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

字號:

中秋節(jié)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jié)朋友間用來聯(lián)絡感情的重要禮物。下面是中秋節(jié)頻道整理發(fā)布的《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篇一
    我愛中秋節(ji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BR>    秋季,就像一把利劍,刺向火熱,留下了面無邊際的寂寞。它也許凄涼,也許孤獨,但,就在這樣一個空洞的季節(jié)里,我愛上了秋天,更愛上了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雖然沒有春節(jié)的熱鬧與狂放不羈,但卻從骨子里,從永遠的文化中流露著一種對家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沉思念。杜甫筆下的“嬋娟”,李白深望的“玉盤”,這些妙筆生花的絕詞佳句,更為這中秋節(jié)抹上了一層濃濃的詩意與思念。其實,中秋節(jié)表面上很空虛,但內(nèi)在精神文化支撐起它成為一項傳統(tǒng)節(jié)日,吃月餅,賞月,更成了它的代表。
    千言萬語,家財萬貫都抵不過一頓團圓飯。秋色撩人,月亮仿佛一個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手里握著小月餅,抬頭一望“大月餅”,家人談笑風生,此情此景不失為享受。中秋節(jié)不僅是團聚,更是雙眼凝望,思人思鄉(xiāng)。“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蹦翘K軾的字鏗鏘有力,那蘇軾的詩深情意重,不管多么令人拍案叫絕,但字里行間流露的終究是對家人的那一份濃情。飽讀此詩,品嚼其句,蘇軾在灰暗書桌前醉酒熏天,兩眼望月,深思家人,即興大作的情景就會一覽無余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其實,月亮不僅是一種團聚的號召,更是獨自一人對家鄉(xiāng)情愁思念的傾訴對象。望著明月,想著家人,大家團聚,這才是中秋節(jié)的魅力。
    中國的節(jié)日繽紛多彩,喜氣洋洋的春節(jié),朝氣十足的端午節(jié),綠色環(huán)保的植樹節(jié)……還有這一家團圓的中秋。我愛我們的節(jié)日。
    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篇二
    涼爽的秋風趕跑了夏日的浮躁,秋風讓我們盡享天高云淡風清的熏陶,秋風讓五谷給我們帶來豐收的喜悅。當我們沉浸在這其中時,中秋節(jié)到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佳節(jié),月兒高掛,寄寓著游子無限的思念。遠思兩鄉(xiāng)斷,清光千里同
    a市一宿舍樓里,一出外打工的游子獨自站在窗前深思。屋內(nèi)空蕩蕩的,圓桌上放著一盒拆開了的月餅。他打開窗子,望著夜空中那一輪金黃的圓月,不禁想起了遠在家鄉(xiāng)的親人:父母的身體是否安康,生活是否快樂,此刻是否在思念著他……想到這里,他的眼眶里充滿一種液體,晶瑩的淚花在發(fā)光。他很自責,很難過,因為他知道父母現(xiàn)在一定是望著天空中的孤月,淚流滿面了。
    出外生計,已有好幾年沒回家了……他不禁想起了往事。此刻,他最牽掛的是家鄉(xiāng)的父母。于是,他拿起了電話,撥通了家里的電話,電話鈴聲“嘟嘟”地響,通了,電話那頭傳來老母沙啞的聲音,“喂,媽,是我,您和爸還好吧!”他抑制住心中的涌動問道?!昂?,好,都很好,你不用擔心,你要照顧好自己啊?!甭牭嚼夏高@番話,他的眼淚終于奪眶而出了,他不敢聽他母親的聲音了,那會是一把利刀,足以把滿懷內(nèi)疚的孝子宰割。“媽,沒事了,我掛了?!闭f完他重重地把電話扣上。
    他多么希望回到家里,陪伴著二老。這對他來說是的愿望了,可是不可能的。月亮是那么圓,那么的皎潔,他只能把思念寄托于月亮,月與人是那么的近,仿拂只有月亮才能知曉他心靈深處的情感。在同一片天空下,遠思兩鄉(xiāng)人,清光千里同。嘆“月圓人聚襟情朗,月近人遙愁恨萌?!?BR>    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篇三
    月已圓,人歡聚,同舉杯,共歡慶!家鄉(xiāng)明月愛無限,他鄉(xiāng)皓月也多情!齊歡唱,同頌今宵明月!歌傳萬里,祝福彼此頻傳!”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
    今天是中秋節(jié),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俗話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所以我和媽媽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
    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它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后來,媽媽讓我們進屋,一進門,哇!桌子上擺滿了豐盛了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嘗嘗哦!”“是嗎?”媽媽笑瞇瞇地說,“好吃就多吃點,不過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來一起吃。”
    等來等去,大伯還是不回來。媽媽已經(jīng)打過三、四個電話了,可他總是說“過一會就回來”、“馬上就到”……七點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終于來了,我大喊一聲:“吃飯了!”便狼吞虎咽起來。不一會,紅燒螃蟹、豬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魚……就都不見了。
    晚飯后不久,我們?nèi)揖妥搅岁柵_上。吃著月餅,聽媽媽念叨著:“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沒有吃月餅?”看著那圓圓的皎潔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篇四
    打開手機,“中秋節(jié)”三個字立刻印如眼簾。這是我第一次沒在家過中秋節(jié),感覺有點孤單。
    上好晚自習,我放慢了腳步,抬頭仰望了很久,卻不見那本因出現(xiàn)的月亮,令我有些失望。
    從古至今,人們對月亮就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不必說李白“望明月,思故鄉(xiāng)”的詩句,將個人感情與自然容為一體,也不必說他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所抒發(fā)的那種孤獨寂寞的情懷,單是蘇東坡關于月的詩句,就足以使人折服:“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東坡居士失意之月;“對酒卷簾邀明月”是他興酒之月;“月明如霜”和“三更月到床”則是他的異鄉(xiāng)之月。其實,月兒本無情,倒是人多情,于是多情的人,把無情的月看作知己,當作朋友。因此,王維獨居山中,卻不覺孤獨,“獨居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森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边@不正是他隱居生活的真實寫照嗎?
    可惜今晚沒有月亮,無法讓我抒情感慨一番。明月幾時有?
    關于中秋節(jié)的周記:愛在中秋篇五
    今晚的月兒格外圓,今天的月餅格外甜。因為,今天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
    我坐在陽臺上,與家人一起細細品味著這香噴噴的月餅,看暗夜?jié)u漸織上天空,一輪若隱若現(xiàn)的明月也爬上星空。我想到了丑女無鹽的故事。想到她曾虔誠地拜月,純潔的月光將她熏陶的一干二凈,后被人挖掘,成大器。
    我又拿起一塊桂花下的月餅,輕咬一口,眼前仿佛出現(xiàn)滿園桂樹,就連月亮上那若有若無的花紋,在我眼中都成了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奶白的月光一瀉千里,將我的思緒牽到了外面。我不禁想起了不在身邊的朋友們,不知道他們是否也在沐浴著這月光。回想我們的友誼,我的嘴角揚起了微笑,拿起手機,一句“中秋快樂”足以表達我想說的一切。
    真好!在這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三口團聚,這就足夠了。我看了看爸爸媽媽和藹和親的臉,又想起了許多不能團聚的家庭,幸福感油然。月餅象征的團圓,那么就愿我家永遠團團圓圓!
    恬淡的月亮仍在微笑著,將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暗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