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五篇{下}

字號: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數(shù)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動身,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說明與利用的過程。為您整理了《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五篇{下}》,供您參考。
    【篇一】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長含義,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從已有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從而更好地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運用電教手段,指導學生直觀的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小組合作討論獲得知識,并將成果展示出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語言表達、合作交流能力。
    知識與技能
    正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含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算理的理解。
    一、創(chuàng)景激趣,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的花壇美麗可愛,吸引了好多同學的視線,有的同學禁不住要進入花壇欣賞花草,那樣會損害這美麗的景色,為此,我們學校打算給他圍上護欄,護欄每米8元,需要多少錢呢?如何來算呢?要是一個正方形花壇,你會算嗎?(出示課件圖畫:長方形花壇實物圖)(學生齊答)
    結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長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錢數(shù)。
    情境激趣,引出問題。
    自主探究,歸納方法理論聯(lián)系實際,拓展應用小結鞏固
    師: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如何來算呢?好,今天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自主探究
    (一)憶一憶(回顧舊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圖形的周長,看屏幕,誰知道他們的邊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長?(課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舉手回答)
    結論: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圍成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周長。(教師板書: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
    (二)試一試(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的周長嗎?(出示課件: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小組合作探究)
    探究結果:有三種方法。
    (1)6+4+6+4=20(厘米)
    (2)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
    (3)(6+4)×2=20(厘米)
    2、師:同學們,哪一種方法簡單呢?(問題明顯,齊答)結論:(6+4)×2=20(厘米)簡單
    3、師:這幾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小組討論)(討論出結果之后出示課件:長方形的周長公式)
    討論結果:“6”表示長方形的長,“4”表示長方形的寬,“2”
    表示兩條相等的長邊和兩條相等的寬邊,“20”表示周長。
    由此得出結論: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教師板書此公式)
    (三)展一展(拓展應用)
    1、師:我們學習了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你能計算出屏幕上一邊靠墻,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護欄的周長嗎?(演示課件動畫)(小組合作探討)
    探討結果:院子護欄周長=(8×4)—8=24(米),因為院子一邊靠墻不用護欄,所以要減去一邊的長度。
    2、師:同學們?nèi)绻麅蓚€圖形拼在一起組成新的圖形,那么新得到的圖形的周長是兩個圖形周長的相加嗎?請看大屏幕,你能算出這兩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嗎?(演示課件動畫)(小組合作研討)
    研討結果:長方形的長是2厘米,寬是1厘米,
    周長是(2+1)x2=6(厘米)。學生要明白:兩個圖形拼在一起組成新的圖形的周長不是兩個圖形周長的相加
    三、小結鞏固
    1、周長是圍成圖形一周的長度。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x4。
    【篇二】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童話情境,自主探索出“一個數(shù)與0相乘得0”。
    2、經(jīng)歷探索乘數(shù)中間月的乘法的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
    3、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談話: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今天有3只小貓去釣魚,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探索“0和一個數(shù)相乘得幾”
    ⑴出示小貓釣魚場景圖
    問:(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3只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可以怎樣列式?
    ⑵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出結果。
    ⑶問:你能改寫乘乘法算式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個0相加等于0,改寫乘乘法算式還可以怎樣寫?
    ⑷想一想:0×7=   8×0=  師小結:0和乘號在一起就是一顆炸彈,誰和他們遇上了誰就會等于0,因此我們這樣說:0乘以任何數(shù)都等于0,任何數(shù)乘以0都等于0讓學生說一遍給你的同桌聽聽
    指名口答。
    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的算式嗎?從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探索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⑴出示看臺圖
    問:這個看臺一共有幾排?每排有幾個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這個看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嗎?
    ⑵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⑶一個看臺102個座位,學校體育館有4個這樣的看臺,估計一下,學校體育館大約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小組交流,并說說估計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幾個座位?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⑸班級交流評講。
    問:積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樣得到的?與剛才估算的結果接近嗎?
    ⑹試一試:104×4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書上計算,同桌檢查計算結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在書上,做完后小組里交流訂正。
    3、想想做做3
    獨立檢查,在書上訂正,然后全班交流。展臺展示書上習題中錯誤所在,分析錯誤成因然后問:你認為做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容易發(fā)生哪些錯誤?怎樣避免這些錯誤?
    4、想想做做5
    看圖說一說,4個書架各有多少本書?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估計4個書架大約一共有多少本書?說說你的估計理由。
    5、想想做做6
    談話: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將學生提出問題板書出來,要求學生選擇問題并解決。
    四、全課總結,深化理解
    問: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計算乘數(shù)中間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yè)
    想想做做4
    0乘任何數(shù)都得0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不是難題,可簡化過程,強化結果讓學生牢記。
    關于0的乘法強調(diào)數(shù)位,那一位上乘的雞寫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寫,如進位要和這一位的積相加。
    強化豎式的對齊,這樣會有利于計算的正確。
    【篇三】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4:00是下午( )時
    16:00是下午( )時
    18:30是下午 ( )時( )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床。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yè)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么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周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么你會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前思考:
    這次時間活動主要讓學生設計并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分為兩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層次,引導學生觀察給出的一張周末時間安排表,要求學生利用表中的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鞏固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方法。第二層次,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借鑒教材給出的周末時間安排表的形式,制作一張自己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并通過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課后反思:
    先復習已學的知識,這樣為學生學習周末一天的安排積累一定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學生自己提出這一單元相關的數(shù)學,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并要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有了小華周末安排的啟示,所以學生在自己安排的時候能夠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周末。還能根據(jù)表格給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數(shù)學問題,并進行了計算,但是在計算時間上學生還不是那么熟練,需要進一步練習與鞏固。學生之間在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這一知識點上存在很大差異,雖然在課上,我們之間進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讓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有了互動交流的機會,也能在別人方法的啟發(fā)下,提高自己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能力,但由于受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赡軐W生剛接觸這一比較抽象的知識,不知通過時間的推移,會覺得難度在下降,慢慢接受這方面的知識。
    課后反思:
    這部分內(nèi)容是對整個單元的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要點,鞏固知識點,熟練運用計算方法。對于前兩個問題,學生基本能運用自己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個別差異性。而在后對小華周末安排能夠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中,學生也基本能根據(jù)前兩題的方式提出不一樣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獨立解答,關于制作一張自己周末的時間安排表,由于之前已經(jīng)有小華的事例,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難了。但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夠,還無法真正靈活運用。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安排緊密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先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既復習了24時計時法,又進一步讓學生掌握了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方法。然后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制作時間安排表,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小華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進一步熟練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換算,并且鞏固學生計算簡單時間的方法和技能。在認識水平上,學生對于簡單的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還可以,但是一旦與生活聯(lián)系,稍有復雜時,特別是涉及到跨越兩天的時間計算時,學生的情況就不那么理想了,畢竟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還是很少?;谶@種情況,在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聯(lián)系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別,學生的回答千差萬別,因而教師必須,或者說只能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而根本無法設計好學生的每次回答情況,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應答情況作出及時的調(diào)整,使學生在相互的啟發(fā)下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修正,后達成共識。
    【篇四】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簡單的時間計算》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jīng)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jīng)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jīng)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煉;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yè)
    ??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2、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順序?qū)W習時間的計算。從整時到整時經(jīng)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yè)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jīng)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煉用了多少時間呢?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煉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涂色部分表示早鍛煉的時間。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jīng)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jīng)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jīng)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煉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煉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蛘?: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么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讓學生閱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nèi)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wǎng)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布置作業(yè)。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jié)課的時間。
    【篇五】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范文《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筆算》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探究并掌握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過程中連續(xù)進位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小明家離小華家有23米遠,娜娜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小明家到小華距離的4倍,娜娜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多少米?
    學生列式計算(列豎式)
    說說計算過程。
    二、新授
    小華從家跑步到體育場用了4分鐘,大生從家騎自行車到體育場也用肋分鐘。
    小華每分鐘跑152米,大生每分鐘行248米。(出示主題圖)
    小華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學生列式
    你會計算嗎?動筆算一算
    指明說一說計算過程
    師:積的百位上應該寫幾?為什么?
    指2—3名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試一試
    大生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板演,組織交流
    三、練一練
    1、用豎式計算
    131×7612×83×4934×541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2、算一算,看看積各是幾位數(shù)
    ⑴261×38×123
    ⑵621×38×312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科書P73頁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4、去年放養(yǎng)896尾魚苗,今年放養(yǎng)的魚苗數(shù)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養(yǎng)多少尾?
    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提了什么問題/
    怎樣求呢?
    學生說出方法并說出計算過程?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覺得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方法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