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再塑生命》

字號:

課件是教學一篇課文的開場白,是教師在新課的開始階段,從一定的目的出發(fā),用很短的時間,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心理情緒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分享的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再塑生命》,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xù)關(guān)注的后續(xù)更新吧!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篇一:《再塑生命》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從文中獲取信息并進行概括及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準確把握全文結(jié)構(gòu)和人物性格。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品味文章細膩優(yōu)美的語言。
    3.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與困難做斗爭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歷程。體味文章語言的清新樸實,感悟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
    2.結(jié)合海倫戰(zhàn)勝挫折的經(jīng)歷談談海倫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學難點
    結(jié)合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跡,體會殘疾人生活的艱辛和“愛”之偉大,陶冶情操,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深入體會作為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身為體格健全的孩子,要體驗海倫•凱勒的心理感受,從盲聾啞人的角度去體會他們的生活世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活動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200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千手觀音》,畫面圣潔華美,震撼人心。參加演出的姑娘們雖然聾啞,可她們不但自尊自愛,還通過凝聚生命力量和美麗夢想的舞蹈,表現(xiàn)快樂感恩的心,其寓意是:“只要你心中有愛,你就會伸出一千只手去幫助別人;只要你心中有愛,就會有一千只手伸出來幫助你?!?BR>    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shù)的巔峰,她們的生命本身就是絕美的舞蹈,于無聲處,展現(xiàn)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這些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xiàn)華麗的奇跡,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她們在我們眼中是美。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么一位,雖然幽閉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可仍擋不住對健康人格和生命的熱愛追求的女性──海倫•凱勒。
    二、海倫•凱勒簡介
    (ppt介紹海倫•凱勒的生平事跡簡介和圖片,配鋼琴曲《命運》)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教育家。一歲半就失聰失明。后就讀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女子學校,又進入劍橋的拉德克利夫?qū)W院,1904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在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生命的故事》,敘述她如何戰(zhàn)勝病殘,不僅給盲人而且給成千上萬的正常人帶來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后她為許多雜志撰寫文章,還寫了幾部自傳性小說,《我所生活的世界》、《從黑暗中出來》、《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們充滿信心》,在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與寂靜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個有理智的人。凱勒后來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她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fā)表演說,為盲人和聾啞人的教育籌集資金。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又訪問多所醫(yī)院,慰問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高的榮譽——總統(tǒng)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的傳記作家范懷克•布魯克斯為她寫了傳記。
    三、莎莉文老師簡介
    那么,是誰引領(lǐng)海倫•凱勒走上了漫長的人生路,是誰把海倫•凱勒帶到了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是誰給海倫•凱勒再塑了生命?這里,我們要認識一下幫助海倫創(chuàng)造奇跡、重塑生命的老師莎莉文女士。(ppt介紹莎莉文老師)
    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5歲時因一場眼疾失去大部分視力。
    1880年10月進入帕金斯盲人學校。此間經(jīng)過兩次眼部手術(shù),安妮的視力得到部分恢復。
    從帕金斯盲人學校畢業(yè)后,1887年3月,安妮來到海倫•凱勒家做家庭教師。
    安妮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在沒有任何教育經(jīng)驗可以遵循的情況下,從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在摸索中成功地將海倫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培養(yǎng)成一個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少女,直至進入大學。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紀不朽奇葩海倫•凱勒的傳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們的惋惜聲中與世長辭。
    四、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選編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由“再塑生命”、“關(guān)于‘愛’的含義”兩部分組成。課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以及“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求知的熱望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jīng)歷。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篇二:《再塑生命》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搓捻、企盼、繁衍等詞語。
    2、了解海倫•凱勒,學習她堅忍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
    3、領(lǐng)會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愛及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
    過程與方法
    1、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理清課文思路。
    2、合作探究莎莉文老師的教育方法的獨特性。
    3、找出文中有關(guān)“愛”的句子并進行仿寫訓練。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海倫對光明的渴望,學會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教學重點
    1、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
    2、海倫的對光明的渴望。
    教學難點
    什么是愛及海倫成功的因素。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自己掃除文字障礙。
    2、查閱有關(guān)資料,了解課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師的有關(guān)材料,課外能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以開闊視野,增加課外積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自備道具,讓一位學生蒙住眼睛,塞住耳朵,從臺前走回座位,并談自己的感受。剛才我們通過這個游戲感受到了聾盲人生活的不容易,那么對于既看不見,又聽不見,也不會說話的海倫•凱勒來說的人來說,她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是誰把她從黑暗、無聲、無語的世界拯救出來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海倫•凱勒寫的《再塑生命》。
    二、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gòu),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三、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詞。
    搓捻cuō、niǎn、企盼(qǐ)、遷徙(xǐ)、繁衍(yǎn)、覓食(mì)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形象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
    2、閱讀本文,你會發(fā)現(xiàn)本文在排版上有意將課文分成三部分?請你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嗎?
    明確:主要寫了三件事:
    (1)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2)老師教我認識和理解大自然。
    (3)老師教我理解“愛”的含義。
    四、研讀賞析
    1、莎莉文老師以其卓越的教育藝術(shù)開啟了海倫的思維,讓海倫看到了光明,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你佩服的是她教育海倫的哪種做法?。
    我喜歡莎莉文老師(教海倫認識洋娃娃)的方法,因為
    2、莎莉文老師的教育讓海倫有了哪些變化?
    明確:從以前的痛苦、失望、迷茫中走了出來,認識了事物,理解了自然,理解了愛,變得堅強,樂觀。
    3、從莎莉文教育海倫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樣的一個老師?
    明確: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shù),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梢哉f,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shù)家。
    4、文章為什么以《再塑生命》為題,表達了了作者對老師怎樣的感情?
    “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來,“我在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這里的“光明”一詞是用其喻義)。(2)是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么是愛”。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睆倪@個意義上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國通俗的話說,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詞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五、合作探究
    海倫?凱勒的成功為她贏得了世人的尊重,馬克?吐溫曾經(jīng)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是海倫?凱勒?!苯Y(jié)合文章內(nèi)容及海倫經(jīng)歷討論海倫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討論并明確:
    1、求知欲極強、悟性極高、感情豐富的孩子。“當我后能正確地拼寫這個詞(doll)時,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薄熬康慕?jīng)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來宇宙萬物都各有名稱,每個名稱都能啟發(fā)我新的思想。我開始以充滿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回到屋里,碰到的東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個被我摔壞的洋娃娃,摸索著來到爐子跟前,撿起碎片,想把它們拼湊起來,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我悔恨莫及,兩眼浸滿了淚水,這是生平第?!?BR>    2、在學習過程中,她不單是用觸覺感知著事物,更是用心靈體驗著事物。這樣,她能在求知中獲得一種幸福的體驗?!斑@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海倫不僅對知識總是懷著這種新奇的感受,對大自然也格外敏感?!霸谶@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與人類的恩惠,我懂得了陽光雨露如何使樹木在大地上茁壯成長起來;我懂得鳥兒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獅子等各種各樣的動物如何覓食,如何棲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BR>    3、堅持不懈,熱愛生活。
    小結(jié):作者的性格品質(zhì)特征——一個好學、聰明、堅毅而情感豐富的女孩。文中的“我”──海倫,與莎莉文老師相輔相成,是本文的一體兩面。海倫成為不平凡的人,與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觀努力的結(jié)果。
    六、語言賞析
    1、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試著賞析。
    2、找出文中描寫愛的句子,并試著仿寫幾句。
    “愛就是花的香味嗎?”
    “愛是不是太陽?”
    “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覺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經(jīng)過一天酷熱日曬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會是多么高興呀!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沒有愛,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BR>    在同學仿寫時播放歌曲《愛是你我》
    七、拓展延伸(可根據(jù)實際省略)
    1、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象作者這樣的意志堅強與命運抗爭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
    楊光皮斯托瑞斯張海迪桑蘭力克•胡哲貝多芬阿炳
    2、他們的經(jīng)歷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八、布置作業(yè)
    1、完成成長資源。
    2、寫一寫生活中你感受到的“愛”,談談你的認識和看法,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