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具有篇幅短小,故事情節(jié)簡單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給人突然之間笑神來了的奇妙感覺的特點。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謬的現(xiàn)象,具有諷刺性和娛樂性。其趣味有高下之分。下面是分享的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四篇。歡迎閱讀參考!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一
從前有個老秀才,非常講究忌諱,干什么事總想討個吉利口氣。
這扯,老秀才高高興興地準備去參加考試,他再三囑咐妻子,一定要把書擔子收拾得前輕后重,為的是討個“前輕后中”的好口氣;臨出門時,他又故意把帽子丟在家中,放在一口棺材上,意思是此次應試,又是“官”,又是“財”。
一切布置好,他帶著書童就上路了。
老秀才一邊走一邊和小書童談心:“書童,這個擔子好挑不好挑!”
書童心想:好挑個*!害死人了。但是礙著情面又不好講,只是淡淡地說:“老先生,好挑是好挑,只不過后面有點打*?!?BR> 老秀才一聽,眼睛瞪得就像燈盞窩一樣,但也奈何他不得,主仆二人繼續(xù)趕路,又走了一段路,老先生突然站住了,故作震驚地說:“壞了,我的儒冠丟在家中了,小書童,你趕快去幫我取回來?!?BR> 書童只得跑回去把他的帽子拿了回來,老先生拿著帽子故意問:“儒冠在哪里找到的?”
小書童一想,剛才說溜了嘴,得罪了主人,今天是好日子,開口就講棺材多不好!這次要接受教訓,把話講得文雅一點。
于是他說:“老先生,是在壽器上拿到的?!?BR> 老秀才一聽,更氣了,把腳一跺:“???受氣?我出門又打*,又受氣,還考什么呢!”
他氣沖沖地回到家里躺了三天三夜。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二
過去,測字的都在人多的地方,他擺個攤兒,上邊放個匣子,里邊裝著許多紙條兒,寫的都是些雜字,天干、地支什么的,有問事的人到他那兒,抓個紙條兒,他就按條批解。靈嗎?根本不靈??墒且灿星珊系臅r候,測字有這么多年的歷史,能沒有蒙對了的時候嗎?所以,有人以為他靈。今兒個我給您說個巧合的事兒,實際上不是測字先生測得靈,是他能隨機應變,看風使舵,能白話。
在明末的時候,北京前門外西河沿有個測字的,他給崇偵皇上測過字,還真蒙對啦!打那兒起他享了名,怎么回事呢?那時間王李自成起義,眼看就要打進北京了,那些當官的驚慌失措,崇禎也是心煩意亂,坐臥不寧。那天崇禎換了便服到街上私訪,看看外邊有什么動靜,剛出了前門,來到西河沿兒,就看見有個測字的。崇禎心想:我正煩著哪,測個字解解悶兒?!跋壬?,給我測個字!”測字的先生抬頭一看:“咦!這位怎么這么面熟呢?這不是當今萬歲崇禎嗎?”那位說,一個測字的怎么會認識皇上呢?說也巧了!崇禎每年到天壇祭典,前門是必經(jīng)之路,那時皇上出門,在大道兩邊擋上屏風不叫老百姓看見。有一回屏風沒擋嚴,叫這測字的先生看見啦!所以今天認出來了!可是這位先生今兒個不敢認,為什么?他一磕頭口稱萬歲,皇上一問,你怎么認識我?莫非刺駕,來呀!把他剮嘍!那不是婁子嗎?他想到這兒,定了定神說:“這位老先生,莫非要測字?好,抓個條兒吧!”崇禎心說:這是編好的死詞兒?!安蛔?。”“那您自己寫一個!”崇禎一想,我是皇上,字哪能隨便寫呀?“不寫?!薄澳悄蛩恪薄拔艺f一個?!薄昂?!您說吧!”崇禎一抬頭,看見路南有個“大有糧店”,崇禎一想:現(xiàn)在我的江山已經(jīng)難保了,我說個“有”字,圖個吉利吧!想到這兒,說:“我說個‘有’字?!毕壬f:一您問點兒什么事廣崇禎說:“我問大明江山怎么樣啦?”這先生一想:噢,平常你作威作福,不管老百姓疾苦,官逼民反,才鬧得這個樣子,今兒個我不客氣,惡心惡心你,反正你不敢說你是皇上,測完字我就走,你也找不著我?!澳銌柎竺鹘侥?,我可是就字論事,我看大明江山就剩一半啦!”崇禎當時嚇了一跳!“你怎么就知道剩下一半啦?”“您想啊,‘有’字上邊是一橫一撇,底下是個‘月’字,上邊是‘大’字少一捺;底下是‘明’字沒有日。這不是大明剩一半了嗎?”崇禎心說:就這一個字,就把我江山折騰出一半去。崇禎當時把話改了:“先生,我說的不是有無的有,是朋友的友?!毕壬f:“您問什么事?”“我還是問大明的江山?!薄拔铱催@個‘友’還不如那個‘有’呢!”“怎么?”“這朋友的友是反字出頭,就是說各路反王都出了頭啦!恐怕大明江山連一半都保不住啦!”崇禎心想:我這是黃鼠狼下刺渭——一窩不如一窩??!當時崇禎又改了:“我說的也不是朋友的友,是申酉戌亥的酉。就是酒字去掉三點水兒?!睖y字先生樂啦:“這個西還不如前邊那兩個呢!不但大明江山難保,連當今萬歲也保不住啦!”崇禎聽著就一哆嗦!“怎么呢?”“您想這個‘酉’字,上邊添兩點兒,底下添個寸字,就念‘尊’啦,皇上是‘九五之尊’嘛!你想,皇上要是上邊沒腦袋,下邊沒腿,光剩當間一箍節(jié)兒了,還活個什么勁兒呀?”崇須一聽,這么會兒工夫就把我給折騰死啦!果不其然,闖王進京,崇禎吊死在煤山。
后來有人聽說這個測字的給皇上測過字,還靈驗啦。名望當時就大起來了!后來有人給送了塊匾,匾文是三個字:“賽諸葛”。意思是他亞賽后漢三國里的諸葛亮一般。這樣一來,每天來測字的人是絡繹不絕,擁擠不動。就在東城有這么哥兒仁,這哥兒仁成天游手好閑。這哥兒仁的性格特別:大哥“蔫”,二哥“損”,三哥“壞”,哥兒仁合在一起是“蔫損壞”!這天沒事,老二說:“大哥,聽說前門外有個測字的叫賽諸葛,特別靈,今兒個沒事,咱拿他開開心?!薄昂冒?!”哥兒仁一起到了前門外,一看測字攤兒圍著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一分人群進去啦。老大說:“您就是測字的賽諸葛先生???”測字的說:“是我?!薄澳銣y的字靈不靈???”您說這怎么回答?說靈。本來就是蒙么;說不靈,那誰還來測字???“賽諸葛”真高:“靈不靈我不敢說,你看!”一指這塊匾,“‘賽諸葛’是他們送的,哈哈哈!”“好,我們測個字,要是不靈怎么辦廣“不靈……這么著,要是不靈啊,我一天的卦金完全歸你!”“那好,我測個字!”“你抓個條?!薄安蛔??!薄澳銓懓?!”“寫,我寫……”老大沒詞兒啦,“唉,您快點兒??!這么多人等著呢,快!”老大一想:快!好啦!拿起毛筆在竹板上寫了個快慢的快字?!澳鷨桙c兒什么?”“我問我……今天的運氣怎么樣?”“好,這個‘快’嘛,今天有人請您吃飯!”老大說:“好,今天如果有人請我吃飯,明天我就給你雙份卦金;如果沒人請我吃飯,明天我找你算賬!”測字先生這么想:這是來搗亂的,看這三個人是花天酒地的公子哥兒,所以這么說,就算今天沒人請他吃飯,明天來了,我請他一頓也就完啦!別攪了我的買賣。老大說完老二過來啦!“先生我測個字!”“您測個什么字?”“快?!薄皢柺裁??”“我今天的運氣怎么樣?”賽諸葛不高興啦!心說:明天請客既有他,也不能把你落下,不該攪我的買賣呀!“懊,您這個‘快’,可不如那個‘快’,今天犯水災!我看您得掉溝里!”“好,如果我今天不掉溝里,明天我找你算賬!如果掉溝里,我替你傳名!”您說,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老二說完,老三又來啦?!跋壬?,我測個字!‘快’!”賽諸葛心里這個氣呀: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干脆,我也不客氣啦!“你這個‘快’可不好!你有牢獄之災,今天你得蹲起來廣先生說完一琢磨不合適,回頭打起來,這買賣甭干啦:“不過,別害怕,日子不多,頂多蹲一宿?!薄昂?,蹲我一宿還則罷了,如果不蹲我,明天沒完!”哥兒仁測完字走了。
這事兒也該著測字的享名,全應驗了!巧合嘛。哥兒仁剛走不遠,碰見個人,誰呀?把兄弟老四,“喲,你們哥兒仁在這兒哪,我等你們半天啦?!薄笆裁词掳??”“你忘啦,今兒個是老五的生日,在家等著你們呢!”“對啊!”這哥兒仁還真是把這碴兒給忘了!到了老五家是足吃足喝呀!老大心說:真靈驗??!測字的有兩下子!哥兒仁吃飽了喝足了,天已經(jīng)黑啦,回來吧。他們住在東城,老五家在西城,由西城奔東城,那會兒沒路燈啊,正趕上半路修溝,老二在前面走,醉魔咕略,撲通!掉溝里了!老二倒樂啦:這測字的真靈呀,我真掉溝里啦。哥兒仁回到家,老三睡不著,找鄰居幾個人湊了個局,耍上錢啦!真倒霉!老三碰上抓局啦,蹲了一宿,第二天給放出來啦。老三回到家,說:“這個測字的真有兩下子!都靈驗啦。咱得問問他,全說一個‘快’字,為什么遭遇就不一樣?”說著哥兒仁來到前門外找測字的。賽諸葛一看,這哥兒仁今兒個又來了,心里一哆咦!心說,昨天是我信口胡說,今兒個怎么交代?。坷洗笳f:“先生,真靈!昨天真有人請我吃飯,老二掉溝里啦,老三耍錢遇見抓局了,蹲了一宿。你得說說,同是一個‘快’字,為什么三種不同的遭遇?”賽諸葛一聽全蒙上啦,該我走運,可我怎么說呢?又一想啊,我隨機應變吧!“啊,對呀,同是一個‘快’字,時間不同,遭遇也不一樣,你看”,一指老大,“昨天你寫的‘快’字,寫在竹板上了,快慢的‘快’加個‘竹’字頭兒,是‘筷’子的‘筷’,筷子只有吃飯的時候才用得著它,所以我說有人請你吃飯?!崩隙^來啦:“我怎么就掉溝里呢?”“他飯吃完了這雙筷子該洗了,放在盆里一洗,這不是掉溝里了嗎?”老三說:“我怎么得‘蹲’起來呢?”“筷子洗干凈了,往筷籠里一放,這不就‘蹲’起來了嗎?”“啊,你怎么就知道我只‘蹲’一宿呢?”“是啊,第二天吃早飯不還得拿出來嗎?”他全蒙對啦!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三
一人讀書未成,學醫(yī),自稱儒醫(yī)。一日下鄉(xiāng)看病,行至中途,甚覺口渴,令轎夫覓茶。轎夫說,來此荒郊,無處覓茶。惟有郊外有一學堂,頗可往來,但是那教書先生性怪僻。有人到伊書房,先要講道學,講對了,豈止吃茶,加酒飯都有,若不對,立時揮之門外。醫(yī)生日:“我乃儒醫(yī),滿腹詩書,鄉(xiāng)下學究何足道哉?!彼斐宿I而往,叩門而人,見一先生,岸然道貌,欠身徽讓,拱手而言曰:“足下此來,莫非講道乎?”醫(yī)生日:“特來借茶?!毕壬?;“且慢,我先出對你說。試試你學問何如?!睂θ?;“碧桃滿樹柳千條”。醫(yī)生對曰:“紅棗二枚姜一片”。先生喜曰;“語不忘本,是儒醫(yī)也?!卑粝悴枧c之。醫(yī)生暢飲。黨風生兩腋,詩思益清矣。謝之而去。至夏日。醫(yī)生又下鄉(xiāng)看病,路經(jīng)書房,不見先生,乃因夏日炎熱,移居竹林深處,訪之始見,先生日:“別來無恙乎,我再出對你對,對日;“避暑最宜深竹院”,醫(yī)生對日:“傷寒應用小柴胡”,先生甚贊,送點心與地吃,吃畢而去。至秋天下鄉(xiāng),又來拜訪,先生又出對日:“丹桂飄香,遍滿三千界”。醫(yī)生對曰:“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九。先生甚喜,以酒筋之。飲畢而去。至冬日下鄉(xiāng),又來相見,正值大雪,先生又出對日:“大地無分南北,遍灑梅花”。醫(yī)生尋思良久,乃對日:“小妾有件東西,倒懸藥碾?!毕壬宦劥搜?,掀髯大笑曰:“足下奇才妙想。竟將令妾那件東西拿出來,與人作對,可謂現(xiàn)身說法?!贝蠊珶o我矣。設盛撰款之。醫(yī)生滿飲三杯。既醉且飽。拜謝而別二行至中途,在轎中甚黨高興。乃吟詩曰:“乘醉歸來喜可知,正是吾儕得意時,此去誰人還出對。閑時遣興與吟詩。博來腹內三杯酒。全仗家中兩片皮。從此門前懸人碾。個中居士是儒醫(yī)?!?BR>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四
今年正好開科考試,張三一心想中狀元,便興沖沖地去應試。
考場上,考生們正唰唰地答卷,唯有張三看著白卷左右為難——他什么也不會,急得滿頭冒汗,兩眼不住地往地上看。看呀,看呀,看見地上爬過來一只屎殼郎。張三計上心頭,就把那蟲兒捉了來,放在墨盒子里,讓蟲子的腳沾上墨在卷子上一行行地爬,一會兒就把整張卷子爬滿了墨跡。
閱卷非常嚴,要過幾道關,第一道關是監(jiān)考嚴大人審卷,這監(jiān)考大人本是個太監(jiān);不識字,一看張三試卷上的字跡好比天書就抓了瞎,有心想把它丟掉,但又怕別人說他不識字,露了餡,就說道:“不錯,不錯?!?BR> 他旁邊的第二位監(jiān)考大人聽到嚴太監(jiān)說:“不錯,不錯。”干脆提筆批道:“很好,很好?!?BR> 傳到第三位監(jiān)考壓大人那里,一看上面的批字,以為前兩位大人認出這像天書的字,心想難到我反到成了不識字的不成,也就提筆批道;“可以,可以!”
三關已過,最后皇帝還要親自審批。一看張三離奇的字,大吃一驚,轉眼又想三位監(jiān)考大人都是飽學之士,把著嚴、卡、壓三道大關,還能有錯?最后,便也執(zhí)筆把張三點為“頭名狀元”。
張三中了頭名狀元,皇帝以為他文才蓋世,就將女兒許給他,招為東床駙馬。
洞房花燭夜時,公主好奇地問張三:“聽說你答的卷誰都不認識,你怎會寫天書的呢?”張三就老實告訴了她。這下可把公主氣得七竅生煙,非要去父王那里告他欺君之罪不可,張三滿不在乎地說:“我們不成夫妻倒還罷了,現(xiàn)在我有個三長兩短,你可就要守寡一輩子啦!”
一句話提醒了公主,她急著說:“明天三位大人還要面試,你怎么辦?”
張三直搖頭,公主就幫他出主意說:“人家已擬好了。"
題,問開天辟地是誰?你就說是盤古?!逼拮优滤诟赣H面前露底,就給他做了一個小面盤子裝在口袋里,意思是摸摸口袋就可以想起來。
第二天,皇帝擺下盛大御宴,三位監(jiān)考大人都來了。席間,嚴太監(jiān)問張三:“新科狀元,開天辟地是誰人?”
張三想起公主給他的那個盤子,用手往口袋一摸,摸著一個扁的東西,就隨口答道:“扁古!”
卡大人道:“只聽說盤古開天地,就沒聽說扁古呀。"
張三一聽,心想:糟了!可是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便說:“你們想,先有盤古?先有他娘?扁古是盤古的娘嘛!”
壓大人一聽覺得有理,就連連夸獎道:“駙馬果然有見識!說得有道理!”
皇帝在一旁也咧嘴笑了,實在佩服這位有才學的好女婿。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一
從前有個老秀才,非常講究忌諱,干什么事總想討個吉利口氣。
這扯,老秀才高高興興地準備去參加考試,他再三囑咐妻子,一定要把書擔子收拾得前輕后重,為的是討個“前輕后中”的好口氣;臨出門時,他又故意把帽子丟在家中,放在一口棺材上,意思是此次應試,又是“官”,又是“財”。
一切布置好,他帶著書童就上路了。
老秀才一邊走一邊和小書童談心:“書童,這個擔子好挑不好挑!”
書童心想:好挑個*!害死人了。但是礙著情面又不好講,只是淡淡地說:“老先生,好挑是好挑,只不過后面有點打*?!?BR> 老秀才一聽,眼睛瞪得就像燈盞窩一樣,但也奈何他不得,主仆二人繼續(xù)趕路,又走了一段路,老先生突然站住了,故作震驚地說:“壞了,我的儒冠丟在家中了,小書童,你趕快去幫我取回來?!?BR> 書童只得跑回去把他的帽子拿了回來,老先生拿著帽子故意問:“儒冠在哪里找到的?”
小書童一想,剛才說溜了嘴,得罪了主人,今天是好日子,開口就講棺材多不好!這次要接受教訓,把話講得文雅一點。
于是他說:“老先生,是在壽器上拿到的?!?BR> 老秀才一聽,更氣了,把腳一跺:“???受氣?我出門又打*,又受氣,還考什么呢!”
他氣沖沖地回到家里躺了三天三夜。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二
過去,測字的都在人多的地方,他擺個攤兒,上邊放個匣子,里邊裝著許多紙條兒,寫的都是些雜字,天干、地支什么的,有問事的人到他那兒,抓個紙條兒,他就按條批解。靈嗎?根本不靈??墒且灿星珊系臅r候,測字有這么多年的歷史,能沒有蒙對了的時候嗎?所以,有人以為他靈。今兒個我給您說個巧合的事兒,實際上不是測字先生測得靈,是他能隨機應變,看風使舵,能白話。
在明末的時候,北京前門外西河沿有個測字的,他給崇偵皇上測過字,還真蒙對啦!打那兒起他享了名,怎么回事呢?那時間王李自成起義,眼看就要打進北京了,那些當官的驚慌失措,崇禎也是心煩意亂,坐臥不寧。那天崇禎換了便服到街上私訪,看看外邊有什么動靜,剛出了前門,來到西河沿兒,就看見有個測字的。崇禎心想:我正煩著哪,測個字解解悶兒?!跋壬?,給我測個字!”測字的先生抬頭一看:“咦!這位怎么這么面熟呢?這不是當今萬歲崇禎嗎?”那位說,一個測字的怎么會認識皇上呢?說也巧了!崇禎每年到天壇祭典,前門是必經(jīng)之路,那時皇上出門,在大道兩邊擋上屏風不叫老百姓看見。有一回屏風沒擋嚴,叫這測字的先生看見啦!所以今天認出來了!可是這位先生今兒個不敢認,為什么?他一磕頭口稱萬歲,皇上一問,你怎么認識我?莫非刺駕,來呀!把他剮嘍!那不是婁子嗎?他想到這兒,定了定神說:“這位老先生,莫非要測字?好,抓個條兒吧!”崇禎心說:這是編好的死詞兒?!安蛔?。”“那您自己寫一個!”崇禎一想,我是皇上,字哪能隨便寫呀?“不寫?!薄澳悄蛩恪薄拔艺f一個?!薄昂?!您說吧!”崇禎一抬頭,看見路南有個“大有糧店”,崇禎一想:現(xiàn)在我的江山已經(jīng)難保了,我說個“有”字,圖個吉利吧!想到這兒,說:“我說個‘有’字?!毕壬f:一您問點兒什么事廣崇禎說:“我問大明江山怎么樣啦?”這先生一想:噢,平常你作威作福,不管老百姓疾苦,官逼民反,才鬧得這個樣子,今兒個我不客氣,惡心惡心你,反正你不敢說你是皇上,測完字我就走,你也找不著我?!澳銌柎竺鹘侥?,我可是就字論事,我看大明江山就剩一半啦!”崇禎當時嚇了一跳!“你怎么就知道剩下一半啦?”“您想啊,‘有’字上邊是一橫一撇,底下是個‘月’字,上邊是‘大’字少一捺;底下是‘明’字沒有日。這不是大明剩一半了嗎?”崇禎心說:就這一個字,就把我江山折騰出一半去。崇禎當時把話改了:“先生,我說的不是有無的有,是朋友的友?!毕壬f:“您問什么事?”“我還是問大明的江山?!薄拔铱催@個‘友’還不如那個‘有’呢!”“怎么?”“這朋友的友是反字出頭,就是說各路反王都出了頭啦!恐怕大明江山連一半都保不住啦!”崇禎心想:我這是黃鼠狼下刺渭——一窩不如一窩??!當時崇禎又改了:“我說的也不是朋友的友,是申酉戌亥的酉。就是酒字去掉三點水兒?!睖y字先生樂啦:“這個西還不如前邊那兩個呢!不但大明江山難保,連當今萬歲也保不住啦!”崇禎聽著就一哆嗦!“怎么呢?”“您想這個‘酉’字,上邊添兩點兒,底下添個寸字,就念‘尊’啦,皇上是‘九五之尊’嘛!你想,皇上要是上邊沒腦袋,下邊沒腿,光剩當間一箍節(jié)兒了,還活個什么勁兒呀?”崇須一聽,這么會兒工夫就把我給折騰死啦!果不其然,闖王進京,崇禎吊死在煤山。
后來有人聽說這個測字的給皇上測過字,還靈驗啦。名望當時就大起來了!后來有人給送了塊匾,匾文是三個字:“賽諸葛”。意思是他亞賽后漢三國里的諸葛亮一般。這樣一來,每天來測字的人是絡繹不絕,擁擠不動。就在東城有這么哥兒仁,這哥兒仁成天游手好閑。這哥兒仁的性格特別:大哥“蔫”,二哥“損”,三哥“壞”,哥兒仁合在一起是“蔫損壞”!這天沒事,老二說:“大哥,聽說前門外有個測字的叫賽諸葛,特別靈,今兒個沒事,咱拿他開開心?!薄昂冒?!”哥兒仁一起到了前門外,一看測字攤兒圍著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一分人群進去啦。老大說:“您就是測字的賽諸葛先生???”測字的說:“是我?!薄澳銣y的字靈不靈???”您說這怎么回答?說靈。本來就是蒙么;說不靈,那誰還來測字???“賽諸葛”真高:“靈不靈我不敢說,你看!”一指這塊匾,“‘賽諸葛’是他們送的,哈哈哈!”“好,我們測個字,要是不靈怎么辦廣“不靈……這么著,要是不靈啊,我一天的卦金完全歸你!”“那好,我測個字!”“你抓個條?!薄安蛔??!薄澳銓懓?!”“寫,我寫……”老大沒詞兒啦,“唉,您快點兒??!這么多人等著呢,快!”老大一想:快!好啦!拿起毛筆在竹板上寫了個快慢的快字?!澳鷨桙c兒什么?”“我問我……今天的運氣怎么樣?”“好,這個‘快’嘛,今天有人請您吃飯!”老大說:“好,今天如果有人請我吃飯,明天我就給你雙份卦金;如果沒人請我吃飯,明天我找你算賬!”測字先生這么想:這是來搗亂的,看這三個人是花天酒地的公子哥兒,所以這么說,就算今天沒人請他吃飯,明天來了,我請他一頓也就完啦!別攪了我的買賣。老大說完老二過來啦!“先生我測個字!”“您測個什么字?”“快?!薄皢柺裁??”“我今天的運氣怎么樣?”賽諸葛不高興啦!心說:明天請客既有他,也不能把你落下,不該攪我的買賣呀!“懊,您這個‘快’,可不如那個‘快’,今天犯水災!我看您得掉溝里!”“好,如果我今天不掉溝里,明天我找你算賬!如果掉溝里,我替你傳名!”您說,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老二說完,老三又來啦?!跋壬?,我測個字!‘快’!”賽諸葛心里這個氣呀: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干脆,我也不客氣啦!“你這個‘快’可不好!你有牢獄之災,今天你得蹲起來廣先生說完一琢磨不合適,回頭打起來,這買賣甭干啦:“不過,別害怕,日子不多,頂多蹲一宿?!薄昂?,蹲我一宿還則罷了,如果不蹲我,明天沒完!”哥兒仁測完字走了。
這事兒也該著測字的享名,全應驗了!巧合嘛。哥兒仁剛走不遠,碰見個人,誰呀?把兄弟老四,“喲,你們哥兒仁在這兒哪,我等你們半天啦?!薄笆裁词掳??”“你忘啦,今兒個是老五的生日,在家等著你們呢!”“對啊!”這哥兒仁還真是把這碴兒給忘了!到了老五家是足吃足喝呀!老大心說:真靈驗??!測字的有兩下子!哥兒仁吃飽了喝足了,天已經(jīng)黑啦,回來吧。他們住在東城,老五家在西城,由西城奔東城,那會兒沒路燈啊,正趕上半路修溝,老二在前面走,醉魔咕略,撲通!掉溝里了!老二倒樂啦:這測字的真靈呀,我真掉溝里啦。哥兒仁回到家,老三睡不著,找鄰居幾個人湊了個局,耍上錢啦!真倒霉!老三碰上抓局啦,蹲了一宿,第二天給放出來啦。老三回到家,說:“這個測字的真有兩下子!都靈驗啦。咱得問問他,全說一個‘快’字,為什么遭遇就不一樣?”說著哥兒仁來到前門外找測字的。賽諸葛一看,這哥兒仁今兒個又來了,心里一哆咦!心說,昨天是我信口胡說,今兒個怎么交代?。坷洗笳f:“先生,真靈!昨天真有人請我吃飯,老二掉溝里啦,老三耍錢遇見抓局了,蹲了一宿。你得說說,同是一個‘快’字,為什么三種不同的遭遇?”賽諸葛一聽全蒙上啦,該我走運,可我怎么說呢?又一想啊,我隨機應變吧!“啊,對呀,同是一個‘快’字,時間不同,遭遇也不一樣,你看”,一指老大,“昨天你寫的‘快’字,寫在竹板上了,快慢的‘快’加個‘竹’字頭兒,是‘筷’子的‘筷’,筷子只有吃飯的時候才用得著它,所以我說有人請你吃飯?!崩隙^來啦:“我怎么就掉溝里呢?”“他飯吃完了這雙筷子該洗了,放在盆里一洗,這不是掉溝里了嗎?”老三說:“我怎么得‘蹲’起來呢?”“筷子洗干凈了,往筷籠里一放,這不就‘蹲’起來了嗎?”“啊,你怎么就知道我只‘蹲’一宿呢?”“是啊,第二天吃早飯不還得拿出來嗎?”他全蒙對啦!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三
一人讀書未成,學醫(yī),自稱儒醫(yī)。一日下鄉(xiāng)看病,行至中途,甚覺口渴,令轎夫覓茶。轎夫說,來此荒郊,無處覓茶。惟有郊外有一學堂,頗可往來,但是那教書先生性怪僻。有人到伊書房,先要講道學,講對了,豈止吃茶,加酒飯都有,若不對,立時揮之門外。醫(yī)生日:“我乃儒醫(yī),滿腹詩書,鄉(xiāng)下學究何足道哉?!彼斐宿I而往,叩門而人,見一先生,岸然道貌,欠身徽讓,拱手而言曰:“足下此來,莫非講道乎?”醫(yī)生日:“特來借茶?!毕壬?;“且慢,我先出對你說。試試你學問何如?!睂θ?;“碧桃滿樹柳千條”。醫(yī)生對曰:“紅棗二枚姜一片”。先生喜曰;“語不忘本,是儒醫(yī)也?!卑粝悴枧c之。醫(yī)生暢飲。黨風生兩腋,詩思益清矣。謝之而去。至夏日。醫(yī)生又下鄉(xiāng)看病,路經(jīng)書房,不見先生,乃因夏日炎熱,移居竹林深處,訪之始見,先生日:“別來無恙乎,我再出對你對,對日;“避暑最宜深竹院”,醫(yī)生對日:“傷寒應用小柴胡”,先生甚贊,送點心與地吃,吃畢而去。至秋天下鄉(xiāng),又來拜訪,先生又出對日:“丹桂飄香,遍滿三千界”。醫(yī)生對曰:“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九。先生甚喜,以酒筋之。飲畢而去。至冬日下鄉(xiāng),又來相見,正值大雪,先生又出對日:“大地無分南北,遍灑梅花”。醫(yī)生尋思良久,乃對日:“小妾有件東西,倒懸藥碾?!毕壬宦劥搜?,掀髯大笑曰:“足下奇才妙想。竟將令妾那件東西拿出來,與人作對,可謂現(xiàn)身說法?!贝蠊珶o我矣。設盛撰款之。醫(yī)生滿飲三杯。既醉且飽。拜謝而別二行至中途,在轎中甚黨高興。乃吟詩曰:“乘醉歸來喜可知,正是吾儕得意時,此去誰人還出對。閑時遣興與吟詩。博來腹內三杯酒。全仗家中兩片皮。從此門前懸人碾。個中居士是儒醫(yī)?!?BR> 經(jīng)典古代笑話故事文字版四
今年正好開科考試,張三一心想中狀元,便興沖沖地去應試。
考場上,考生們正唰唰地答卷,唯有張三看著白卷左右為難——他什么也不會,急得滿頭冒汗,兩眼不住地往地上看。看呀,看呀,看見地上爬過來一只屎殼郎。張三計上心頭,就把那蟲兒捉了來,放在墨盒子里,讓蟲子的腳沾上墨在卷子上一行行地爬,一會兒就把整張卷子爬滿了墨跡。
閱卷非常嚴,要過幾道關,第一道關是監(jiān)考嚴大人審卷,這監(jiān)考大人本是個太監(jiān);不識字,一看張三試卷上的字跡好比天書就抓了瞎,有心想把它丟掉,但又怕別人說他不識字,露了餡,就說道:“不錯,不錯?!?BR> 他旁邊的第二位監(jiān)考大人聽到嚴太監(jiān)說:“不錯,不錯。”干脆提筆批道:“很好,很好?!?BR> 傳到第三位監(jiān)考壓大人那里,一看上面的批字,以為前兩位大人認出這像天書的字,心想難到我反到成了不識字的不成,也就提筆批道;“可以,可以!”
三關已過,最后皇帝還要親自審批。一看張三離奇的字,大吃一驚,轉眼又想三位監(jiān)考大人都是飽學之士,把著嚴、卡、壓三道大關,還能有錯?最后,便也執(zhí)筆把張三點為“頭名狀元”。
張三中了頭名狀元,皇帝以為他文才蓋世,就將女兒許給他,招為東床駙馬。
洞房花燭夜時,公主好奇地問張三:“聽說你答的卷誰都不認識,你怎會寫天書的呢?”張三就老實告訴了她。這下可把公主氣得七竅生煙,非要去父王那里告他欺君之罪不可,張三滿不在乎地說:“我們不成夫妻倒還罷了,現(xiàn)在我有個三長兩短,你可就要守寡一輩子啦!”
一句話提醒了公主,她急著說:“明天三位大人還要面試,你怎么辦?”
張三直搖頭,公主就幫他出主意說:“人家已擬好了。"
題,問開天辟地是誰?你就說是盤古?!逼拮优滤诟赣H面前露底,就給他做了一個小面盤子裝在口袋里,意思是摸摸口袋就可以想起來。
第二天,皇帝擺下盛大御宴,三位監(jiān)考大人都來了。席間,嚴太監(jiān)問張三:“新科狀元,開天辟地是誰人?”
張三想起公主給他的那個盤子,用手往口袋一摸,摸著一個扁的東西,就隨口答道:“扁古!”
卡大人道:“只聽說盤古開天地,就沒聽說扁古呀。"
張三一聽,心想:糟了!可是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便說:“你們想,先有盤古?先有他娘?扁古是盤古的娘嘛!”
壓大人一聽覺得有理,就連連夸獎道:“駙馬果然有見識!說得有道理!”
皇帝在一旁也咧嘴笑了,實在佩服這位有才學的好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