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樂山大佛》知識點、教案及練習題

字號: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cè),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樂山大佛》知識點、教案及練習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三年級語文《樂山大佛》知識點
    原文:
    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條從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岷江水流湍急,波濤洶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過往的行人。傳說在1200多年前,有個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護航船的安全,于是發(fā)起修造一座大佛。從那時起,無數(shù)石匠在樂山岷江岸邊的石壁上一鑿鑿、一錘錘,整整敲打了90年,終于鑿出了一座大石佛。這就是我國大的一尊石佛——樂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睒飞酱蠓鸨成矫嫠?,巍巍端坐。它身高71米,頭長14.7米,眼睛長3.3米,垂著兩只長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里都可以鉆進兩個人。斜披垂掛的衣衫下,露出兩只大腳,腳寬8.5米。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坐在它的大腳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來人。這座頭頂藍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過去,都是那么凜然不可侵犯。越是江風呼叫、江水咆哮的時候,大佛越能顯出它的威嚴,似乎天塌下來它都能擎得起。
    樂山大佛不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藝術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與技藝的結(jié)晶。在大佛的頭頸和兩耳后面,開鑿了許多條縱橫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從這些人們難以發(fā)現(xiàn)的通道排走,既沒有破壞大佛的美觀與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對大佛的直接沖刷。就這樣,樂山大佛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這里,已經(jīng)有1100多年了。
    字詞:
    岷江、湍急、波濤洶涌、掀翻、修造、石壁、一鑿鑿、一錘錘、巍巍端坐、侵犯、咆哮、威嚴、石雕、珍品、石匠、美觀、安安穩(wěn)穩(wěn)
    重點句子:
    這座頭頂藍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過去,都是那么凜然不可侵犯。越是江風呼叫、江水咆哮的時候,大佛越能顯出它的威嚴,似乎天塌下來它都能擎得起。
    樂山大佛不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藝術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與技藝的結(jié)晶。
    在大佛的頭頸和兩耳后面,開鑿了許多條縱橫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從這些人們難以發(fā)現(xiàn)的通道排走,既沒有破壞大佛的美觀與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對大佛的直接沖刷。
    小學三年級語文《樂山大佛》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拼讀課文,和表達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句子。
    2、說出海通和尚和石匠們鑿樂山大佛的經(jīng)過。
    3、能找出寫樂山大佛的句子讀一讀。
    教學重點:由衷贊嘆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時間: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課文大概內(nèi)容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己讀通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老師糾正字詞的讀音
    樂山一尊石匠鑿成雕像腳趾端坐
    情不自禁贊嘆智慧
    3、齊讀全文
    二、自學課文
    1、小組自學討論,回答問題
    a、樂山大佛坐落在哪里?
    b、海通和尚和石匠們是怎么鑿成樂山大佛的?
    c、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出樂山大佛的大,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d、為什么說樂山大佛是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jié)晶?
    2、檢查自學效果
    理解石匠、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贊嘆在課文中的意思。
    3、檢查指導課文朗讀。
    三、學習生字
    擴充詞語:拂塵奴隸
    四、延伸學習
    1、除了樂山大佛,我國還有很多馳名中外的古跡,你能說出幾個嗎?
    2、口頭描寫他們的雄偉和特點。
    3、按照本文的樣子也寫一篇有關的小文章。
    小學三年級語文《樂山大佛》練習題
    1、讀拼音,寫漢字。
    bōtāo
    qīnfàn
    jìyì
    pòhuài
    bìmiǎn
    chōngshuā
    hóngdā
    yānsī
    2、讀讀記記。
    凜然
    一鑿一錘
    江風
    呼叫
    江水
    水流湍急
    安安穩(wěn)穩(wěn)
    藝術
    珍品
    你也來勾畫自己喜歡的詞語,讀讀記記吧。
    3、認真讀課文第二段,按要求完成練習。
    (1)找出總寫樂山大佛“大”的句子,抄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句子,填空。
    ●它身高71米,頭長14.7米,眼睛長3.3米,垂著兩只長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里都可以鉆進兩個人。
    這句話抓住了樂山大佛的()以及()、()、()的長度,寫出了()的特點。
    ●它斜披垂掛的衣衫下,露出兩只大腳,腳寬8.5米。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坐在它的大腳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來人。
    這句話抓住了樂山大佛()的寬度,用()來舉例子,說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