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開學需要準備什么?

字號:

孩子開始讀一年級了,不同于幼兒園,小學不管是環(huán)境還是學習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變化,那么為了幫助孩子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習難度,那么小學一年級開學需要準備什么?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開學需要準備什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小學一年級開學需要準備什么?】
    問:小學一年級開學需要準備什么?
    答:一、物質(zhì)準備清單
    家里:
    一個安靜、固定的學習空間,比如書房什么的,讓孩子進入這個地方就知道該學習了。
    一套適合孩子身高的座椅,桌子不讓孩子雙肩感到高架或者低垂,椅子能夠讓孩子雙腳自然平放在地上。
    一些方便孩子整理學習物品的抽屜、箱子、書架、書立等。
    一架亮度適宜的護眼臺燈,一般是15-25瓦的白熾燈。
    一個鬧鐘,擁有孩子喜歡的外形。
    一套遮陽避雨的用具,下雨用雨披,孩子太小,雨披方便。
    學校:
    書包1個:自重輕、質(zhì)量好、口袋多(方便孩子把東西分門別類放好),雙頭拉鎖,當然重要的是要孩子喜歡。
    筆袋1個:是布的(鐵的叮當響,影響上課),帶拉鏈的,有多個功能區(qū)的。
    鉛筆30支:開始用2H的木頭鉛筆(因為2H寫出來的字容易擦掉),之后再換成HB的,這個具體看老師要求。鉛筆要事先削好,并帶上筆帽,要六角形的(可以幫助孩子找到握筆寫字的感覺)。
    削筆器1個:家長要事先教會孩子怎么用。
    橡皮2塊及以上:橡皮不要香味過濃,不要過于花哨(為了健康及防止孩子分心),要軟軟的那種。剛上學的孩子還不太會保管自己的東西,東西容易丟,所以需要準備2塊橡皮。
    直尺1把:能放入筆袋的長度,15厘米為佳,要一邊是平直,一邊是波浪紋那種。
    資料夾1個:50頁那種的資料夾足夠用了,用于分類存放語文、數(shù)學等資料、講義或者學校的通知等。
    資料袋1個:A5尺寸的,帶拉鏈的,用來存放作業(yè)本等。
    墊板2個:A4和A5各一塊,純色不帶圖案的。
    姓名貼若干:貼在課本、本子、文具上。
    本子1本:先買一本帶上備用,等開學之后再按照學校要求買。
    手帕、紙巾及單片裝的濕紙巾若干:隨時為孩子擦手或擦東西準備,比如擦桌子,飯前飯后擦手。
    水瓶1個:選擇質(zhì)量好的水瓶,注意檢查是否會漏水。
    餐布2塊:孩子在學校就餐的話,需要準備兩塊餐布交替使用。
    飯盒等餐具1套:孩子帶飯到學校的話,不要選擇金屬材質(zhì)的飯盒。
    握筆器1個:孩子剛開始學握筆寫字,所以握筆姿勢很重要。
    二、心理準備清單
    1、鍛煉身體
    對于剛上學的孩子來說,上學既是腦力活兒,也是體力活兒,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孩子適應入學變化的“本錢”。
    2、上學生物鐘
    模仿學校的作息時間起床和睡覺,不要晚睡晚起,安排一個小時的午睡時間,午睡時間不要過長。提供一個小鬧鐘,敦促孩子養(yǎng)成鬧鐘一響就起床的時間概念與生活習慣。
    3、飲食習慣
    一天三頓按時吃飯,每頓吃飽,三餐中間不吃零食,不挑揀飯菜,以喝白開水為主。
    4、自理能力
    提高孩子穿衣戴帽,上廁所的熟練程度和速度,自己利落地洗臉、洗腳、刷牙,會簡單地鋪床疊被。
    5、獨立學習的意識
    每天給孩子布置一定時間的來閱讀、手工等學習活動,鼓勵孩子自己完成學習任務,不依賴家長,也不讓家長陪著。
    6、勞動能力
    為孩子提供掃地、擦桌、洗杯子的鍛煉機會,有利于孩子入學后適應集體勞動和集體生活。
    7、整理能力
    書包、書本、文具、衣服,鞋子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隨便亂扔。指導孩子怎樣合理安排書包和筆袋的空間,分類放置各種物品。
    8、物品管理能力
    記住自己的物品,為自己的書包、文具等貼上自己喜歡的標簽,做個標記或者寫上名字,孩子上學后發(fā)了統(tǒng)一的課本與校服之后也要這樣做。這樣當孩子的物品與其他同學混肴,或者忘記丟在學校什么地方時,方便孩子分辨和查找。
    【小學一年級開學家長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1、教孩子進行時間管理
    孩子雖然讀一年級,但是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還是需要讓孩子在時間管理上培養(yǎng)一些好的習慣的,因為這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效率的,對于他們自身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好的習慣。例如讓孩子養(yǎng)成上課準時到的習慣,并且讓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和課后的生活,制定一些作息的計劃,一方面可以調(diào)整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做時間的主人。
    2、培養(yǎng)孩子預習的習慣
    孩子上了一年級,在學習內(nèi)容上還是有一定的改變的,難度也會增大,所以為了讓孩子跟上學習的節(jié)奏,不讓孩子掉隊,好讓孩子在完成自己的功課之后,每天晚上再預習一下明天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可以讓孩子對知識進行一下大致的了解,這個習慣對于今后的學習提高也是有十分大的幫助的。
    3、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孩子大了,也是需要做一些小的家務的,比如可以讓他們自己整理一下自己的東西,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收拾并檢查一下自己的書包,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幫助父母進行一下餐桌收拾以及清洗自己的小衣服,整理自己的書桌等等,這些事情都是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去做的。
    【一年級小學生需要養(yǎng)成的好習慣】
    1、養(yǎng)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上課之前要打兩次鈴,第是預備鈴,聽到預備鈴,要趕緊進教室,把上課用的書、本子、筆拿好,并擺放整齊,不用的東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靜靜的坐著等老師來上課。第二次是上課鈴,打了上課鈴,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上課了。上學前,家長可在家進行模擬表演。
    2、養(yǎng)成正確的坐寫姿勢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cè),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長,有利于身體健康。
    我們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提前教孩子認字、寫字,往往忽視了孩子寫字的姿勢?!跋热霝橹鳌保瑝牧晳T形成了,就很難糾正。錯誤的寫字方法,既影響字體美觀,又影響寫字速度,還影響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發(fā)育。
    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三方面:
    (1)坐姿正確,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體直,頭正,肩平,腿平。
    (2)執(zhí)筆姿勢正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筆桿,其余三指托住,筆桿向后稍斜,靠在虎口處。
    (3)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3、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防止三種讀書現(xiàn)象。一是“念經(jīng)書”,就是眼睛看著別處,和尚念經(jīng)似的,有口無心;二是“看時書”,就是讀書時老是看時間,你讓我讀半小時,我就讀半小時,看看時間到了沒有;三是“數(shù)量書”,就是讀書的遍數(shù)為標準,你讓我讀三遍,我就讀三遍,讀一遍數(shù)一遍。這三種讀書都是沒有質(zhì)量的讀書。
    教育孩子讀書時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邊讀,邊看,邊思考。低年級課文大多圖文并茂,讀讀課文,看看圖,圖文對照想一想,讀書就有效率,有質(zhì)量。一二年級讀書要以朗讀為主,用普通話朗讀,口齒要清楚,聲音要響亮,不漏字、添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子。長期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孩子對語言感受的敏銳性。
    4、養(yǎng)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要告誡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nèi)容和意思;學會講普通話,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要自然、大放、有禮貌。
    【一年級小學生需要須要了解的節(jié)日常識】
    1、春節(jié)
    春節(jié)是陰歷正月初一,即農(nóng)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
    傳統(tǒng)習俗:辦年貨、放爆竹、祭灶、掃塵、貼對聯(lián)、吃年夜飯、守歲、給壓歲錢
    傳統(tǒng)食物:餃子、湯圓、春卷、茶果點心
    2、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陰歷正月十五,是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傳統(tǒng)習俗:吃元宵、觀燈
    傳統(tǒng)食物:元宵
    3、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是陰歷四月初五,有祭祀墳墓的俗例。
    傳統(tǒng)習俗:掃墓
    4、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陰歷五月初五,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chǎn)生的。
    傳統(tǒng)習俗: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
    傳統(tǒng)食物:粽子
    5、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又稱“團圓節(jié)”,是陰歷八月十五。
    傳統(tǒng)習俗:賞月、吃月餅
    傳統(tǒng)食物:月餅
    6、國慶節(jié)
    中國國慶節(jié)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
    7、元旦
    元旦,即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稱的“新年”。
    8、婦女節(jié)
    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jīng)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jié)日。
    9、勞動節(jié)
    勞動節(jié)在5月1日,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國際**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jié)日。
    10、兒童節(jié)
    國際兒童節(jié)(又稱兒童節(jié))定于每年的6月1日。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zhàn)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quán)利。
    11、萬圣節(jié)
    萬圣節(jié)又叫諸圣節(jié),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傳統(tǒng)習俗:小孩裝扮成鬼怪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
    傳統(tǒng)食物:糖、南瓜、蘋果
    12、感恩節(jié)
    感恩節(jié)在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是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美國人民獨創(chuàng)的一個節(jié)日。
    傳統(tǒng)習俗:吃烤火雞
    傳統(tǒng)食物:烤火雞
    13、圣誕節(jié)
    圣誕節(jié)在每年12月25日,又稱耶誕節(jié)。
    傳統(tǒng)習俗:送圣誕節(jié)禮物、家人團聚
    傳統(tǒng)美食:姜餅、樹干蛋糕、杏仁布丁
    【一年級小學生新生入學注意事項】
    第一、作息時間不適應
    在幼兒園沒有嚴格的上、下課時間規(guī)定,比較自由,中午還可以午睡。而上了小學就要嚴格遵守時間安排,早上不能遲到,上課時不能自由活動,中午也沒有休息時間了。對這一變化家長必須重視,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同時為了保證精力充沛,晚上要讓孩子早點睡覺。
    孩子在家里完成作業(yè)時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他的學習習慣,不要邊學邊玩,可以以15至20分鐘為一個學習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內(nèi)只能專心做功課,不能三心二意。但同時家長要注意,不要一開學就逼著孩子加班加點學習,一年級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二、學習內(nèi)容的變化
    幼兒園的知識以玩為主,上了小學就以學知識為主了,學起來沒那么輕松。這時家長需要向孩子講道理,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是要學習知識的,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有吃苦的準備。但學習中也有很多樂趣,付出了努力就會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博學的人。
    第三、學習中會遇到困難
    當孩子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往往會情緒低落,這時家長不能火上澆油,不能批評孩子,而應該多鼓勵多幫助,絕不能使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梢韵冉档鸵?,告訴他,你現(xiàn)在做得已經(jīng)很好了,繼續(xù)努力。
    發(fā)現(xiàn)孩子有一點進步就要大力表揚。老師在學校發(fā)的小紅花、小紅旗家長不要不當回事,要作出很驚喜的樣子,幫孩子細心保存,這樣就可以鼓勵孩子爭取更大的進步。為了幫孩子學習,家長還可以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天,問問他今天老師教了什么,這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方法。
    第四、環(huán)境的變化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對陌生的環(huán)境需要適應過程,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幫助別人,多交朋友。另外,家長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對老師和學校的不滿,這樣容易使孩子失去信心。
    開學第一天,家長們尤其要注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跋袷前磿r到校,見了老師和其他家長要主動打招呼,教給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币驗閳蟮疆斕欤嘀魅螘o學生講很多東西。家長們應提醒孩子認真聽講,記下老師的要求。此外,家長要跟孩子說清楚接送的地點,讓孩子不要隨便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