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奧林匹克活動的蓬勃發(fā)展,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少年兒童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成為引導(dǎo)少年積極向上,主動探索,健康成長的一項有益活動。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1.甲糧倉裝43噸面粉,乙糧倉裝37噸面粉,如果把乙糧倉的面粉裝入甲糧倉,那么甲糧倉裝滿后,乙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糧倉容量的1/2;如果把甲糧倉的面粉裝入乙糧倉,那么乙糧倉裝滿后,甲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糧倉容量的1/3,每個糧倉各可以裝面粉多少噸?
2.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乙數(shù)除以丙數(shù),商相等,余數(shù)都是2,甲、乙兩數(shù)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數(shù)之和是幾?
3.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把車速減少0%,那么要比原定時間遲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行駛80千米,再把車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時間早小時到達。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4.某校參加軍訓隊列表演比賽,組織一個方陣隊伍。如果每班6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4個班的同學參加,如果每班7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3個班的同學參加。那么組成這個方陣的人數(shù)應(yīng)為幾人?
5.甲、乙、丙三臺車床加工方形和圓形的兩種零件,已知甲車床每加工3個零件中有2個是圓形的;乙車床每加工4個零件中有3個是圓形的;丙車床每加工5個零件中有4個是圓形的。這天三臺車床共加工了58個圓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個數(shù)的比為4:3:3,那么這天三臺車床共加工零件幾個?
【篇二】
1.一座下底面是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石臺,它的一個頂點A有一個蟲子巢穴,蟲甲每分鐘爬6厘米,蟲乙每分鐘爬10厘米,甲沿正方形的邊由A-B-C-D-A不停地爬行,甲先爬2厘米后,乙沿甲爬行過的路線追趕甲,當乙遇到甲后,乙就立即沿原路返回巢穴,然后乙再沿甲爬行的路線追趕甲。在甲爬行的一圈內(nèi),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時,乙爬行了多長時間?
2.有一群猴子,分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分了4個桃子和剩下桃子的1/10,第二只猴子分了8個桃子和這時剩下桃子的1/10,第三只猴子分了12個桃子和這時剩下桃子的1/10。依次類推。最后發(fā)現(xiàn)這堆桃子正好分完,且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同樣多。那么這群猴子有多少只?
3.有甲、乙兩項工作,張師傅單獨完成甲工作要9天,單獨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師傅單獨完成甲工作要3天,單獨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兩人合作完成這兩項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
4.某服裝廠生產(chǎn)一種服裝,每件的成本是144元,售價是200元。一位服裝經(jīng)銷商訂購了120件這種服裝,并提出:如果每件的銷售每降低2元,我就多訂購6件。按經(jīng)銷商的要求,這個服裝廠售出多少件時可以獲得的利潤,這個利潤是多少元?
5.甲、乙兩車從A,B兩站同時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1.4倍,當甲車到達途中C站時,乙車還要再行4小時48分才能到達C站,那么甲車到達C站后還要再行多少小時與乙車相遇?
【篇三】
1、某商品按每個7元的利潤賣出13個的錢,與按每個11元的利潤賣出12個的錢一樣多。這種商品的進貨價是每個多少元?
2、租用倉庫堆放3噸貨物,每月租金7000元。這些貨物原計劃要銷售3個月,由于降低了價格,結(jié)果2個月就銷售完了,由于節(jié)省了租倉庫的租金,所以結(jié)算下來,反而比原計劃多賺了1000元。問:每千克貨物的價格降低了多少元?
3、張先生向商店訂購了每件定價100元的某種商品80件。張先生對商店經(jīng)理說:如果你肯減價,那么每減價1元,我就多訂購4件。商店經(jīng)理算了一下,若減價5%,則由于張先生多訂購,獲得的利潤反而比原來多100元。問:這種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4、某商店到蘋果產(chǎn)地去收購蘋果,收購價為每千克1.20元。從產(chǎn)地到商店的距離是400千米,運費為每噸貨物每運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運輸及銷售過程中的損耗是10%,商店要想實現(xiàn)25%的利潤率,零售價應(yīng)是每千克多少元?
5、小明到商店買了相同數(shù)量的紅球和白球,紅球原價2元3個,白球原價3元5個。新年優(yōu)惠,兩種球都按1元2個賣,結(jié)果小明少花了8元錢。問:小明共買了多少個球?
【篇一】
1.甲糧倉裝43噸面粉,乙糧倉裝37噸面粉,如果把乙糧倉的面粉裝入甲糧倉,那么甲糧倉裝滿后,乙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糧倉容量的1/2;如果把甲糧倉的面粉裝入乙糧倉,那么乙糧倉裝滿后,甲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糧倉容量的1/3,每個糧倉各可以裝面粉多少噸?
2.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乙數(shù)除以丙數(shù),商相等,余數(shù)都是2,甲、乙兩數(shù)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數(shù)之和是幾?
3.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如果把車速減少0%,那么要比原定時間遲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行駛80千米,再把車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時間早小時到達。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4.某校參加軍訓隊列表演比賽,組織一個方陣隊伍。如果每班6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4個班的同學參加,如果每班70人,這個方陣至少要有3個班的同學參加。那么組成這個方陣的人數(shù)應(yīng)為幾人?
5.甲、乙、丙三臺車床加工方形和圓形的兩種零件,已知甲車床每加工3個零件中有2個是圓形的;乙車床每加工4個零件中有3個是圓形的;丙車床每加工5個零件中有4個是圓形的。這天三臺車床共加工了58個圓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個數(shù)的比為4:3:3,那么這天三臺車床共加工零件幾個?
【篇二】
1.一座下底面是邊長為10米的正方形石臺,它的一個頂點A有一個蟲子巢穴,蟲甲每分鐘爬6厘米,蟲乙每分鐘爬10厘米,甲沿正方形的邊由A-B-C-D-A不停地爬行,甲先爬2厘米后,乙沿甲爬行過的路線追趕甲,當乙遇到甲后,乙就立即沿原路返回巢穴,然后乙再沿甲爬行的路線追趕甲。在甲爬行的一圈內(nèi),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時,乙爬行了多長時間?
2.有一群猴子,分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分了4個桃子和剩下桃子的1/10,第二只猴子分了8個桃子和這時剩下桃子的1/10,第三只猴子分了12個桃子和這時剩下桃子的1/10。依次類推。最后發(fā)現(xiàn)這堆桃子正好分完,且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同樣多。那么這群猴子有多少只?
3.有甲、乙兩項工作,張師傅單獨完成甲工作要9天,單獨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師傅單獨完成甲工作要3天,單獨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兩人合作完成這兩項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
4.某服裝廠生產(chǎn)一種服裝,每件的成本是144元,售價是200元。一位服裝經(jīng)銷商訂購了120件這種服裝,并提出:如果每件的銷售每降低2元,我就多訂購6件。按經(jīng)銷商的要求,這個服裝廠售出多少件時可以獲得的利潤,這個利潤是多少元?
5.甲、乙兩車從A,B兩站同時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1.4倍,當甲車到達途中C站時,乙車還要再行4小時48分才能到達C站,那么甲車到達C站后還要再行多少小時與乙車相遇?
【篇三】
1、某商品按每個7元的利潤賣出13個的錢,與按每個11元的利潤賣出12個的錢一樣多。這種商品的進貨價是每個多少元?
2、租用倉庫堆放3噸貨物,每月租金7000元。這些貨物原計劃要銷售3個月,由于降低了價格,結(jié)果2個月就銷售完了,由于節(jié)省了租倉庫的租金,所以結(jié)算下來,反而比原計劃多賺了1000元。問:每千克貨物的價格降低了多少元?
3、張先生向商店訂購了每件定價100元的某種商品80件。張先生對商店經(jīng)理說:如果你肯減價,那么每減價1元,我就多訂購4件。商店經(jīng)理算了一下,若減價5%,則由于張先生多訂購,獲得的利潤反而比原來多100元。問:這種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4、某商店到蘋果產(chǎn)地去收購蘋果,收購價為每千克1.20元。從產(chǎn)地到商店的距離是400千米,運費為每噸貨物每運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運輸及銷售過程中的損耗是10%,商店要想實現(xiàn)25%的利潤率,零售價應(yīng)是每千克多少元?
5、小明到商店買了相同數(shù)量的紅球和白球,紅球原價2元3個,白球原價3元5個。新年優(yōu)惠,兩種球都按1元2個賣,結(jié)果小明少花了8元錢。問:小明共買了多少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