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寓言故事文字版閱讀

字號: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xué)體裁,字?jǐn)?shù)不多,但言簡意賅。下面是分享的有趣的寓言故事文字版閱讀。歡迎閱讀參考!
    【鉆牛角尖】
    有一個讀書人,本來沒有大學(xué)問,可不論見到什么事都喜歡與人爭論。
    一天,這個讀書人到艾子那兒去,好像是請教艾子而實則是刁難人。他問艾子說:“凡是大車的車身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都系著鈴鐺,這是為什么呢?”
    艾子回答說:“大車和駱駝都是很大的,而車和駱駝又經(jīng)常在夜間趕路,如果它們一旦狹路相逢,就難以回避而相撞。因此,給它們掛上鈴鐺正是為了在離得還較遠(yuǎn)時就互相給對方送個信,以便提前回避?!?BR>    不等艾子說完,那人又問:“佛塔的頂端也掛著鈴鐺,佛塔永遠(yuǎn)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難道佛塔也需要掛上鈴鐺以便夜間行走避免相撞嗎?佛塔為什么也要掛上鈴鐺呢?”
    艾子有點不高興地說:“你這個人真是死板。你沒看到那些雀鳥總喜歡在高處筑巢嗎?它們筑巢的地方總會撒下污*不堪的糞便,在塔上掛著鈴鐺,雀鳥飛來時,鈴鐺便搖晃作響,這樣,雀鳥就不敢來筑巢了。這和大車、駱駝掛鈴鐺完全是不相干的事?!?BR>    這個讀書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問:“獵鷹、鷂子的尾巴上也都帶著小鈴,這也是為了防止雀鳥在它們的尾巴上筑巢嗎?”
    艾子一聽,“撲哧”一聲忍不住笑了,說:“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是故意裝傻呢還是真不開竅呢?獵鷹、鷂子捕捉鳥獸常常進(jìn)入樹林或灌木叢中,束腳的繩子有時被樹枝掛住,掙脫不開,于是它們在振動翅膀時鈴聲就會響起來,獵人聽到鈴聲,就可以知道它們在哪里從而找到它們。獵鷹、鷂子腳上系鈴鐺當(dāng)然跟雀鳥筑巢沒什么關(guān)系啦?!?BR>    讀書人還不罷休,繼續(xù)糾纏著問艾子:“我見過那送葬的隊伍,前面有個人總是搖著鈴鐺唱挽歌。我原先還不明白是為什么,現(xiàn)在才知道了,原來是怕樹枝纏住他的腳,以便讓人們循著鈴聲好找到他呀。只是我還想問您,那個人腳上的帶子是用皮條做的呢,還是用絲線編成的呢?”
    艾子實在不耐煩了,生氣地回答讀書人說:“那個搖鈴鐺的人是死者的向?qū)В驗檫@死者生前好狡辯、刁難人,實在難纏,所以才搖著鈴鐺讓他的死尸感到快樂呀!”
    讀書人至此終于無話可說了。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片面地抓住某些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把偶然的巧合當(dāng)作必然的聯(lián)系,因而犯了偷換概念、混淆是非的邏輯錯誤。
    【郊游遇艷】
    晉朝時候,出了個名叫潘岳的才子。
    潘岳不但才學(xué)高、人品好,而且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唇紅齒白,長得俊秀無比,再加上瀟灑的風(fēng)度,猶如玉樹臨風(fēng),風(fēng)流倜儻,引人愛慕。
    潘岳很喜歡打獵,常常帶著自己打獵用的彈弓到郊外去游玩。當(dāng)他走出洛陽大道,婦女們遠(yuǎn)遠(yuǎn)望見他,就會奔走相告:“那個英俊的才子潘岳來了,快點去看哪!”就這樣,傾慕潘岳的婦女都跑過來爭著一睹他的風(fēng)采。大家越是看,越是被他漂亮的容貌和非凡的氣度所吸引,就手拉手圍成圓圈,把潘岳圍在中間,怎么也舍不得讓他離開。一時間,潘岳受到眾人愛慕的事在當(dāng)時傳為美談。
    有個叫左思的詩人,長得獐頭鼠目,十分丑陋,氣質(zhì)也很猥瑣。他聽說了這件事后,很是羨慕。他不禁暗想:潘岳會打獵,我也會打獵呀,我何不模仿他也去郊外游獵一番呢,說不定婦女們也會一樣傾心于我呢!
    打定了主意,左思收拾了一番,第二天就帶著彈弓走出洛陽大道去。婦女們遠(yuǎn)遠(yuǎn)望見帶彈弓的人,以為又是潘岳來了,十分高興,就都聚集攏來。等到那人走近仔細(xì)一瞧,原來是個長得奇丑無比的小老頭,等著看潘岳的婦女們失望極了。
    再說左思看到真的有這么多婦女圍攏來,心下很是得意。誰知道婦女們一走過來都紛紛向他吐唾沫,還嫌惡地說:“呸,丑八怪,學(xué)人家又學(xué)不像,真沒臉!”左思猝不及防,被吐了個一身一臉,只得一邊擦,一邊狼狽不堪地轉(zhuǎn)身逃回家去了。
    左思不考慮潘岳受歡迎的內(nèi)在因素是長相英俊,一味從形式上模仿別人,結(jié)果適得其反。可見模仿要有相同的客觀條件作基礎(chǔ),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否則,難以收到預(yù)想的效果。
    【瞎子摸太陽】
    有一個人生來就是個瞎子,他從來就不知道太陽是個什么樣子,而平時又總聽別人說“太陽”、“太陽”的。于是,他便去向人請教太陽是怎樣的。
    一次,瞎子碰到一個人,便問他道:“請你告訴我,太陽是什么樣的?”那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像個大銅盆。”說著,還順手拿起一只銅盆敲了敲,說:“喏,太陽就跟這一樣?!毕棺勇牭搅算~盆的聲音,心里記下了這聲音的特征,自言自語說:“原來太陽是這樣的?!边^了些日子,瞎子走在路上,一陣鐘聲傳進(jìn)他耳朵里,他以為是太陽來了,他高興得喊起來:“太陽來了,我聽到了它的聲音。”
    又有一次,瞎子碰到一個人告訴他說:“太陽有光亮,就像蠟燭一樣。”那人還順便將一根蠟燭給瞎子摸了摸。瞎子又記住了蠟燭的形狀,心想:原來太陽是這個樣子的。一天,別人給他一只短笛,他用手將短笛摸了一遍,他感覺到這不是太陽嗎?于是他又高興地喊著:“我有了太陽了,我拿到太陽了!”
    其實,太陽和鐘,太陽和短笛,彼此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了,可是瞎子僅憑一點局部的感知,始終也沒有弄清它們之間的區(qū)別。
    那些只靠道聽途說,粗略了解一點皮毛的人,便以為自己獲得了真知,實在是可笑的。要想掌握知識,就必須親身實踐,把握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與整體,才有可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