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jié),讓我們歌唱,歌唱自在的鶯啼,歌唱似火的光明,歌唱自由之精神,獨立之靈魂,讓我們接過那信念的炬火,把青春和熱血獻給我們偉大的祖國!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0五四青年節(jié)話題作文素材匯編,供大家的閱讀。
2020五四青年節(jié)話題作文素材匯編【1】:五四精神內(nèi)涵主題名言
1.青春
陳獨秀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
青春向陽,不負芳華,現(xiàn)在過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梁啟超說:“青年人是時代的希望,祖國崛起強大會伴隨無數(shù)青年人的前仆后繼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與夢想。”
青春就是要見山見水,獨善其身,兼濟天下,除了詩與遠方,還有家國天下。
李大釗說:“人失其青春,則人無元氣?!?BR> 青春不在于年齡,而在于心境;青春永不會散場,,方得始終!
2.啟蒙
魯迅說:“中國雖發(fā)明火藥,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fā)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BR> “五四”精神最主要的是啟蒙,是以民主和科學為主題,對國民進行啟蒙的新文化運動,遺憾的是未能最終完成。
所以百歲高齡的馬相伯,臨終前痛心地說:“我只是一條狗,只會叫,叫了一百年,也沒有把國人叫醒?!?BR> 馬相伯是復旦大學創(chuàng)始人,現(xiàn)代教育的先行者,另一個教育家蔡元培的恩師。
3.救世
梁漱溟說:“世界文化的未來,就是中國文化的復興?!?BR> “五四”時期,有各種“救國論”,如“實業(yè)救國”“教育救國”“科學救國”等等,還有“東方文化救世論”,代表人物有梁漱溟。
1917年10月,梁漱溟在湖南目睹軍閥交戰(zhàn)、民不聊生的慘景,心中悲憫,寫成《吾曹不出如蒼生何》,并自費印刷千冊散發(fā),后來他放棄北京大學教授的職位,到農(nóng)村去做鄉(xiāng)村建設,都體現(xiàn)了救世濟民的精神。
4.包容
蔡元培說:“大學之大,因其無所不包,各種言論思想均可自由,但亦不必出于互相詬病。如各有主張,盡可各自鼓吹自己主張之長處,不必攻擊或排斥他種主張?!?BR> 蔡元培主辦北京大學,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教育方針,聘用留過洋的新派人物,也聘用精通傳統(tǒng)學問的舊派名家。
梁漱溟本是一個沒有考上北大的中學畢業(yè)生,由于在《東方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認為是一家之言,就聘請梁漱溟到北大講授印度哲學。
5.自由
陳寅恪說:“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BR> 歷史學家陳寅恪,雖然沒有文憑,卻是學貫中西,號稱是“讀完了中國書的人”,又精通20多種外語,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
陳寅恪在為王國維所寫的碑文中提出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雖然不是在五四運動時期所寫,卻完整體現(xiàn)了“五四”精神。
6.奮斗
梁啟超說:“天下事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nèi),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BR> 一個朝著自己目標永遠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明確的目的加上積極的心態(tài),是一切成功的起點。
李大釗說:“無困難之字,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BR> 生命就是一股激情,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7.擔當
李大釗說:“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BR>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不遇盤根錯節(jié),不能辨別利器,大時代中有些牢騷,不足懼;大時代中的大擔當,最可貴。
魯迅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BR>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
8.傳承
胡適說:“現(xiàn)在有許多人自己不懂得國粹是什么東西,卻偏要高談‘保存國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國粹,什么是國渣,先須要用評判的態(tài)度,科學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國故的工夫。”
“五四”精神的來源不全是西方思想,更多是對傳統(tǒng)的一種有選擇的傳承,其實就是反傳統(tǒng),也要建立在對傳統(tǒng)的充分了解上。
像錢玄同“把古書扔進茅坑”“漢字不死,中國必亡”之類的言論,并沒有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并且錢玄同本人在晚年,也對自己早年的極端言論表示了后悔。
9.開創(chuàng)
“五四”運動帶來巨大的社會和文化變革,人人平等,男女平權,戀愛婚姻自由等等,處處都顯示出開創(chuàng)精神,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10.篤實
胡適說:“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認真的做事,嚴肅的做人?!?BR> 胡適考證《水經(jīng)注》,花了二十多年的工夫,寫了二百多萬字,正所謂“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道不可空論,德不能空談;天賜食于鳥,而不投食于巢。
魯迅說:“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BR> 2020五四青年節(jié)話題作文素材匯編【2】:有關青春的詩意語段
1、時間在流去,我們在長大。有時青春很迷茫,有時青春也會墜落,所以我們常會對青春漫想:青春是什么?是生命中火一般的季節(jié);青春寫什么?寫一首漫長漫長的詩歌;青春留什么?留一個沒有遺憾的遺憾。我們需要明白:青春不是風花雪月,青春也不是紅杏綠柳,青春更不是富麗的象牙塔,它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是人生漸漸成熟的過程。
2、青春如夢,歲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縱即逝,所以請珍惜青春。青春猶如一首歌,它的內(nèi)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青春如一幅圖畫,它要靠你一筆一筆去繪制,花季雨季的我們,純潔、快樂、天真。在學習、生活、交友中,我們編造著自己絢麗多姿的青春,品味著青春的滋味:甜,體會著人間的真善美。
3、因為青春,我們用力深呼吸,用力作夢;因為青春,我們約定制造共同的回憶,鑲在青春紀念冊;因為青春,我們不忘懷舊,不忘《朋友》,不忘《同桌的你》在青春的長河里,盡情的放歌。在求的海洋里領航,在生活的天空中翱翔,在人生的道路上暢佯,感受多彩的生命,編織人生的夢想。同時青春的長河也流淌著年少的輕狂,充滿著風雨坎坷,所以我們應充分謹慎地利用青春時代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虛擲光陰。不要讓青春在金庸的刀光劍影中旋轉(zhuǎn)蒼老……我們也應堅信,青春的步伐不會因困難而止,青春的旋律更不會因風雨而阻撓。青春也只不過是一胡春水,有時風平浪靜,閑適怡人,有時會激流澎湃,卷起千堆雪,我們不能在迷茫中消亡,不應在悲歡中自沉,也不應沉醉于鳥語花香。
4、有人說:青春是快樂的源泉;快樂在這里流淌,痛苦也在對面徘徊。有人寫,青春是多雨的天空;雨露在這里蔓延,陽光也在天邊等待……
5、青春,一半明媚,一半憂傷。它是一本驚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們卻讀得太匆忙。于不經(jīng)意間,青春的書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們要重新研讀它時,卻發(fā)現(xiàn)青春的字跡早已落滿塵埃,模糊不清。
6、青春,在嘲笑著我們。它嘲笑我們不懂得珍惜,嘲笑我們的世俗,嘲笑我們的懦弱。我們或許有無奈,但在青春的準則下卻容不得你為自己便解。我們只能看著它帶著鄙夷的目光,在有生之年里離我們遠去。
7、青春,如此美好。但這種美好,總是在我們的青春逝去的時候才會被我們發(fā)掘。我們會恍然大悟,噢,原來當初的時光寸寸皆金。青春的路上遍地黃金,而我們卻走的太匆忙,忘了低頭看看,腳下這邊金燦燦的土地。
8、青春,令人尋味?;▋涸?jīng)在枝頭綻放,美得讓蝶流連,讓人贊嘆,但花兒知道,再美的生命也會有漸衰的容顏。同樣,再美的青春也自有消失的一天。不禁感嘆,既然青春終究會失去,又何必在乎曾經(jīng)擁有呢?
9、這個年代的青春,無法被發(fā)掘,無法被品味,無法被正值青春的孩子們深深地印在腦里,刻在心里。人們強調(diào)青春的美好,卻忘了美好的青春若不細細品味,那與垂暮之年又有何分別呢?
10、青春,在我們的世界中,或許真的遙不可及。但離我們最近的,卻是我們自己的心靈。不妨在心中開拓出一片純潔無瑕的空地,虔誠的許愿,讓自己的青春的種子永遠駐扎在那里。這樣,我們就都能在心中擁有屬于自己的青春。用心呵護它,讓青春在心靈深處生根發(fā)芽,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布,我的青春,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