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對于孩子來說有特殊的吸引力。一些好的故事,他們可以百聽不厭。下面是分享的國學經(jīng)典勵志故事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孟母擇鄰】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相傳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承擔了教育孟軻的職責。孟母為了教育他,曾經(jīng)三次搬家。起先,他家住在一座山下,山上有很多墳墓,他便經(jīng)常學著上墳人的樣子,又燒紙又跪拜。孟母怕兒子誤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人多的集市上,可是他家的鄰居是個屠戶,孟軻又學著吆喝賣肉。孟母十分擔心,又把家搬到一個靠近學堂的地方,他每天聽到的是讀書聲和先生的教導,學堂里瑯瑯的書聲吸引了孟軻,他漸漸地學著念起書來。孟母終于滿意了。在孟母的努力下,孟軻終于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后來,他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為師,最后成為偉大的思想家,被人們譽為“亞圣”。
智慧小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什么樣的人相處,常常會影響到自己。也有說:學好三年不足,學壞一日有余。因此,善于學習之人,會很謹慎地選擇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弟子規(guī)》中說:“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币馑际钦f:親近仁德之人,親近良師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學問。而與不善之人相處,便會受到影響,損傷道德。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strong>
大教育家孔子是個善于學習的人,他勤思好學,不恥下問。
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們正在趕路,忽然一個小孩子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原來,這個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磚瓦石塊壘一座“城池”呢。
孔子叫那個小孩讓路,而小孩卻說:“這世上只有車繞城而過的,還沒有把城池拆了給車讓路的?!?BR> 孔子想:確實不能把這孩子擺的城池當成玩具。我這樣想,可孩子不這樣想啊。我倡導禮儀,沒想到讓孩子給問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對他的學生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這孩子雖小,卻懂禮儀,可以做我的老師了?!?BR> 智慧小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論語》。要求人要謙虛好學,努力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完善自己,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弟子規(guī)》中說:“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币馑际钦f: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yǎng),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惕勵奮發(fā)圖強。若能誠心誠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于知識淵博的學者前常常詢問請教,交結忠厚、重義氣的人,就能常時感受安樂。
【一諾千金】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特別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么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當時還流傳著一句諺語:“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得到一百兩黃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個承諾)”。
后來,劉邦打敗項羽當上了皇帝,開始搜捕項羽的部下。季布曾經(jīng)是項羽的得力干將。所以劉邦下令,只要誰能將季布送到官府,就賞賜他一千兩黃金。但是,季布重信義,深得人心。人們寧愿冒著被誅滅三族的危險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為賞賜的一千兩黃金而出賣他。
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消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shù)匾粦粜罩斓娜思?。朱家很欣賞季布對朋友的信義,盡力將季布保護起來。不僅如此,他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后來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很欣賞季布的信義,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于使劉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劉邦還任命他做了河東太守。
智慧小語: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重義之人堅守諾言,答應別人的事,出生入死也要承辦。結交朋友應結交善友,若接觸的是古道熱腸,正義凜然的道友,自然會在無形中使自己的品格、智慧、大悲都得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