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奧數教案范文(三篇)

字號: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國內的奧數競賽,國際間的奧數競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奧數在其它一些國家并不表現出“病入膏肓”,相反,奧數成了一些國家發(fā)現杰出數學人才的平臺。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教案范文(三篇)》,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生奧數教案范文篇一
    年齡問題:
    年齡問題是小學數學中常見的一類問題。例如:已知兩個人或若干個人的年齡,求他們年齡之間的某種數量關系等等。年齡問題又往往是和倍、差倍、和差等問題的綜合。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解題時需抓住其特點。
    年齡問題的主要特點是:大小年齡差是個不變的量,而年齡的倍數卻年年不同。我們可以抓住差不變這個特點,再根據大小年齡之間的倍數關系與年齡之和等條件,解答這類應用題。
    解答年齡問題的一般方法是:
    幾年后年齡=大小年齡差÷倍數差-小年齡,
    幾年前年齡=小年齡-大小年齡差÷倍數差。
    例1、爸爸媽媽現在的年齡和是72歲;五年后,爸爸比媽媽大6歲。今年爸爸媽媽二人各多少歲?
    分析五年后,爸比媽大6歲,即爸媽的年齡差是6歲。它是一個不變量。所以爸爸、媽媽現在的年齡差仍然是6歲。這樣原問題就歸結成“已知爸爸、媽媽的年齡和是72歲,他們的年齡差是6歲,求二人各是幾歲”的和差問題。
    解:①爸爸年齡:(72+6)÷2=39(歲)
    ②媽媽的年齡:39-6=33(歲)
    答:爸爸的年齡是39歲,媽媽的年齡是33歲。
    例2、在一個家庭里,現在所有成員的年齡加在一起是73歲。家庭成員中有父親、母親、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父親比母親大3歲,女兒比兒子大2歲。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齡總和是58歲。現在家里的每個成員各是多少歲?
    分析根據四年前家庭里所有的人的年齡總和是58歲,可以求出到現在每個人長4歲以后的實際年齡和是58+4×4=74(歲)。
    但現在實際的年齡總和只有73歲,可見家庭成員中小的一個兒子今年只有3歲。女兒比兒子大2歲,女兒是3+2=5(歲)?,F在父母的年齡和是73-3-5=65(歲)。又知父母年齡
    差是3歲,可以求出父母現在的年齡。
    解:①從四年前到現在全家人的年齡和應為:
    58+4×4=74(歲)
    ②兒子現在幾歲?4-(74-73)=3(歲)
    ③女兒現在幾歲?3+2=5(歲)
    ④父親現在年齡:(73-3-5+3)÷2=34(歲)
    ⑤母親現在年齡:34-3=31(歲)
    答:父親現在34歲,母親31歲,女兒5歲,兒子3歲。
    例3、父親現年50歲,女兒現年14歲。問:幾年前父親年齡是女兒的5倍?
    分析父女年齡差是50-14=36(歲)。不論是幾年前還是幾年后,這個差是不變的。當父親的年齡恰好是女兒年齡的5倍時,父親仍比女兒大36歲。這36歲是父親比女兒多的5-1=4(倍)所對應的年齡。
    解:(50-14)÷(5-1)=9(歲)
    當時女兒9歲,14-9=5(年),也就是5年前。
    答:5年前,父親年齡是女兒的5倍。
    例4、6年前,母親的年齡是兒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齡和是78歲。問:母親今年多少歲?
    分析6年后母子年齡和是78歲,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齡和是78-6×2=66(歲)。6年前母子年齡和是66-6×2=54(歲)。又根據6年前母子年齡和與母親年齡是兒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親年齡,再求出母親今年的年齡。
    解:①母子今年年齡和:78-6×2=66(歲)
    ②母子6年前年齡和:66-6×2=54(歲)
    ③母親6年前的年齡:54÷(5+1)×5=45(歲)
    ④母親今年的年齡:45+6=51(歲)
    答:母親今年是51歲。
    例5、10年前吳昊的年齡是他兒子年齡的7倍。15年后,吳昊的年齡是他兒子的2倍?,F在
    父子倆人的年齡各是多少歲?
    分析根據15年后吳昊的年齡是他兒子年齡的2倍,得出父子年齡差等于兒子當時的年齡。因此年齡差等于10年前兒子的年齡加上25歲。
    10年前吳昊的年齡是他兒子年齡的7倍,父子年齡差相當于兒子當時年齡的7-1=6倍。
    由于年齡差不變,所以兒子10年前的年齡的6-1=5倍正好是25歲,可以求出兒子當時的年齡,從而使問題得解。
    解:①兒子10年前的年齡:(10+15)÷(7-2)=5(歲)
    ②兒子現在年齡:5+10=15(歲)
    ③吳昊現在年齡:5×7+10=45(歲)
    答:吳昊現在45歲,兒子15歲。
    小學生奧數教案范文篇二
    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能力目標:
    能讀懂扇形統(tǒng)計圖,從中獲得有效的信息,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標:
    讓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滲透健康飲食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策略】
    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反映本地的或者反映現實生活的扇形統(tǒng)計圖,通過交流,體會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準備:各種扇形統(tǒng)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知道我們以前學過哪些統(tǒng)計圖?并且說出它們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那么,我們今天學習新的一種統(tǒng)計圖《扇形統(tǒng)計圖》。
    二、教學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
    1、用投影儀出示小麗一家三口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tǒng)計表。
    2、先讓學生通過計算獨立填上表中的數據。
    3、獨立制作條形統(tǒng)計圖。
    4、出示扇形統(tǒng)計圖。
    5、組織學生交流兩種統(tǒng)計圖,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6、全班交流。
    7、教師小結: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看到哪個量多,哪個量少。而扇形統(tǒng)計圖反映的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三、說一說。
    用投影儀出示四幅扇形統(tǒng)計圖,先讓學生每幅圖中各百分數的意義。再讓學生說一說每幅統(tǒng)計圖獲得信息。
    四、試一試。
    1、出示每幅圖。
    2、交流這三個問題。
    3、教師小結。
    小學生奧數教案范文篇三
    相遇問題:
    教學目標:
    1、了解相遇問題的特點,并學會解答求路程的相遇問題。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分析,提高學生靈活解答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及趣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兩地的距離,相遇時間為兩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時間。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CAI、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列式計算
    (1)李誠從家到學校,每分鐘走70米,4分鐘到達,他家離學校有多遠?
    (2)張華從家到學校,每分鐘走60米,4分鐘到達,他家離學校有多遠?
    2、板出關系式:速度×時間=路程
    二、引入
    過去,我們研究的是一個物體運動時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兩個物體運動時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
    三、新授
    1、教學準備題
    (1)點擊課件中準備題出示題目
    (2)學生理解題意。
    (3)找出出發(fā)時間、地點、運動方向。相向而行時間間
    (4)點擊熱鍵和強調出發(fā)時間和運動方向,
    (5)用課件演示兩人同時從兩地向對方走去,引導學生思考會出什么情況。利用課件繼續(xù)演示會出現的三種情況(相距、相遇、交叉而過)。
    (6)利用課件出示準備題的表格,指導學生填表格的一、二行并課件演示填空內容。
    (7)請一學生上來利用交換性課間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寫。
    (8)引導學生討論:出發(fā)三分鐘后,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多少?這時,張華走了幾分鐘?李誠呢?他們倆人共走了幾分鐘?兩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有什么關系?
    (9)小結:出發(fā)一段時間后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零,這時兩人就相遇了,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相遇問題。(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2、教學例5。
    (1)點擊新課出示例5。
    (2)理解題意。
    (3)四人小組討論:
    a、兩人是怎樣走向學校的?
    b、4分鐘后兩人怎樣?
    c、兩人所行的路程與全路程有什么關系?
    (4)學生試做。
    (5)用電腦課件演示解題思路并講評。
    (6)學生看書、質疑。
    (7)小結:我們解例5時用了哪兩種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學生做課本第59頁的第1題和第2題。
    2、利用課件出示選擇題:
    兩人同時從兩地走來,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10分鐘,兩地相距多少米?
    (1)2000米(2)1000米(3)無法確定。
    四、全課總結
    1、今天學了什么內容?
    2、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用了哪幾種方法?
    3、質疑。
    五、聰明題。
    小華和小明相向而行,小華以每分鐘20米的速度走了3分鐘后,小明才開始出發(fā),他每分鐘走25米,5分鐘后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