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考試題

字號:


    學習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邊是付出,一邊是收獲,少付出少收獲,多付出多收獲,不勞必定無獲!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勤奮至關(guān)重要!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奮出天才,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它永遠激勵我們不斷追求、不斷探索。有書好好讀,有書趕快讀,讀書的時間不多。只要我們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下面是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考試題》,僅供大家參考。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考試題篇一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1987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1929年,中國學者裴文中在該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第一個
    A.元謀人頭蓋骨
    B.北京猿人頭蓋骨
    C.大猩猩頭骨
    D.現(xiàn)代人頭骨
    2、“釣魚”是一項修養(yǎng)身心的戶外活動,回眸歷史在距今約6000年,已經(jīng)懂得用“漁鉤”捕魚的原始農(nóng)耕居民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謀人
    D.北京人
    3、在“大腦”的角逐中,主持人請你根據(jù)下圖的兩個提示依次說出我國古代兩個的傳說人物
    A.炎帝、盤古
    B.炎帝、黃帝
    C.黃帝、女媧
    D.盤古、女媧
    4、相傳“他”依靠艱苦奮斗、因勢利導(dǎo)、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材料中的“他”是
    A.堯
    B.舜
    C.禹
    D.李冰
    5、某位歷史老師在自我介紹時自豪的說:“他的姓和中國歷第一個王朝的名稱是一樣的”,據(jù)此判斷該歷史老師姓
    A.夏
    B.商
    C.周
    D.秦
    6、《封神演義》依托于商滅周興的歷史背景,以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展現(xiàn)了上古諸神呼風喚雨、動搖乾坤的通天法術(shù)。下列歷史事件和“時空線索”有關(guān)的是
    A.盤庚遷都
    B.牧野之戰(zhàn)
    C.涿鹿之戰(zhàn)
    D.國人*
    7、據(jù)古書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其中,最重要封國有:衛(wèi),武王第康叔的封國,在今河南:齊,太公姜尚的封國……,材料中的內(nèi)容和西周哪一制度有關(guān)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世襲制
    8、“一片甲骨驚天下?!毕铝嘘P(guān)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確切的是
    A.甲骨文因文字刻畫或書寫在龜甲和獸骨上而得名
    B.甲骨文首次發(fā)現(xiàn)是在清朝
    C.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D.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使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追溯到了夏朝
    9、英國哲學家佛朗西斯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弊x完春秋末期吳越爭霸中的哪一故事讓你懂得了只要發(fā)奮圖強,弱國能打敗強國;一個人有理想,又能艱苦奮斗,定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A.齊桓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
    B.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
    C.楚莊王問鼎中原的故事
    D.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10、“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使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它”是
    A.靈渠
    B.鄭國渠
    C.都江堰
    D.大運河
    11、早在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nèi)斯阿爾文在巴黎集會上就宣稱“如果人類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蔽闹小爸腔邸笔侵?BR>    A.“兼愛”和“非攻”
    B.“無為而治”
    C.“仁”和“禮”
    D.實行“法治”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考試題篇二
    一、選擇題
    1.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距今()
    A.300萬年B.200萬年C.170萬年D.70~20萬年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A.會不會說話B.能不能直立行走
    C.會不會制造工具D.會不會使用工具
    3.關(guān)于山頂洞人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山頂洞人尚未進入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時期
    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
    C.他們已懂得鉆孔和磨制技術(shù)
    D.婦女是他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組織者
    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國___的原始農(nóng)耕時代的居民()
    A.淮河流域B.黃河流域C.長江流域D.珠江流域
    5.我國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銅精品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
    6.商朝最后一個國王,有名的暴君是()
    A.桀B.湯C.紂D.厲王
    7.周文王任用的賢才中最的是()
    A.伊尹B.姜尚C.管仲D.鮑叔牙
    8.下列關(guān)于西周分封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目的是為了鞏固西周的統(tǒng)治
    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讓他們?nèi)プ鲋T候
    C.西周通過分封制,開發(fā)了邊疆,加強了統(tǒng)治
    D.平民是統(tǒng)治階級中最低的一層
    9.西周“國人*”發(fā)生時,哪一個國王在位()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厲王D.周幽王
    10.青銅文明燦爛的時期是指我國的()
    A.原始社會后期B.夏、商、西周C.夏朝D.西周
    11.戰(zhàn)國時期由晉國分裂出來的是下列哪三個諸候國()
    A.燕、趙、魏B.韓、趙、魏
    C.楚、趙、魏D.韓、趙、衛(wèi)
    12.標志齊桓公霸主地位確立的是()
    A.葵丘會盟B.城濮之戰(zhàn)C.長平之戰(zhàn)D.桂陵之戰(zhàn)
    13.鐵器在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上開始使用,是在()
    A.商朝B.春秋時期C.戰(zhàn)國時期D.西漢
    14.戰(zhàn)國時期,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的是()
    A.開明的奴隸主B.新興的地主階級
    C.新興的奴隸主D.廣大的農(nóng)民
    15.關(guān)于甲骨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符號B.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它發(fā)展而來的
    C.它已經(jīng)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D.它出現(xiàn)于商朝
    16.20世紀50年代,世紀和平理事會把我國的哪位的詩人定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孫子
    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體現(xiàn)樸素辯證法()
    A.孔子B.老子C.韓非子D.荀子
    18.孔子的活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創(chuàng)辦私學B.要求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
    C.因材施教D.提出“仁”的學說
    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學說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實踐()
    A.孔子B.董仲舒C.老子D.韓非子
    20.秦始皇在全國實行郡縣制采納了誰的建議()
    A.李斯B.呂不韋C.韓非D.趙高
    21.秦始皇的歷史活動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
    A.修豪華的宮殿和陵墓B.修筑萬里長城
    C.焚書坑儒D.把全國劃分為36郡
    22.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
    A.連年災(zāi)荒,百姓無法生活B.民族矛盾尖銳C.秦統(tǒng)治者的*
    D.戍邊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沖壞,誤了期限,按秦律當斬
    23.最后*秦朝的是()
    A.陳勝、吳廣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B.項羽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
    C.劉邦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D.劉邦、項羽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
    24.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是指()
    A.諸子百家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D.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
    25.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漢武帝的治國措施()
    A.建立地方每年向中央舉薦人才的制度
    B.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
    C.出兵直接鏟除了各諸侯國
    D.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七年級上冊歷史必考試題篇三
    一、選擇題
    1、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原始人類遺跡最多的國家,下面四項關(guān)于我國遠古人類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元謀人是目前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人類,距今約170萬年
    B、北京人體征的變化表明,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C、山頂洞人的面貌和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沒有多大區(qū)別
    D、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種類很多,以下是其中代表:(依次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針、鐵器
    2、中華民族被稱為炎黃子孫的主要原因是()
    A、因為炎帝和黃帝是傳說中的英雄
    B、因為炎、黃兩個部落走向了聯(lián)合,形成后來華夏族的主體
    C、因為炎帝和黃帝通過禪讓制和平推選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
    D、因為炎黃二帝帶領(lǐng)人民治理了水患,發(fā)展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3、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立的時間大約是: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2070年
    C、公元前1600年D、公元1600年
    4、在春秋爭霸戰(zhàn)爭中,楚莊王帶領(lǐng)大軍長驅(qū)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機向周王室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這就是成語“楚王問鼎”的來歷。以下對這個成語故事理解最準確的是()
    A、楚國自己想鑄九鼎,但不知道大小輕重,所以詢問周王室
    B、九鼎是王權(quán)的象征,楚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意圖
    C、楚國的霸主地位想得到周天子的承認
    D、周天子地位低下,誰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5、在商鞅變法的各項措施中,最遭到舊貴族反對的是哪一條?()
    A、編制戶口,加強刑罰B、獎勵生產(chǎn)
    C、獎勵軍功D、推行縣制
    6、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的水利工程。早在戰(zhàn)國時期,秦國曾在岷江修筑過類似的水利工程,至今還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這項工程是()
    A、鄭國渠B、都江堰C、靈渠D、黃河
    7、故宮里有一塊牌匾上寫著“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來自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