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炎帝創(chuàng)市》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炎帝創(chuàng)市》這篇課文,講的是古時候有一位帝王——炎帝,創(chuàng)市的過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炎帝創(chuàng)市》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炎帝創(chuàng)市》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炎帝創(chuàng)市的故事,感受炎帝關心百姓生活,處處為百姓著想的精神。
    2、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積累好詞佳句,培養(yǎng)主動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本課要求會認生字6個,會寫的生字13個。要求掌握的詞語有擺手、獸肉、鼓勵、多余、麻煩、反復、比較、欣喜。
    教學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炎帝創(chuàng)市的經過。
    2、體會百姓愛戴炎帝的原因。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身處農村,你跟父母趕過集嗎?你知道農村的這種“集市”交易形式是誰創(chuàng)立的嗎?讓我們一起學習《炎帝創(chuàng)市》這篇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后,你知道了創(chuàng)立了“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呢?
    學生各抒己見,師歸納板書。
    2、這位帝王炎帝創(chuàng)立了“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讓我們先讀準字詞,再學課文。
    3、檢查預習情況。
    (1)“火車式”拼讀生字詞,要求讀準字音。
    (2)把自己記憶字形的妙法跟同學一起分享。
    (3)解釋詞義:如愛戴、抱歉、關切、冥思苦想、聚居、欣喜其狂、川流不息、趕集……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這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認真寫生字三遍,并進行擴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自讀課文,請同學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復習詞語,看卡片讀詞語。
    二、學習《炎帝創(chuàng)市》第2—8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前2—4自然段:
    討論:
    (1)炎帝在農家吃飯時,看到什么?怎樣說?主人怎樣回答?
    (2)炎帝聽了農家的回答后,心情怎樣?
    (3)后來他以到一戶獵人家,又了解到什么情況?
    (4)指導看圖,圖上畫了什么人,在干什么?飯桌上有什么食物?可看出了什么?
    (5)聽了獵人的陳述后,炎帝怎樣想的?
    (6)你理解“關切”、“鼓勵”、“冥思苦想”的意思嗎?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炎帝關心老百姓嗎?默讀第5—6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如:
    (1)炎帝目光落在前面那個人的影子上,是什么時候?
    (2)交換的時間定在正午的理由是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與同學討論、交流。
    3、分組讀第7—8自然段,讀后討論:
    (1)炎帝把交換物品的地點定在哪里?為什么要定在這里?
    (2)人們怎樣把剩余的物品到這里交換呢?
    (3)指導看圖2,你看到了什么?
    (4)從炎帝創(chuàng)市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炎帝是一個什么人,才會深受人們的愛戴?
    三、總結全文
    四、作業(yè)布置
    1、把《炎帝創(chuàng)市》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熟讀課文,摘錄好詞好句,抄在自己人的采集本上。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炎帝創(chuàng)市》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炎帝創(chuàng)市的故事,感受炎帝處處為百姓著想的精神。
    2、學會13個生字,會認5個字。理解“鼓勵、冥思苦想、欣喜萬分、反復、奔走相告”等詞語的意思,積累四字成語。
    3、分角色朗讀課文前3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準備:教師:教學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本作業(yè)本。
    教學方法:自學為主,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解題導入。
    1、談話導入:我們經??吹降募谢蛘叱校阒朗钦l創(chuàng)建的嗎?生說:炎帝。(出示課件)大家看,這里哪位是炎帝,為什么?(學生說)據說傳說是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還有人認為他就是神農氏。他品德高尚,被稱為火德王,又號稱炎帝。
    2、解題:什么叫“市”?(出示課件)市就是集市,是人們交換產品的地方,這是農村的趕集,城市的菜市、超市,現在泛指集中進行買賣貨物的地方。
    3、過渡: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呢?(學生提問)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自學生字
    (1)開火車讀生字詞,糾正字音。(出示成語,)這幾個四字成語你也能讀準嗎?點名讀、正音。
    (2)出示:炎、擺、勵、余、麻、煩、較、欣、扛,這些生字寶寶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它們的字形呢?(熟字加偏旁)自己記一記。
    (3)出示:獸、鼓、既、復,這幾個生字,誰有好的辦法記住它們的字形呢?(學生說)
    (4)寫字指導:這一課,有一個生字,容易寫錯,出示“鼓”我們一起來寫寫。(老師范寫,學生拿本子寫兩個。)
    4、理解詞語意思
    “鼓勵”是什么意思?誰鼓勵過你做什么嗎?
    “反復”又是什么意思?
    “冥思苦想”是什么意思?如果你遇到一道很難的數學題,你會怎么辦?對,想了很多種方法,想了很久,就叫冥思苦想。
    “欣喜萬分”什么意思?請你給大家做一個欣喜萬分的表情。請你用語言表達欣喜萬分。(“太好了!太好了!”)請你用動作神態(tài)表示欣喜萬分——鼓掌,高舉雙手,對,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肢體語言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理解:奔走相告——迅速地相互轉告。這只是它字面上的意思,我們還要聯系上下文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思,找到它在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第6自然段)想想:人們會相互轉告什么呢?聯系上下文,我們又理解了一個成語。
    5、積累詞語:把這些詞語寫到采集本上。
    6、齊讀生字詞。
    7、過渡:炎帝為什么呀創(chuàng)建集市呢?讓我們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三、品讀課文,咀嚼語言,感悟炎帝創(chuàng)市的原因
    1、請同學們默讀1-4自然段,把炎帝想創(chuàng)市的句子用~~~~~~畫出來。
    2、交流:炎帝為什么要創(chuàng)市?誰把你畫出來的句子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指導朗讀)。板書:交換產品。理解:挨家挨戶。誰能比他讀得更流利、感情更準確。再請一個學生讀。
    3、你瞧,炎帝連交換的時間和地點都考慮到了,他可真會為百姓著想?。。ò鍟禾幪帪榘傩罩耄┳屛覀內嗤瑢W一起體會一下炎帝當時的心情吧,一起來讀第四自然段。
    4、炎帝產生這種想法是受到了一位獵人的啟發(fā)哦,讓我們來看看是怎么回事把!請你們在四人小組內分角色讀一讀他們的對話。(分角色朗讀課文2——3自然段,教師巡堂指導)
    5、我想請三個同學上臺來給大家演一演他們的對話。(分角色朗讀課文、全班讀旁白)
    四、訪問表演,體會炎帝處處為咱們百姓著想的高貴品質
    我想請問炎帝,你看到這戶農家常年只吃谷物和蔬菜,沒有魚和肉吃,你為什么難受???(學生作答,體會炎帝關心百姓)我想請問農家人你想吃肉嗎?我想請問獵人,你怎么會想到拿獸肉去跟別人換谷物和蔬菜呢?炎帝,你有什么好辦法嗎?炎帝,謝謝你,你真是處處為咱們百姓著想??!難怪百姓們都那么愛戴你!
    五、結語
    至于炎帝究竟是怎樣創(chuàng)市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炎帝創(chuàng)市》教學反思
    興趣是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堆椎蹌?chuàng)市》這篇課文,講的是古時候有一位帝王——炎帝,創(chuàng)市的過程。這篇課文離學生的生活太遠,教學時學生沒什么興趣。我覺得可以通過提問喚起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激發(fā)思維的動機,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于是,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炎帝創(chuàng)市后,老百姓為什么覺得方便多了?”進而讓學生交流,暢談所感所想,學生爭先恐后,爭著舉手發(fā)言,沒想到學生思維這么活躍,想象力這么豐富,課堂氣氛頓時激昂高漲。學生在自主討論學習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能力。
    我不僅深思: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給他們學習的空間,自主地探究,自主地學習,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