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

字號:

古詩詞是古代人們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下面是分享的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歡迎閱讀參考!
    1.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注釋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
    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澳_”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淺淺的青草。
    才能:剛夠上。
    沒(mò):遮沒,蓋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2.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譯文
    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轉動,像無數(shù)的船只在舞動風帆。夢魂仿佛回天庭,聽見天帝在對我說話。他熱情而又有誠意地問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報天帝路途還很漫長,現(xiàn)在已是黃昏卻還未到達。即使我學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
    注釋
    星河:銀河。
    轉:《歷代詩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語:天帝的話語。
    嗟:慨嘆。
    報:回答。
    謾有:空有。謾:空,徒然。驚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勢聊短述》有“語不驚人死不休”詩句。
    九萬里:《莊子·逍遙游》中說大鵬乘風飛上九萬里高空。
    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
    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
    吹?。捍档谩?BR>    三山:《史記·封禪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見,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吹開,終無人能到。
    3.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唐代〕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隨君一作:隨風)
    譯文
    在柳絮落完,子規(guī)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jīng)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注釋
    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
    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
    龍標:古地名,唐朝置縣,在今湖南省懷化市一帶。
    楊花:柳絮。
    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
    楊花落盡:一作“揚州花落”。
    龍標: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關于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與:給。
    隨風:一作“隨君”。
    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4.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曾同: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蒼翠的美好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山南山北陰陽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望著那升騰的層層云氣,心胸搖蕩;睜大眼睛遠望歸鳥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開一樣。
    定要登上那峰,俯瞰在泰山面前顯得渺小的群山。
    注釋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歷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里指對泰山的尊稱。夫:讀“fú”。句首發(fā)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diào)疑問語氣。
    如何:怎么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后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qū)。
    青未了:指郁郁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造化:大自然。鐘: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面,陽指山的南面。這里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鋸埖恼f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蕩胸:心胸搖蕩。曾:同“層”,重疊。
    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于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
    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終當,定要。
    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峰。
    ?。盒稳菰~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5.必背的初中古詩詞精選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兩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樹木蔥蘢,花草豐茂。
    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涌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
    銀河里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里涌現(xiàn)出來的。
    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
    注釋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jīng)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通聳,高。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漢:銀河,天河。
    幸:慶幸。
    甚:很,程度副詞。
    至:極點。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最后兩句每章都有,與本詩正文的內(nèi)容沒有的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