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亮緩緩在沉重的夜里,踟躇碎步飄逸,心,涌動思念無數(shù),淚,滑過月色的指間,一切都了無聲息。望斷明月淚,秋思盡染塵,在萬家燈火的歡樂中,我卻孤苦伶仃,無處棲息明月之身。下面是中秋節(jié)頻道整理發(fā)布的《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盼望的中秋節(jié)也終于來臨了。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中秋節(jié)這天正好在八月中旬,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八月節(jié),八月半。當中秋節(jié)到來的時候,許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會不顧遠在外里地趕回來,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一頓團圓飯。所以在游子的心里,中秋節(jié)又是團圓節(jié)。在所有人的心里,中秋節(jié)就是吃月餅,有團圓的韻味。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中秋節(jié)的起源呢?在《周禮》這本書中,就有關于中秋節(jié)的記載:傳說中秋節(jié)的起源于唐朝。那時中原還未統(tǒng)一,有個吐魯番人(指現(xiàn)在西藏那邊的人)向唐太宗進貢了一個彩色的圓餅,唐太宗品嘗了一個彩色的圓餅,唐太宗品嘗后覺得味道還不錯。后來,這種月餅廣泛流傳到了民間。而到清朝的時候,中秋節(jié)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節(jié)日。而那時中秋節(jié)叫仲秋節(jié),但凡這天到來的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外出猜燈謎。漸漸地,中秋節(jié)形成了除春節(jié)外的第二大節(jié)。還有關于中秋節(jié)的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說呢!據(jù)說從前天上有九個太陽,致使民不聊生。后羿看到了此情景,便彎弓搭箭,射掉了八個太陽,拯救了人類。王母娘娘為了嘉獎他,賜給后羿兩顆仙丹,吃了后可以升天做神仙。后羿的妻子嫦娥起了貪心,囫圇吞了那兩個仙丹,最終升上天空,到月球做了神仙。另一版本就是后羿得到了兩顆仙丹,他的徒弟起了貪心,趁后羿不在家,想偷走仙丹,后羿的妻子嫦娥為了捍衛(wèi)仙丹,便一把塞進了自己的嘴里,變成了一個仙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最后,請大家好好享受這中秋節(jié)吧!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二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边@個中秋節(jié),我在家里跟著媽媽做月餅。
平時我只知道吃,這月餅是怎么做出來的?今天總算得見廬山真面目了——只見媽媽先在一個容器里放入了200g冰激凌粉,然后加入100g豆沙植物油,這些材料可是沒稱過重量不能隨意放的喲。媽媽將材料混合攪拌后放在一邊,然后開始和面。十幾分鐘后面和好了,只見她將混合的原料揉成一個面團,分給了我一點。
我拿到了一塊乒乓球大小的面團,咖啡色的。媽媽讓我先把面團拍平,我仔細的把它拍得很平很平,大小跟我的手掌那么大,然后按照媽媽說的把蓮蓉餡放上去,再從邊沿往中間按,揉成圓圓的湯包那樣。別覺得很簡單,其實還是細致活,這不,我一不小心把餡露出來了,又一個不小心把面皮弄破了,還是媽媽幫我給弄好了。接著,我把我最喜歡的玫瑰花造型放在按壓器里面,輕輕地把面團塞進去,對準碗里使勁一壓,最后在月餅表面上灑上一些白色的面粉。就這樣,我的第一個處女作——漂亮迷人的玫瑰花月餅就誕生了。
“叮”一聲,月餅出爐了,一個個香香的、圓圓的,讓人垂涎欲滴。我看到這一幕,心里甜滋滋的。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三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又名團圓節(jié),象征著團圓。前天還清凈些,所以媽媽讓我寫了一大部分作業(yè),不過我爸爸一個早上都在忙,還好并不吵。到了昨天我也忙起來了,爸爸在忙來忙去,我就得在旁邊幫忙,昨天竟然是晚上最忙,搞得我昨天都有些困倦。
終于到了今天,知道了今天要去和很多親戚去舅舅家吃飯,我立馬樂開了花,因為我知道今天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想到這里我咽了咽口水,突然感覺之前沒有白忙活。
晚上,一出門我就看到了又大又圓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好漂亮啊?!蔽倚闹心胤Q贊著。我們先去了斜塘老街,卻發(fā)現(xiàn)人太多了,無奈之下只好轉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雖然只拍了幾張照,但是就是因為能拍的照少,斜塘老街又很美,拍出來的照片都很好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屬嫦娥奔月了,嫦娥身邊閃爍著光芒,周圍還有玉兔,仿佛已經(jīng)置身于月球。
到了舅舅家門口,我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進去后我在姐姐的房間里和弟弟妹妹玩了會兒,就去另一個房間吃飯了,吃飯中我們愉快地在聊天,吃完飯我們又聚在了一起玩耍,因為我們很少聚在一起,而這次中秋節(jié)又聚在了一起,所以這次比平常都開心。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雖然今天的月亮有些瑕疵,但是我們的團聚似乎讓它更圓了。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四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甜又香;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過生日;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BR> 真的,快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即將來臨。月亮一天比一天圓,月亮一天比一天晈潔,在這中秋節(jié)前后的幾天里,雨一直連綿不斷,不免讓人有些無奈,況且又變化無常,一會雨大,一會雨小,一會晴空萬里,一會烏云密布;一會綿綿如絲,一會傾盆漂波,讓人匪夷所思。但那一天云霧稀少,月亮格外得圓,格外的皎潔把星星襯托得比平常更加明亮,正如那首詩中所寫:天上的星星亮了,像掛著無數(shù)的街燈,遠處的街燈亮了,像閃著無數(shù)的星星……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唯有一些特別的人,他們用心告訴你:艷插茱萸少一人……
那些人喜滋滋的吃著這些團圓飯,過后又聚在院子里,吃著月餅賞這明月,互相聊這中秋節(jié)的故事。
突然,我的耳邊回蕩這一首歌:一一《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使得中秋節(jié)的氣氛更濃烈了。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那面紗,漸漸地露出她那張能發(fā)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這時,牛郎應該帶著織女來到人間去欣賞那些塘老街的燈會……
這就是中秋節(jié)。一個只有國內才有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jié)日……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來了,在這我對大家說一聲:“中秋節(jié)快樂!”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八月節(jié)、八月會、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圓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賞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
一看到中秋的月亮,我就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與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想起這首詩,我就想起我的外婆。為什么會想外婆呢?因為她在九月一日那天,她在學電動三輪車,突然從車上摔了下來。住院了七天,就回家休息。本來外公的身體不好,現(xiàn)在外公和外婆的也不好,他們真是你“幸運星”。到今天,外婆的腿又腫了,又去醫(yī)院了,從外婆摔下來那天到今天的腿腫了,我們也沒有也沒有打過一個電話,真是對我們很失望!
祝他們中秋節(jié)快樂!合家歡樂!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盼望的中秋節(jié)也終于來臨了。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中秋節(jié)這天正好在八月中旬,所以中秋節(jié)又叫八月節(jié),八月半。當中秋節(jié)到來的時候,許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會不顧遠在外里地趕回來,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一頓團圓飯。所以在游子的心里,中秋節(jié)又是團圓節(jié)。在所有人的心里,中秋節(jié)就是吃月餅,有團圓的韻味。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中秋節(jié)的起源呢?在《周禮》這本書中,就有關于中秋節(jié)的記載:傳說中秋節(jié)的起源于唐朝。那時中原還未統(tǒng)一,有個吐魯番人(指現(xiàn)在西藏那邊的人)向唐太宗進貢了一個彩色的圓餅,唐太宗品嘗了一個彩色的圓餅,唐太宗品嘗后覺得味道還不錯。后來,這種月餅廣泛流傳到了民間。而到清朝的時候,中秋節(jié)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節(jié)日。而那時中秋節(jié)叫仲秋節(jié),但凡這天到來的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外出猜燈謎。漸漸地,中秋節(jié)形成了除春節(jié)外的第二大節(jié)。還有關于中秋節(jié)的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說呢!據(jù)說從前天上有九個太陽,致使民不聊生。后羿看到了此情景,便彎弓搭箭,射掉了八個太陽,拯救了人類。王母娘娘為了嘉獎他,賜給后羿兩顆仙丹,吃了后可以升天做神仙。后羿的妻子嫦娥起了貪心,囫圇吞了那兩個仙丹,最終升上天空,到月球做了神仙。另一版本就是后羿得到了兩顆仙丹,他的徒弟起了貪心,趁后羿不在家,想偷走仙丹,后羿的妻子嫦娥為了捍衛(wèi)仙丹,便一把塞進了自己的嘴里,變成了一個仙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最后,請大家好好享受這中秋節(jié)吧!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二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边@個中秋節(jié),我在家里跟著媽媽做月餅。
平時我只知道吃,這月餅是怎么做出來的?今天總算得見廬山真面目了——只見媽媽先在一個容器里放入了200g冰激凌粉,然后加入100g豆沙植物油,這些材料可是沒稱過重量不能隨意放的喲。媽媽將材料混合攪拌后放在一邊,然后開始和面。十幾分鐘后面和好了,只見她將混合的原料揉成一個面團,分給了我一點。
我拿到了一塊乒乓球大小的面團,咖啡色的。媽媽讓我先把面團拍平,我仔細的把它拍得很平很平,大小跟我的手掌那么大,然后按照媽媽說的把蓮蓉餡放上去,再從邊沿往中間按,揉成圓圓的湯包那樣。別覺得很簡單,其實還是細致活,這不,我一不小心把餡露出來了,又一個不小心把面皮弄破了,還是媽媽幫我給弄好了。接著,我把我最喜歡的玫瑰花造型放在按壓器里面,輕輕地把面團塞進去,對準碗里使勁一壓,最后在月餅表面上灑上一些白色的面粉。就這樣,我的第一個處女作——漂亮迷人的玫瑰花月餅就誕生了。
“叮”一聲,月餅出爐了,一個個香香的、圓圓的,讓人垂涎欲滴。我看到這一幕,心里甜滋滋的。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三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又名團圓節(jié),象征著團圓。前天還清凈些,所以媽媽讓我寫了一大部分作業(yè),不過我爸爸一個早上都在忙,還好并不吵。到了昨天我也忙起來了,爸爸在忙來忙去,我就得在旁邊幫忙,昨天竟然是晚上最忙,搞得我昨天都有些困倦。
終于到了今天,知道了今天要去和很多親戚去舅舅家吃飯,我立馬樂開了花,因為我知道今天一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想到這里我咽了咽口水,突然感覺之前沒有白忙活。
晚上,一出門我就看到了又大又圓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好漂亮啊?!蔽倚闹心胤Q贊著。我們先去了斜塘老街,卻發(fā)現(xiàn)人太多了,無奈之下只好轉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雖然只拍了幾張照,但是就是因為能拍的照少,斜塘老街又很美,拍出來的照片都很好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屬嫦娥奔月了,嫦娥身邊閃爍著光芒,周圍還有玉兔,仿佛已經(jīng)置身于月球。
到了舅舅家門口,我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進去后我在姐姐的房間里和弟弟妹妹玩了會兒,就去另一個房間吃飯了,吃飯中我們愉快地在聊天,吃完飯我們又聚在了一起玩耍,因為我們很少聚在一起,而這次中秋節(jié)又聚在了一起,所以這次比平常都開心。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雖然今天的月亮有些瑕疵,但是我們的團聚似乎讓它更圓了。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四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甜又香;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過生日;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BR> 真的,快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即將來臨。月亮一天比一天圓,月亮一天比一天晈潔,在這中秋節(jié)前后的幾天里,雨一直連綿不斷,不免讓人有些無奈,況且又變化無常,一會雨大,一會雨小,一會晴空萬里,一會烏云密布;一會綿綿如絲,一會傾盆漂波,讓人匪夷所思。但那一天云霧稀少,月亮格外得圓,格外的皎潔把星星襯托得比平常更加明亮,正如那首詩中所寫:天上的星星亮了,像掛著無數(shù)的街燈,遠處的街燈亮了,像閃著無數(shù)的星星……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唯有一些特別的人,他們用心告訴你:艷插茱萸少一人……
那些人喜滋滋的吃著這些團圓飯,過后又聚在院子里,吃著月餅賞這明月,互相聊這中秋節(jié)的故事。
突然,我的耳邊回蕩這一首歌:一一《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使得中秋節(jié)的氣氛更濃烈了。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那面紗,漸漸地露出她那張能發(fā)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這時,牛郎應該帶著織女來到人間去欣賞那些塘老街的燈會……
這就是中秋節(jié)。一個只有國內才有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jié)日……
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初二日記篇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來了,在這我對大家說一聲:“中秋節(jié)快樂!”
中秋節(jié)又稱月夕、八月節(jié)、八月會、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圓諸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在農(nóng)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jié)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已成為與春節(jié)齊名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中秋節(jié)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賞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息。
一看到中秋的月亮,我就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與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想起這首詩,我就想起我的外婆。為什么會想外婆呢?因為她在九月一日那天,她在學電動三輪車,突然從車上摔了下來。住院了七天,就回家休息。本來外公的身體不好,現(xiàn)在外公和外婆的也不好,他們真是你“幸運星”。到今天,外婆的腿又腫了,又去醫(yī)院了,從外婆摔下來那天到今天的腿腫了,我們也沒有也沒有打過一個電話,真是對我們很失望!
祝他們中秋節(jié)快樂!合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