+3O2==2Al2O3
    碳C+O2==CO2
    鐵3Fe+2O2==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磷4P+5O2==2P2O5(產(chǎn)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四、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或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2、反應的原理:
    (1)過氧化氫水+氧氣
    (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導管口要塞一團棉花)
    (3)氯酸鉀氯化鉀+氧氣
    3、實驗裝置P34、P35
    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法(導管口要伸到集氣瓶底處,便于將集氣瓶內(nèi)的空氣趕盡)
    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fā)生反應--排水法(剛開始有氣泡時,因容器內(nèi)或?qū)Ч軆?nèi)還有空氣不能馬上收集,當氣泡連續(xù)、均勻逸出時才開始收集;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氣體已收集滿)。本方法收集的氣體較純凈。
    5、操作步驟: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P37
    裝: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
    定: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點:點燃酒精燈,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藥品部位加熱。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離:收集完畢后,先將導管撤離水槽。
    熄:熄滅酒精燈。
    6、檢驗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nèi),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nèi)的氣體是氧氣。
    7、驗滿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該瓶內(nèi)的氧氣已滿。
    (2)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說明該瓶內(nèi)的氧氣已滿。
    8、注意事項:
    (1)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固體藥品加熱時),防止藥品中的水分受熱后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試管底部,而使試管破裂。
    (2)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氣體。
    (3)試管內(nèi)的藥品要平鋪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4)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離試管口約1/3處)。
    (5)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對準藥品的部位加熱;加熱時先將酒精燈在試管下方來回移動,讓試管均勻受熱,然后對準藥品部位加熱。
    (6)用排水法集氣時,集氣瓶充滿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導管伸到瓶口處即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集氣瓶正放,導管口要接近集氣瓶底部。
    (7)用排水法集氣時,應注意當氣泡從導管口連續(xù)、均勻地放出時再收集,否則收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當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時,證明已滿。
    (8)停止反應時,應先把撤導管,后移酒精燈(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試管,導致使館破裂)
    (9)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要正放,瓶口處要蓋上玻璃片。
    (10)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塞一小團棉花。
    五、氧氣的工業(yè)制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
    在低溫條件下加壓,使空氣轉(zhuǎn)變?yōu)橐簯B(tài)空氣,然后蒸發(fā)。由于液態(tài)氮的沸點比液態(tài)氧的沸點低,因此氮氣首先從液態(tài)空氣中蒸發(fā)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tài)氮。
    
【篇二】

    1常用來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能發(fā)生皂化反應的是油脂
    3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質(zhì)
    4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纖維素、麥芽糖
    5能與Na2CO3或NaHCO3溶液反應的是乙酸
    6有毒的物質(zhì)是甲醇(含在工業(yè)酒精中);NaNO2(亞硝酸鈉,工業(yè)用鹽)
    7能與Na反應產(chǎn)生H2的是含羥基的物質(zhì)(如乙醇、苯酚)
    8能發(fā)生水解的是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zhì)
    9能還原成醇的是醛
    10能作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水果催熟劑的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