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人睡覺的童話故事【三篇】

字號:

童話故事的主人公不管是動物、植物、還是沒生命的橡皮鉛筆,它們都能說,能笑,能思考問題,也就是把它們當人來寫,賦予它們?nèi)说男愿瘛M捴械幕孟?,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亦虛亦實、如幻似真的奇境中自由自在地活動。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哄人睡覺的童話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哄人睡覺的童話故事篇一:鳥窩里的樹
    春天,鳥先生用干草和泥土筑了個又大又結(jié)實的鳥窩,鳥太太就蹲在窩里孵她的蛋寶寶。
    一天,一個鳥蛋“骨碌”動了一下,呀,是寶寶快要出生了?鳥太太忙起身看那個鳥蛋。“天哪!”鳥太太驚叫起來,原來鳥窩里長出了一棵小樹苗,葉子綠綠的、肥肥的,正一個勁地往上竄呢!
    鳥太太孵出了一棵樹!這消息一下傳開了。
    “快把它砍掉,要不,它會把你們的鳥窩撐破的?!斌胂壬钢蟮囤s來了。
    鳥先生接過大刀就要砍小樹苗。
    “可憐的小苗苗,瞧它長得多好呀!”鳥太太撲上去攔住了鳥先生。
    “那你們就得搬家,你們的鳥窩很快就要被它戳出個大窟窿的?!奔紫x先生開來了大卡車準備幫鳥先生一家運東西。
    可鳥先生說什么也不愿離開他辛辛苦苦筑的窩。
    樹苗一個勁地往上長,眼看就要把鳥窩撐破了。
    “要不,咱們把這小樹挪個地方?!兵B先生、鳥太太同時想出了個好辦法。
    螳螂先生和甲蟲先生捋起袖管就動手搬樹了。
    “可不能碰壞了我筑的窩?!兵B先生叮囑著。
    “也不許碰壞了我孵的蛋寶寶!”鳥太太趕快加了一句。
    于是,小樹苗連同它根上的土一起被大家輕手輕腳地從鳥窩里搬了下來,種到了地里。鳥太太又去孵她的蛋寶寶了。
    這時,一個鳥蛋又“骨碌”動了一下?!鞍パ剑忠醭鲆豢昧??!兵B先生叫起來。
    鳥太太瞪了鳥先生一眼:“我哪能老孵出樹來.這回,準是我們的寶寶要出生了?!笨刹?,這回鳥太太一連孵出了四個鳥寶寶,鳥先生成了四個鳥寶寶的爸爸了。
    在鳥先生、鳥太太的精心照顧下,鳥寶寶和小樹苗一起長大了。當四只小鳥學會飛的時候,這棵從鳥窩里搬出來的樹上開出了粉紅色的花。呀,這是一棵漂亮的合歡樹。
    鳥先生一拍腦門說:“嗨!我就是用合歡樹下的泥土筑的鳥窩呀!”
    當春天又來時,這棵合歡樹上出現(xiàn)了四個新的鳥窩。這四個新筑的鳥窩里還會長出小樹來嗎?這,可說不準啰……
    哄人睡覺的童話故事篇二:綠草路上的小板凳
    綠草路的這頭,住著獾奶奶。
    綠草路的那頭,住著熊爺爺。
    有時,獾奶奶會走過綠草路,去探望熊爺爺,還帶著自己制作的香噴噴的飯團。
    有時,熊爺爺會走過綠草路,去探望獾奶奶,還背上自己收獲的玉米棒。
    一天,獾奶奶做了好吃的胡蘿卜飯團,走上去看望熊爺爺?shù)木G草路。走著走著,獾奶奶腰酸了,腿也疼了,她四處瞧了瞧:“唉,連個坐的地方也沒有!”
    獾奶奶只好繼續(xù)拖著腳步往前走。
    咦,前面有塊圓圓的石頭,上面還有好看的花紋呢!
    “真好,我可以坐下來歇一歇!”獾奶奶舒舒服服地在圓石頭上坐下來,自言自語地說,“這真是一張不錯的小板凳!”
    休息了一會兒,獾奶奶繼續(xù)往前走。走了一會兒,獾奶奶又累了,她看見前面又有一塊圓石頭,和剛才遇到的一模一樣。
    “咦,這塊石頭怎么跟剛才遇到的一樣?難道石頭也會走路?”獾奶奶覺得很奇怪。
    忽然,圓石頭笑了:“嘻嘻!”
    獾奶奶嚇了一跳:“啊?石頭還會說話?”
    “獾奶奶,是我?!?BR>    獾奶奶仔細一看,喲,從圓石頭下面伸出了一個小腦袋,兩只小黑豆似的眼睛,笑嘻嘻地看著獾奶奶,原來是小烏龜!
    懂事的小烏龜說:“獾奶奶,您慢慢走,我來當您的小板凳?!?BR>    第二天,熊爺爺背著甜甜的玉米棒,去看望獾奶奶。一路上,他發(fā)現(xiàn)綠草路上多了許多小板凳,有方方的石頭凳子,有圓圓的樹根凳子……
    這些凳子是哪兒來的呢?哦,是小烏龜花了一個晚上,悄悄地搬過來的!
    哄人睡覺的童話故事篇三:老鼠裝死
    蘇軾在一次夜讀中忽然聽到一陣老鼠啃東西的聲音。他估計這聲音是從床下傳出來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勁地拍打了幾下,想借此把老鼠嚇跑。然而這種辦法收效并不大,僅僅安靜了一會,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東西來了。
    夜里老鼠啃東西的聲音既令人心煩,又讓人惱怒,因此,蘇軾吩咐書童去捉老鼠。
    書童端著燭臺往床下一照,發(fā)現(xiàn)咕唧咕唧的聲音是從一個被繩子系住了口的嚴實袋子里發(fā)出的,于是高興地說道:“哈哈,老鼠被關在袋子里面了,它還能往哪兒跑呢?”書童小心翼翼地解開系緊袋口的繩子,只讓袋口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試圖等老鼠剛一露頭就捉住它??墒菚妊降妊剑粌H沒有等到老鼠出來,而且連一點響聲也聽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書童打開袋口,端起蠟燭把袋子里面照了個通亮。他發(fā)現(xiàn)袋中一動不動地躺著一只死老鼠。書童驚訝地說道:“這真是怪事!剛才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東西的活老鼠,它怎么會突然間死去呢?如果這只老鼠剛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東西的聲音難道是鬼發(fā)出來的嗎?”
    好奇心驅(qū)使書童進一步往下追究。他兩手抓著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幾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個結(jié)果??墒谴永锩娉死鲜鬀]有旁物。他只聽見老鼠落地“嘭”地一響,還沒來得及去撿那只死鼠,卻看到死鼠突然復活,一溜煙就逃走了。
    蘇軾被老鼠的吵鬧折騰了半天,結(jié)果老鼠把他的書童弄了一個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說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這么狡猾!它無法咬破堅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聲招人來解開袋口;當你守候在袋口伺機去捉它的時候,它卻裝死蒙騙你放松警惕。一個小動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騙得過人,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只老鼠,其體能和智能遠不是人類的對手,但是這不等于說人類與一個弱小的對手相比,沒有自己的短處。書童因為只看到了人類具有思維能力的長處,而忽視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對手所捉弄。這一故事告訴我們,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僅是一個人取得節(jié)節(jié)長進的關鍵,而且是排除各種困難、克敵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