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家庭親子游戲樣例大全

字號:

親子游戲不僅能加強父母與寶貝之間的互動,聯結情感,對于寶貝個性的培養(yǎng)也是有幫助的;還能夠培養(yǎng)小朋友的操作、認知能力,對他的實物類游戲以及和其他同齡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戲都是有幫助的;并且小朋友在這類活動中獲取的經驗也將充實親子互動的內容。以下是給您分享的3-6歲家庭親子游戲樣例大全,希望對您教育孩子有所助益。
    一、3-4歲寶寶親子游戲
    (一)小手變變變
    游戲的目的:鍛煉小肌肉的協(xié)調與靈活,訓練思維反應能力。
    游戲的玩法:
    1、爸爸媽媽和寶寶都把手藏在各自身體的后面;
    2、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說“小手小手藏起來,小手小手變變變!”
    3、每次都鼓勵寶寶變出不一樣的動作;
    4、如變成一把搶、一只小狗、數字八、小兔的耳朵、一個三角形等等。媽媽和寶寶還可以相互學習各自的動作哦!
    游戲的規(guī)則:說最后一個“變”字的時候,小手一定要變出動作來。
    (二)會發(fā)聲的玻璃杯
    游戲的目的:通過這個游戲讓寶寶充分享受動手的樂趣,了解摩擦不僅可以生熱、生電,還可以使杯子發(fā)出聲音。
    游戲的玩法:
    1、準備兩只薄壁玻璃杯、水;
    2、在兩只同樣的玻璃杯中各加入不等量的水;
    3、把手洗干凈,保證沒有油膩。用食指蘸著杯中水,輕輕在杯子上沿來回移動,杯子就會發(fā)出顫動的聲音。比較兩個杯子發(fā)出的聲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游戲小知識:當潮濕的手指在杯子上沿滑動時,會對玻璃杯產生微小的沖擊,它就會因震動而發(fā)聲。聲音的高低決定于杯子中水的多少,水多的聲音低,水少的聲音高。
    給父母的好主意:做這個游戲盡量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進行,還可以換成不一樣大小的杯子,加入同樣多的水,觀察下聽到的聲音會有什么不同。
    (三)比較紙幣和硬幣
    游戲的目的:寶寶的小存錢罐里一定有很多的硬幣,再向媽媽借一張比較新的紙幣,一起來做個小游戲,看看如果想讓硬幣在站著的紙幣上穩(wěn)穩(wěn)當當地,要怎樣放置呢?
    游戲的玩法:
    1、準備幾個硬幣、一張紙幣;
    2、把紙幣橫向對折一下,再打開豎立在桌面上;
    3、取一枚硬幣試著平放在紙幣的一邊上,看能否放得?。?BR>    4、把硬幣平放在對折角上,再慢慢把紙幣左右拉開,看看硬幣放得穩(wěn)不穩(wěn)。
    游戲小知識:硬幣放不放得住、穩(wěn)不穩(wěn),關鍵在于硬幣的重心在哪里。把它放在紙幣的一個邊上,它的重心非常不穩(wěn),所以很難放得住。
    而把它放在對折角上,它與紙幣一起圍繞重心保持平衡,即使慢慢拉開時,它也會自動調整自己的位置向它的重心,所以他能很穩(wěn)地放在紙幣上。
    給父母的好主意:做完這個游戲,一定要讓孩子洗手,流通中的硬幣、紙幣都是很不衛(wèi)生的。
    二、4-5歲寶寶親子游戲
    (一)用筷子夾球
    游戲的目的:因為這個時期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還不夠完善,不能很好地使用筷子,通過這個游戲來鍛煉他的小手,提高使用筷子的技能,讓寶寶越來越靈巧。
    游戲的玩法:
    1、準備一雙方頭筷子、幾個玻璃球;
    2、用筷子圓的一頭夾玻璃球,看是否容易夾起來;
    3、再用筷子方的一頭夾玻璃球,進行比較。
    游戲小知識:筷子的兩端形狀不同,但都可以用。圓的一端與玻璃球接觸面積小,摩擦力小,不容易夾起來;
    方的一頭與玻璃器的基礎面積大得多,摩擦力大,夾起來比較容易一些。
    給父母的好主意:如果寶寶還不會熟練地使用筷子,可以把游戲的材料放大,比如用兩根木棍代替筷子圓頭,用兩塊紙板代替方頭,用皮球代替玻璃球,用兩只小手代替一只手。
    (二)酒瓶當樂器
    游戲的目的:讓寶寶在敲擊中獲取聲音,在聲音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科學,從而激發(fā)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游戲的玩法:
    1、準備7個啤酒瓶、一雙筷子、漏斗、水、標簽;
    2、把7個啤酒瓶“一”字排開,用漏斗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依次加入不同量的水;
    3、然后用筷子依次敲擊瓶口,傾聽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低到高,還是由高到低;
    4、再由爸爸媽媽幫忙,調整瓶中的水量,使敲擊瓶子時發(fā)出7個音階的聲音,貼上標簽(如1、2、3、4、5、6、7),就可以“演奏”曲子了。
    游戲小知識:啤酒瓶被筷子敲擊所發(fā)出的聲音的高低,與瓶子中的水量有著密切的關系。瓶中水越多,發(fā)出的聲音就比較低,相反聲音就比較高,就像音樂中的音階一樣高低不同。
    給父母的好主意:如果父母不太懂音律,那就找一些樂器直接與敲擊瓶子的聲音做對比,就能比較準確地找準音階了。
    (三)自制指南針
    游戲的目的:指南針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指南針,可以讓寶寶對“磁力”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游戲的玩法:
    1、準備小磁鐵、縫衣針、棉線;
    2、用棉線在縫衣針中央位置系起來,使針懸空時,能保持水平的狀態(tài);
    3、把縫衣針的針尖在小磁鐵上反復摩擦后,提起棉線使針懸起,靠近磁鐵,會發(fā)現針的兩頭分別與磁鐵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說明針已經變成了一個小磁針;
    4、將小磁針自由懸掛在空中,就會始終保持在南北方向,即使把它東西方向放置,也會自然轉向南北。
    游戲小知識: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體,磁極在地球的南北兩極附近,地球的磁北極會吸引小磁針的磁南極,地球的磁南極也會吸引小磁針的磁北極,小磁針就會始終指向南北方向。
    給父母的好主意:由于針的尖尖的,小磁針的主要制作過程還是由細心的媽媽來完成。
    三、5-6歲寶寶親子游戲
    (一)筷子比賽
    游戲的目的: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讓孩子學會如何使用筷子。
    材料的準備:兩雙筷子、四個碗、小零食(如:爆米花、蠶豆、黃豆、核桃、花生仁等)
    游戲的玩法:
    1、媽媽示范筷子的拿法給孩子看,接著讓孩子試著用筷子去挾東西,和爸爸比賽;
    2、在兩個碗里放進那些小零食,讓孩子和爸爸各拿著一個碗,再給他們另一個空碗;
    3、當媽媽說開始時,孩子和爸爸就得用手上的筷子把碗內的東西挾進空碗里;
    4、第一個完成的則為勝者。等全部結束后,可以讓勝者吃掉這些零食。
    (二)說相反
    游戲的目的:讓幼兒學會說反義詞。
    材料的準備:寫有快、大、美、黑、冷、甜等的字卡張,10張以上為宜。
    游戲的玩法:
    1、媽媽和孩子對坐在桌子的兩邊,把字卡扣放在桌子上;
    2、媽媽先告訴孩子今天要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叫“說相反”;
    3、媽媽示范游戲的玩法:媽媽先抽一張字卡,如果是“快”字,就要說“快”的反義詞“慢”字;
    4、玩“石頭、剪子、布”,勝家先翻字卡說相反。如說錯了,由下一家來翻字卡。最后誰翻的字卡多,誰為勝者。
    給父母的好主意:說相反的游戲可和識字結合進行,但一定要從孩子的實際水平出發(fā),注意保護孩子的學習的興趣。
    (三)轉動的小傘
    游戲的目的:鍛煉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同時將假想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游戲,與孩子的好奇特征相契合,促進其不斷探索的愿望。
    游戲的玩法:
    1、準備普通紙(薄一點)、剪刀、削尖的鉛筆;
    2、將紙裁剪成3~4厘米見方的正方形,然后將正方形小紙片沿兩條對角線折成傘形;
    3、將小紙傘罩在鉛筆上,保證筆尖頂在小傘的中心點上;
    4、一只手拿住鉛筆,使鉛筆保持垂直,另一只手舉在旁邊,掌心向著小傘;
    5、耐心等待過一會兒,小傘就會轉起來了。
    游戲小知識:因為手會散發(fā)熱量,舉在小傘旁邊,小傘這一邊的空氣就會受熱流動,使小傘轉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