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踐活動的總結范文

字號: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關于實踐活動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
    關于實踐活動的總結范文篇一
    為黨旗增輝、為發(fā)展服務、為百姓造?!?以下簡稱“三為”)主題實踐活動是增強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意識,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必備品質,是干事業(y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應有作風,能夠進一步激發(fā)我們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敢為人先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水平,創(chuàng)造一流業(yè)績,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下面談談我對此項活動的心得:
    (一)開展“三為”主題實踐活動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必然要求。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是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集中體現。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是要堅持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堅持勤奮學習,扎扎實實地提高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領;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始終不渝地做到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就是要增強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把發(fā)展作為第一要務,立足本職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爭先創(chuàng)優(yōu),創(chuàng)造一流業(yè)績。具體到每個黨員身上,就是要堅持埋頭苦干,不事張揚,狠抓落實,形成重實際,說實話,干實事,求實效的良好風氣,真正做到每項工作都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有成效,每項任務都不說則已、說了就干,不抓則已、抓就抓成,不干則已、干就干好,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來體現和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二)開展“三為”主題實踐活動是促進經濟社會大發(fā)展的迫切需要。發(fā)展是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解決存在的問題靠發(fā)展,趕超先進靠發(fā)展,發(fā)展才有出路,發(fā)展才有希望。通過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激發(fā)黨員的開拓創(chuàng)新、敬業(yè)奉獻精神,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性修養(yǎng)。促使經濟發(fā)展呈現出增長速度快,運行質量高,發(fā)展后勁足的良好勢頭,全縣經濟發(fā)展,政治安定,社會穩(wěn)定,人氣旺盛。這一局面是全縣人民飽嘗興衰甘苦之后,夙興夜寐,奮發(fā)圖強的結果,實屬來之不易,我們必須加倍珍惜。堅持爭先創(chuàng)優(yōu),不斷鞏固和發(fā)展這一局面,我們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但是,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緊緊抓住本世紀頭二十年這個大有可為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競相發(fā)展,可謂百舸爭流,千帆競發(fā)。如果我們稍有懈怠,必將重蹈落后覆轍。我們要把提升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放到全區(qū)、全市、全省的大格局中去審視、去謀劃,成績面前不自滿,困難面前不氣餒,再接再厲,搶占先機,敢想敢干,敢為人先。要繼續(xù)擴大招商引資,實施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加速農業(yè)結構調整;大力發(fā)展勞務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
    (三)開展“三為”主題實踐活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睒嫿ê椭C社會的目標是由無數具體工作推動的。
    關于實踐活動的總結范文篇二
    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支撐,是國民的民族精神,我國素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能否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決定著現在的小學生將來能否擔當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任。少先隊組織擔負著對隊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責任,我校隊組織利用傳統節(jié)日,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這一實踐活動,收到明顯效果。
    一、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讓先烈的英雄事跡深入學生心里,從而激發(fā)其“為祖國而學習”的理想。
    我校不是簡單發(fā)個號召,學生到烈士碑前獻朵白花就草草結束,我們把它當作一個知、行、意的過程?,F在的學生對先輩們艱苦奮斗,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知之甚少,對現在的幸福生活不知珍惜。因此,我們一定要讓所有學生有一個尋先烈事跡,找先烈足跡的過程。我們要求各班利用班隊活動課,開展了“革命先烈知多少”的主題活動,在班隊會上,學生明白了先烈們?yōu)榻ㄔO一個民主、和平的新中國而不惜流血犧牲的偉大壯舉,從而由原來的“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今后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的想法轉移到要為祖國的偉大復興,為民族的自立、自強而學習的崇高理想上來。
    二、重視活動過程,不流于形式,求得好的教育效果,讓學生莊嚴的感懷先烈,激發(fā)其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情感。
    掃墓活動,我們對學生提出如下明確要求:每人自制一束小白花,在活動中不準帶零食、吃零食,隊員必須著裝整齊、戴好領巾。通過自制小白花,本身就是一種緬懷先烈的行為,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緬懷先烈,以怎樣的形式寄托我們的哀思。在活動中,我們還穿插了其中的革命英雄故事,英雄詩歌頌,隊員代表的心聲,表達我們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情感。
    活動后,各班都布置了學生在家寫好一篇日記或作文,讓學生在思想上進一步得到升華。這項活動一直得到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和社會的普遍贊譽,稱我們是所有掃墓活動中搞得正規(guī)、有意義的一個,縣電視臺給予了采訪報道。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是我們學校今后德育工作的重點,我校將一如既往地利用各種節(jié)日、假日、傳統活動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和系烈實踐活動。為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好全面準備。
    關于實踐活動的總結范文篇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tài),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這學期,我校認真貫徹教研室以及學校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的有關精神,堅定不移地依照新課程理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著重培養(yǎng)既有底氣又有靈氣且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現代小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教師從意識上重視起了這門課程,實施課程的能力從無到有,從初步體驗到有所感悟。學生在次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并培養(yǎng)了興趣。在新學期中我校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轉變觀念,讓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必須讓教師的教育思想進行深刻的革命,要讓教師站在未來人才的需要和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度上來認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是關鍵,教師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導,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闖,失敗了也是一種體驗、一種收獲,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規(guī)范,體現與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樂趣。
    通過設立新課程論壇,舉辦學習沙龍,開展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的研討活動,讓教師深入新課程。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發(fā)揮教師群體力量,倡導教師之間的合作,成立綜合實踐活動“智囊團”。根據農村小學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充分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2-3位教師分別指導,讓教師和學生在活動中一起成長。
    2、拓展外部環(huán)境,營造有利于教學的氛圍。
    學校積極主動與周邊單位及相關行業(yè)進行聯系,探求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有利氛圍。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僅是學校、教育部門的事,而應當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的責任。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全社會人人有責,為孩子們提供必要的學習環(huán)境。另外,學校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教學工作檢查的重點,以此推動綜合實踐的改革的不斷深入。
    3、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辦法。
    綜合實踐活動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可以用考試來測定,它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和多元標準,不僅允許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而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重視學生的過程而不在于結論。它是以形成性、發(fā)展性的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