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字號: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慮其現(xiàn)實意義,如果沒有了現(xiàn)實意義,該文章就遜色許多。因此,學生習作也好,考場作文也好,聯(lián)系實際是必需的。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太婆婆媽媽,應如一部樂曲演奏完畢,戛然而止、曲終人散、回味無窮。下面收集了一些高考優(yōu)秀作文范文,供各位同學練習。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上沒有決對完美無缺的東西。人也一樣,誰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和不足。
    “生乎吾前其聞道固先乎吾生,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這是我們所學《師說》中的一句名句。意思在說,生在我前面的物東西本來就比我多,吾從而師之,這就明我們的不足與無知不僅僅限于我們年齡的束縛,這可能存在多種因素導致,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存在不足和知識的不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議論文
    有名的漫畫大師豐子愷曾揮手畫了上幅《賣羊圖》:一個農人牽了兩只羊,到羊館賣給老板,一位農民看了卻連搖頭,笑著說:“多畫了一條繩子?!必S子愷仔細看看自己的畫:兩條繩子牽兩頭羊,哪里多了繩子?這時,那個農民告訴他:牽頭羊只需要一根繩子,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條繩子就夠了。豐子愷對農夫很佩服。作為畫家的豐子愷雖然繪畫擮高超畫筆傳神,一個農夫大字不識卻能點評大畫家豐子愷的著作,使豐子愷嘆服,其實農夫并沒有豐子愷的畫畫的好,只是農夫通過自己的處世和生活中總結的經(jīng)驗,指出豐子愷畫的錯誤,這說明不論身份的貴賤,其實每個人都可成為別人的老師,豐子愷雖畫畫無數(shù)但生活經(jīng)驗少殊不知牽頭羊竟有如此奧秘。
    正如我們所不賓那篇《兩小兒辯日》中所說的兩個小孩子問孔子,太陽是中午離我們近還是傍晚離我們近時,作為的思想家,為人師表的孔子竟一時答不上來,因為孔子也不知道,兩個小毛孩子竟將萬人師表的孔子難住了,這也不證明,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嗎,其實事間萬物,我們無法獲知其全部,所以存在不知,這很正常,正如作為高中的我們來講,知道的是有限的不知道的事物是無限的。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每個人都存在缺陷與不足。但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要不斷學習使自己更加見多識廣,彌補自身缺陷與不足。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知曉天地之美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拯救不了?!弊匀恢捞N于天地之間。形態(tài)的對稱與不對稱,幾百年前的達芬奇便曾探尋過人體的對稱與神秘,因此繪出大量人體解剖圖獻給醫(yī)學。顏色、變化,四季輪替、冰川融化、潮起潮落?;ㄩ_花敗……因為宇宙的諸多奧秘我們才能一一領略這些。美與理總歸是分離不開。若是沒有審美之力,又如何知曉天地間的知識呢?
    知曉天地,首先應保持敬畏心。莊子在《莊周·知北游》中寫道,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霸睘橥凭康囊馑?。推究自然,這其中也包括著對自然的順從,對美的敬畏。美國畫家薩金特有副名為《康乃馨、百合與玫瑰》的畫,畫名為三種花名,而畫面的主體卻是三個如天使般圣潔如初的小女孩,人與自然圓融無間地在這個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間中交流了。敬重,探尋,觀察著美,這是一種走進內心的光,落在身上,平靜的理性一如往常。
    知曉天地,其次應知曉原始。人們在順從自然的大道上不斷尋求著真理。楊振寧曾說:“從十分復雜的實驗中所引導出來的一些對稱性,有高度的單純與美麗。這些發(fā)展給了物理工作者鼓勵與啟示。他們漸漸了解到了自然現(xiàn)象有著美妙的規(guī)律,而且是他們可以希望了解的規(guī)律?!睙o論是從美到理,還是從理到美,都顯示了其高強的關聯(lián)性。人們常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若是與最原始最本性的東西為伍,人的內心也會不自覺間趨于平靜,趨于光明,趨于原始,然后便是找回最如初的自我。
    知曉天地,最終要知曉自己。電影《一代宗師》里章子怡有句臺詞是這么說的:我爹常說,習武之人有三個階段,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我想不只是習武之人,任何原自然的人最終階段都是見自己。這是一股不可置否的自然本性的力量,正是這股力量,使人一靜再靜,使人沉淀在幽深的海底,使人看清自身內在的屬性,發(fā)現(xiàn)自身的美麗與缺憾。而正是這股力量讓人認識自己。我想這也是希臘先賢在奧林斯匹山德爾斐神殿的門柱上刻下“認識你自己”五字格言的原因。
    天地之美,萬物之理,其為原始,趨于本性。
    
    蓮荷亭亭
    蓮荷開處,便是一幅深幽淡遠又不失熱烈的的水墨畫。
    盛夏的荷葉舒展著墨綠的葉片,荷塘的水面都幾乎密不可見,成群的小魚在其中嬉戲,體驗著夏日的清涼。荷葉上,荷花身姿曼妙,白的如雪,粉的如霞。深秋的荷塘也不缺乏美感,仍會引起詩人“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情。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碧和紅卻絲毫沒有大紅大綠的俗氣,因為古詩文里的紅,未必都是大紅,它亦可能指的是今日的粉色。中國畫里也沒有俗而艷的大紅,偏些橙色的紅,叫朱砂,仿佛是多情人心口的朱砂痣,偏些深紅的紅,叫胭脂,仿佛是美人臉上帶著醉意的紅。
    荷塘沒有城市的喧囂。即使身處都市的某個人工湖,蓮仍舊返璞歸真,帶來清新的鄉(xiāng)野風情。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寫道:“予獨愛蓮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植,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荷花是高潔的,仿佛周圍的環(huán)境與它無擾,它只是安靜地綻放,不憂不懼。荷花倒影,池塘春草,偶有魚兒戲水,晚風徐吹,水面微微波動,在一抹殘陽下浮光顫躍,更顯得深邃靜美。
    月下的蓮荷成就了朱自清的名篇。月光輕柔地撫摸著田田的葉子和裊娜的荷花,它們安謐地睡去,享受著這月光帶來的寧靜。
    摘一朵蓮蓬,于是又記起《西洲曲》中的句子: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我一直認為后一句是“憐子情如水”的諧音。在輕輕柔柔的荷塘里,多情的女子思念著心上的人。
    菊花隱逸,牡丹富貴,蓮花是花中的君子,這些皆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身為花朵,固不會有這樣的情感,但這正是人類思想的可貴。人若能不慕虛名、潔身自好、身正品端,便是如蓮花一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