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jié)的贊美。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描寫端午節(jié)的話題作文500字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午節(jié)。
在我們的家鄉(xiāng),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準備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葉,然后,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jù)說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后,心里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著以后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后,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后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嘗嘗,營養(yǎng)又美味。
最后,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沖鋒陷陣,你追我趕。
龍舟健兒們高喊著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著。比賽持續(xù)了很久,終于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真希望下個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篇二】描寫端午節(jié)的話題作文500字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雖然它沒有春節(jié)那么隆重的氣氛,但它卻寄托了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我們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主要的風俗就是包粽子和插艾草。
端午節(jié)前兩天,媽媽就把粽葉和艾草早早地買了回來。媽媽先把粽葉放在清水里洗凈、浸泡,將洗凈的糯米倒進了盆里。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粽葉,用手指夾著將它們卷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和肉。
媽媽嫻熟地轉(zhuǎn)動著手,一會兒一個粽子包成功了。媽媽告訴我粽子可以包出很多花樣,有三角形的、菱形的、船形的,還可以用蒲葉包成正方形的。包好的粽子被放進鍋里煮了三、四十分鐘,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清香四溢,饞得我立馬想嘗上一口。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草。我把艾草和菖蒲分成幾束,用紅線扎好,爸爸將扎好的艾草和菖蒲分別插在院門、堂屋門、廚房門上。
明間傳說這樣可以避邪納福。艾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曬干的艾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這樣不僅可以防菌防病,還可以讓蚊子不叮咬我。
我喜愛端午節(jié)。
【篇三】描寫端午節(jié)的話題作文500字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有許多習俗,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祭神,我們在大人的陪伴下到溪岸上看賽龍舟。而在我的心中,端午節(jié)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吃粽子了。
小時候,我住在鄉(xiāng)下的奶奶家,在我的記憶里,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鄰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藝。每逢端午節(jié)前夕,奶奶總要帶著我到離家不遠的竹林里去摘竹葉。
一到竹林,看著青翠欲滴的竹葉,我特別興奮,忙前忙后地摘竹葉,摘好竹葉回到家里,奶奶要把竹葉洗滌干凈、晾干;接著準備糯米、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粽子就出爐了,里面的餡更是花樣百出,最吸引人的就是蒸粽子了,那番香味飄出來,把我們這些“小饞貓”饞得直流口水,使勁的用鼻子聞著那股粽香味。
端午節(jié)這天,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奶奶講一些關于端午節(jié)如今,我回到了城里,每當端午節(jié),我都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粽子,想起了還住在鄉(xiāng)下的奶奶和那些小朋友,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帶我回鄉(xiāng)下與奶奶一起過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