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移民生活中的禮儀

字號:

禮儀禮貌不僅是中華民族遵循的美德,在美國也是一樣受到重視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行為主要就是表現(xiàn)在這之上,對人有禮貌,不僅能給給人留下好印象,也能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美國移民生活中的禮儀,歡迎閱讀!
    美國移民生活中的禮儀
    1、見面介紹、交談:
    一般而言,美國人以不拘禮節(jié)、自由自在著稱。和陌生人打打招呼,不見得便是想和你做朋友;一場愉快的交談,不見得會變成知心莫逆,只有主動接觸,以愉快的心情應(yīng)對。只在正式場合行握手禮,一般場合見面時相視一笑,說聲"嗨!"或"哈羅!"即為見面禮節(jié)。
    初次見面,相互介紹也很簡單。一般原則為將卑介紹予尊,將客人介紹給主人,將年輕人介紹給年長者,將下級介紹給上級,將女士介紹給男士。介紹后握手須簡短有力,美國人認(rèn)為有力的握手代表誠懇坦率。在公務(wù)場合,美國女子會主動伸手(其他場合則不一定),女性先伸手,男性才能握女性的手(女性之間一般不互相握手)。若女士無意握手,則男士點頭或鞠躬致意。
    美國相互稱呼直呼姓名,一般不用"先生"、"太太"、"小姐"等稱呼,一般也不用正式頭銜。只對法官、醫(yī)生、高級官員、教授、高級神職人員稱呼頭銜。一般不用職務(wù)作為稱呼。稱呼長者忌用"老"字。交談時忌問年齡、家庭狀況、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經(jīng)濟收入以及其他私生活情況。見面打招呼也不問去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公共場合重視禮貌用語,家庭里也常用"請"、"謝謝"、"對不起"等
    2、上門做客:
    上門作客不可早到,如果早主人先到,反而失禮。可遲到5到10分鐘,遲到15分鐘以上應(yīng)打電話給主人通報。夜間造訪主人不能穿睡衣接待客人。去親朋家作客,進門時要擦去鞋上泥土、脫帽,濕的雨衣雨傘放在室外。進門應(yīng)先問候女主人,再問候男主人。賓客較多時,可以只與主人和熟人握手,對其他人只需點頭示意即可。要多談眾人感興趣的話題,不要只講自己感興趣的事。作客時不可隨意翻動主人的東西、撫弄擺設(shè),也不能打聽擺設(shè)的價格。在主人家打長途電話,要征得主人同意,并留下電話錢,說是給主人的孩子買糖果用。作客時不宜久留;主人沒有留客用餐,客人則應(yīng)在用餐時間之前告辭。
    3、行路乘車:
    行路一般以右為尊,女士同行,男士應(yīng)走左邊,出入應(yīng)為女士推門。搭車時,車主駕車,前座為尊,余則以后座右側(cè)為尊。自己開車時須先為客人開車門,等坐定后始上車啟動。
    在公共場合,美國人特別尊重女性,處處女士優(yōu)先。在社交場合,男士對女士要謙讓、關(guān)照;行路時男子走人行道外側(cè);入座時先讓女子坐下;進門時男子應(yīng)先行并為女子開門;上、下樓梯或乘電梯時要讓女子先行;用餐時請女子先點菜;告辭時讓女子先起身;陌生女子失落東西,男子也應(yīng)為其拾起歸還;與女士打招呼,男士必須起立。
    擴展閱讀:美國移民搬家保險購買須知
    一、你是國際搬家,你所攜帶過去的物品是在國內(nèi)購買的,價格和國外有相當(dāng)大的差別
    所以在申明物品價值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你在目的地從新購買該物品所需要花費的代價或從國內(nèi)再購買發(fā)運過去的成本。
    二、保險又不易買得太高
    這樣一來保費高昂,還有保險公司對投保高昂的物品一般要求都比較高。
    三、幾乎世界上任何一個保險公司都不接受(選擇性保險)
    也就是你只投保價值高的物品,對價值普通低廉的物品不投保。請務(wù)必要清楚這些條款。
    四、一般你的服務(wù)提供商可以提供運輸保險
    具體是什么類型就不得而知了,也是要多顆心眼的。
    五、對于你自行包裝的物品
    一定要經(jīng)服務(wù)提供商的認(rèn)可,如因包裝質(zhì)量問題發(fā)生的丟失與破損,可以得到索賠,反之則不易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