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500字【5篇】

字號:


    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形式,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傳統(tǒng)文化的保存則是取決于每一代人們對他的沿襲。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六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500字(1)
    端午節(jié),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有吃五黃的習俗,包粽子;有的地方賽龍舟。在我的家鄉(xiāng)那里只有包粽子慶祝節(jié)日。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家鄉(xiāng)過節(jié)日。一到家,就看見奶奶忙得不可開交。她有是淘米糯米,有洗粽葉,看見我們來了,放下手中的活,高興的說:“我正想叫人包粽子呢,既然你們來了,就幫忙包吧!”我們隨著奶奶走進廚房,我心想:我只吃過粽子,從沒,我也去包一下吧!想完,我快速地洗好了手來包粽子。
    看似簡單的粽子,包起來可不容易,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先把兩片粽葉一卷,提些豆,米往卷筒里一倒,再加上好吃的醬肉,加了些糯米,這回糯米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會脹出來,雖然勉強包住了,但是爆出的粽子很不像樣,不是開口子,就是少棱角?!皦聂兆樱宦犜?,我一定要包好你!”我的一句玩笑話,逗笑了奶奶。
    到了中午的時候,桌子上的粽子已經堆滿了,粽子包好了,奶奶把一個個粽子請進鍋里用水煮熟。鍋里的水發(fā)出“吱吱”的聲音,像小雞在唱歌一樣,好像為我們慶祝端午節(jié)。
    過了一個半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打開碧綠的粽葉,吃了一口糯米,那么軟,還帶著醬肉的香味,叫人吃了越愛吃。
    端午節(jié)、好吃的粽子,我很喜歡你們!
    六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500字(2)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是紀念我國偉大詞人屈原的,節(jié)日里主要的紀念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等。
    我外婆包的粽子可好吃了,外婆說:“用蘆葦葉包粽子最香。”外婆先從市場上買來蘆葦葉和糯米,先把蘆葦葉在沸水里泡十分鐘,十分鐘之后,外婆把蘆葦葉弄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我往里面放了許多糯米,又放了些醬油放了些肉,我和外婆一起,一共包了十七個,我們把粽子放進高壓鍋里,煮了二十分鐘,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終于,開始吃粽子了,外婆把粽子皮剝開,我一拿到粽子,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天,我吃的粽子最多。
    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呢!
    我特別喜歡看賽龍舟了,賽龍舟的場面非常熱烈,賽龍舟的隊員拿著槳,有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大力敲著擂鼓,龍舟在水上力爭上游,奮力向前沖,一號龍舟全體隊員士氣高昂,目前在第一位,可是后面的隊員也不甘示弱,大聲喊口號,一下子向前沖,這個場面非常熱烈,讓人們很興奮,期盼著誰會得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這節(jié)日的兩大習俗,編織出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500字(3)
    我的外婆住在鄉(xiāng)下。大部分雙休日,我和爸爸媽媽都去外婆家。
    外婆很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斓诫p休日時她會變著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很小的時候,就曾聽說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被迫投汨羅江自殺,當?shù)厝嗣衽滤唤锏聂~蝦吃掉,就包了許多粽子投到江里喂魚蝦,同時用龍舟和鑼鼓驅趕江里的魚蝦,想方設法救屈原。每當吃著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純樸和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有在端午節(jié)時才能吃到粽子,現(xiàn)在我?guī)缀跸胧裁磿r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米花生仁和一小塊肥豬肉,沒什么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著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著那濃濃的親情。
    六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500字(4)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jié)日,可今年的端午節(jié)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媽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氐郊依飲寢尠岩粋€盆子里裝了水,把棕葉放在里面,我很納悶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把棕葉泡在水里?”媽媽說:“棕葉泡在水里才不會發(fā)干變硬,這樣我們才好包呀!”噢,原來如此。
    媽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里,我連忙對媽媽說:“媽媽,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媽媽點點頭說:“是的?!?BR>    終于開始包棕子了,只見媽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葉子順著漏斗包裹起來,最后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棕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可是我的棕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媽媽告訴我在卷成漏斗形狀時要注意不能有縫,那樣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進去的時候也要按緊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才結實。我小心翼翼的包著,終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將我包的棕子用繩子系好,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要留作紀念。
    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棕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節(jié)。
    六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500字(5)
    農歷五月初五,是處處飄揚著美食香氣,彌漫著火熱氣氛的日子。每家每戶都不約而同地在門上掛上了碧綠的艾草、菖蒲,灑黃酒,驅蚊蟲,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騰著燥熱之氣。興奮的人們聚到江邊,手持用艾草葉包成的香氣撲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餡,而叉燒餡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著。有淺嘗輒止,而后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咽的……總之,每個人臉上都全不無滿足之意。
    鼓吹擂響,江上早已千帆競發(fā)。人們個個聚精會神,生怕是有錯過了什么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制而成的龍舟上,早已有十幾個壯漢在上亟待著。只聽得發(fā)令槍一聲巨響,龍舟應聲而出。也顧不得欣賞兩岸屏風,人們全都將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龍的龍舟上。水花四濺,巨龍騰飛,場面甚是壯觀,令人嘖嘖稱奇。沖線之時,全場高呼,場面之壯闊,氣勢之磅礴,是你說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嘆服了。
    端午時節(jié),為的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楚國被攻破后,他可是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濃濃的亡國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絕的汨羅江中?!凹饶闩c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這句千古絕唱,屈原所作《離騷》之意,又怎能不讓我們悲之泣之呢?
    端午,現(xiàn)早已不是一個節(jié)日,一種習俗,祭拜屈原之際,或是藉由這來讓文人墨客們揮毫的日子。其實啊,端午節(jié)的這種精神早已深入我們心中。就像那熱熱騰騰剛出來的粽子一樣,那種撲鼻的香氣,早早便沁入心田,縈繞在口耳之間,代代相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