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

字號:

中秋節(jié)又名“仲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節(jié)日。仲秋節(jié)是團圓的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中的嫦娥,并且仲秋節(jié)又在秋季的中間,所以人們稱它“仲秋節(jié)”。下面是中秋節(jié)頻道整理發(fā)布的《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篇一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全家團圓的日子——中秋節(jié)。我們早早地吃過晚飯,帶了一個中間留了個洞的月餅和望遠鏡。大家肯定覺得奇怪,為什么會帶留有洞的月餅呢?因為我在電腦游戲里無意中看到,在月餅中間取個洞,透過月餅對著月亮看能看到嫦娥。我就想試試,一探真假。
    我和爸爸媽媽駕車來到靈湖,只見滿街都是車輛,車來車往的,連個車位都找不到。哦,我想大家肯定都是過來賞月和欣賞美景的!可是,天公不作美,月亮好像跟我們玩捉迷藏似的,我拿著望遠鏡對著天空使勁地找,可是找遍了整個天空都不見它的影子。我突然想起上次爸爸帶我釣魚的地方,那時有月亮照著我們的,我想月亮可能躲到那邊去了。我想去驗證一下,爸爸說:“那我們?nèi)タ纯窗?!”于是,我們又開車去了那邊,結(jié)果人多車多,實在沒有位置停車。媽媽說:“如果有月亮的話到哪都能看到的?!蔽倚睦锵?,媽媽說的對,以前在家門口都能看到月亮。記得書上說:十五十六月團圓,可能它明晚出來跟我們相見吧!我又想就算有月亮也看不到嫦娥,因為電腦里說是要用云腿月餅才能看到,我們用的是豆沙月餅,這可能只是一個傳說而己!
    于是,我和爸爸媽媽去了靈湖邊觀看音樂噴泉,聽著美妙的音樂,看著壯觀的噴泉,我想對大家說:中秋節(jié)快樂!
    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篇二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tài),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yè),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篇三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jié)終于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jié)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jié)。
    來到酒店門口,嘩!
    那里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里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jīng)燈火輝煌,游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钡木薷睂β?lián)則提醒游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里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游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后面。
    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篇四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jié)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tǒng),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jié)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tǒng)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tǒng)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qū)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qū)邪消災的愿望。”
    客家地區(qū)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jīng)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tǒng)飲食文化又在發(fā)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小學生中秋節(jié)趣事日記篇五
    中秋節(jié)也叫“仲秋節(jié)”,是在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仲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中秋節(jié)里人們可以吃月餅、賞月亮、放煙花……月餅有各種各樣的口味:有豆沙的、哈密瓜的、草莓的……仲秋節(jié)還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會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即使離家再遠,也會給家里打電話問候。在這一天,人們還會在室外,或坐在院子里、或坐在草地上,邊吃月餅邊賞月。習俗介紹的很全面)
    今年中秋節(jié)我過得特別快樂。一大早我就起床了,洗漱完去吃早飯,不知道為什么,今天的早飯感覺特別香,所以我吃的又快又多。吃完早飯,我像兔子被追捕向洞口奔去一樣沖向電話,打電話向姥姥姥爺問好,由于有很多話想說,所以電話打了很長時間,我非常想念他們。
    晚上我們?nèi)乙黄鸪栽嘛炠p月亮,還看了中秋聯(lián)歡晚會,中秋節(jié)的月亮格外圓,像一個潔白的圓盤升上了天空,夜晚的天空萬里無云,月亮顯得特別亮。是不是月亮也知道今天自己擔任的是團圓大使,所以格外有精神?希望遠方的姥姥姥爺也像月亮一樣能精神飽滿,健康長壽。時時有煙花飛上夜空,開放了瞬間的絢爛。我和姐姐一邊數(shù)著顏色,一邊拍著手歡呼。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