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大全

字號:


    一個勵志的小故事,或許就能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啟迪,讓我們受益匪淺,遇到挫折就放棄就是徹底失敗,這樣永遠不會成功,生活就是需要不斷的激勵來讓自己前行。要獲取真正的成功,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艱辛。失意時多看看別人的故事,或許你會有所啟發(fā)。下面是分享的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大全。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
    北宋景德年間,兩名才華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時推薦給了朝廷。他倆一個叫晏殊,另一個叫做蔡伯俙。
    真宗皇帝聽說國家出了這樣奇異的人才,非常高興,親自召見神童,出題考試他倆的才學。若論才學,蔡伯俙與晏殊不相上下;若論品德,卻大不一樣。蔡伯俙有心要壓倒晏殊,一看試題出得容易,立刻眉飛色舞地揮筆疾書。而晏殊見到這個試題恰是自己十天前在家里曾經(jīng)做過的,就老老實實地對皇帝講了,并請求另出一個更難的題目。這樣一來,蔡伯俙搶先交了頭卷。他暗暗笑話晏殊是一個小傻瓜。
    真宗皇帝對晏殊、蔡伯俙的答卷都很滿意,便破例賜給他倆官職,留在朝廷里伴同皇太子讀書?;侍幽昙o也很小,性好嬉玩,不愿讀書。晏殊總是苦口婆心地規(guī)勸他,惹得皇太子有些生厭。而蔡伯俙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迎合,處處討皇太子的歡心。宮里的門檻很高,皇太子跨不過去,蔡伯俙就趴在地上,用脊背給他墊腳。
    有一次,真宗皇帝要檢查皇太子的學業(yè)?;侍幼霾怀鑫恼?,要晏殊代做一篇。晏殊認為這是弄虛作假,高低不答應。蔡伯俙卻諂媚地趕寫了一篇文章,送給皇太子一字不漏地照抄。真宗皇帝發(fā)現(xiàn)文章不像皇太子做的,追問下來,晏殊如實稟告了。這下子更得罪了皇太子,他惡狠狠地指著晏殊的鼻子罵道:“我將來當了皇帝,要殺你的頭!”晏殊毫無懼色地回答:“就是殺我的頭,我也不說假話,不做假事?!?BR>    后來,皇太子長大了。真宗皇帝死后由他繼位,當了仁宗皇帝。蔡伯俙自以為和仁宗皇帝關系不錯,這下子一定要做大官了,誰知仁宗皇帝卻任命晏殊為宰相。蔡伯俙很不服氣,去問仁宗皇帝。仁宗說:“當時我年幼不懂事,現(xiàn)在知道應該怎樣來識別真正的人才。不錯,你和晏殊都頗有才華,可是你為人不誠實,欠正派,讓人放心不下。宰相身負國家重任,應該由晏殊這種德才兼?zhèn)涞娜藖頁??!?BR>        
    【篇2】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zhàn)。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zhàn)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只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蹦鞘且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仿佛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驅(qū)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只斷箭,箭囊里裝著一只折斷的箭。
    我一直挎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于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BR>    把勝敗寄托在一只寶箭上,多么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么危險!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單位身上……
    【篇3】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
    西漢時,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單于派漢朝叛使、被單于封為丁靈王的衛(wèi)律前來誘降。衛(wèi)律說:"蘇先生,我從前背叛漢朝歸降匈奴,受到單于大恩,封我為丁靈王,擁有數(shù)萬奴隸,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樣富貴,若白白地流血犧牲,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怒斥道:"衛(wèi)律,你身為漢民,不顧恩義,叛國投敵,你雖然能得逞于一時,最終卻逃脫不了天地良心的審判。"
    衛(wèi)律見蘇武不屈服,只得向單于報告。單于見蘇武很有氣節(jié),十分欽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蘇武囚禁在一個大地窖里,不給飲食,蘇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氈毛充饑。后來單于又將蘇武移到北?;臒o人煙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蘇聯(lián)境內(nèi)的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蘇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對他的食物供應,他只得覓野鼠掘草根充饑。在這荒漠上,除了叢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風雪,終年見不到一個人影。蘇武抱著代表漢廷的旄節(jié)牧羊,無論坐臥行走都拿著漢節(jié)。歲月一天天流逝,節(jié)桿上綴的三重旄牛尾都落盡了。
    十九年過去了,蘇武歷盡艱辛,終于回到自己的祖國。他出使還是壯年,及至歸國,頭發(fā)胡須全白了。歲月改變了他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他忠于祖國的赤子之心。
        
    【篇4】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
    明朝陳世恩,是明神宗萬歷年間的進士,他有兄弟三人。長兄是一個學問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順廉潔,得到鄉(xiāng)里的敬重。陳世恩是老二,當時還沒有成就。但是,他的德行也如兄長一樣為眾人所稱許,尤其是他那種謙遜有禮、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更讓人敬佩。但他們的三弟整日無所事事,還結交了一幫不好的朋友,到處游蕩,經(jīng)常是一大早就不見了人影,深更半夜才回來。
    俗話說:“長兄如父”。三弟的年少輕狂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只要有機會,就苦口婆心地勸他:“三弟呀!不要再在外面流蕩了!要早點回家免得讓家人擔心啊!”
    三弟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大哥勸一次、兩次還罷,次數(shù)多了,他覺得十分反感。陳世恩見此情景,與大哥約定,由他來勸三弟。
    當晚,陳世恩手里拿著院子大門的鑰匙,在門前等弟弟回來。弟弟沒料到是二哥在等他,有點不知所措。“趕快進來吧!外面冷?!?BR>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是一整天也沒有回來,陳世恩和前一天一樣,晚上仍在院子門口等弟弟。還給他泡了茶,囑咐他早點歇息。這下弟弟可有些睡不著了!假如二哥也像大哥那樣罵自己幾句,自己倒覺得無所謂,但是二哥卻半點也沒責怪自己?;叵肫鹱约涸谕饷婊ㄌ炀频氐那樾危艿苡X得臉上有些發(fā)燒。
    此后連續(xù)幾天,弟弟在外面開始呆不住了,眼前盡是哥哥深夜翹首企盼自己歸家的情形。他對朋友們提出要先告辭,朋友們嘲笑他說:“急什么?難道怕家里的大棒槌嗎?”弟弟只好又和他們玩到天黑,趕回家時,二哥又是一臉關切地撫著他的肩頭,問他有沒有哪里不舒服。弟弟不覺羞慚交加,心頭一酸,“哇”地一下哭出聲來,跪下去對二哥說:“我錯了,請二哥責罰!”
    從此以后,弟弟像換了個人一樣,再也不和那一幫朋友一起混了。在兩位哥哥的精心教導下,他認真學習,發(fā)奮圖強,成了一位德才兼?zhèn)涞娜恕?BR>    【篇5】古代經(jīng)典勵志故事文字版
    從前,有個畫師叫昆安,畫虎出了名,方圓幾十里的人都來買他的畫。有一天,又來了個外鄉(xiāng)人,也來畫虎,他畫的虎更是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樣,漸漸地人們都來買外鄉(xiāng)人的畫,買昆安畫的人越來越少了。
    一天,昆安偷偷來到外鄉(xiāng)人的家里,混在人群中看外鄉(xiāng)人畫虎,果真那外鄉(xiāng)人的畫很逼真,透著一股子靈氣。昆安回家后,一個人收拾了行李和畫具,悄悄地離開了家鄉(xiāng)。
    昆安走了三年,人們幾乎把畫虎的昆安給淡忘了,有一天昆安又突然回來了。他在家中擺起畫具,幾分鐘就畫了一幅“下山虎”,他讓人把這張畫送給那個外鄉(xiāng)人。外鄉(xiāng)人看了他的畫,立即來到昆安的家里,上前叩拜,自稱弟子。原來,昆安的畫已經(jīng)把虎畫到骨子里去了,看到他的這張畫,就像看到一只下山的猛虎立在面前。外鄉(xiāng)人自愧不如。
    人們很奇怪,就問昆安為什么三年不見,回來卻能把虎畫得如此好呢?昆安說:“外鄉(xiāng)人的畫技已經(jīng)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但是他千里迢迢來這里就是為了畫虎為生,肯定不會把技術傳授給我,所以我就跑到了深山之中,天天躲在大樹上觀察老虎的形象,并把它們的一舉一動記下來,畫下來,時間長了,就把老虎畫得更加生動了。我是拜老虎為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