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歡樂的潑水節(jié)》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tǒng)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guī)律和運用語言規(guī)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歡樂的潑水節(jié)》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歡樂的潑水節(jié)》知識點
    字:傣、端、桶、灌、鼓
    詞:鳳凰、清水、潑水、象征、幸福、花瓣
    重點句子:
    1、西雙版納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
    2、大街的兩旁早已準備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
    3、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濕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誰身上潑的水多,就意味著誰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興呢!
    4、地上鋪滿了火紅的鳳凰花瓣,空中回響著歡樂的象腳鼓點。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歡樂的潑水節(jié)》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潑水節(jié)的情景。
    【教學重難點、關鍵】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擴大學生的詞匯量,積累一定的句式。
    3、了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和潑水節(jié)的情景。
    4、擴大知識面,了解其他民族的風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聽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新授。
    1、教學第1—2自然段。
    (1)齊讀第1自然段。
    (2)這一天終于來臨了:指讀“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幾個詞寫出了人們盼望潑水節(jié)的到來?(板書:早早、早已)
    通過你的聲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種迫不及待的心情讀出來。
    b、你看,就連那清水有的灑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同學們,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類似的句子。
    c、生回憶說。
    d、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嗎?
    e、有感情齊讀第一句。
    (3)指導讀書“開始潑水了————-人人臉上笑開了花”部分。
    a、開始潑水了,怎么潑的呢?————-讀讀書,可做做動作。 
    b、看看圖,你如果參加潑水節(jié),你希望是誰?為什么?
    c、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課文。
    (4)指導讀書“清水是吉詳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興呢!”部分。
    a、喜歡過潑水節(jié)嗎?指名答。
    b、指名朗讀“怎么能不高興呢!”讀好感嘆句。
    (5)有感情地齊讀第2自然段。
    2、教學第3自然段。
    (1)潑水節(jié)不僅僅潑水呢!
    (2)自讀第3自然段
    (3)這個自然段中也寫了一系列的動詞,寫得多么準確呀!
    (4)齊讀第二句。
    (5)你也能用這些一系列的動詞說一段話?
    (6)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3、你還知道那些少數民族的風俗?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作業(yè)設計:
    一、比一比,再組詞。
    淋()幸()味()桶()
    林()辛()末()通()
    二、造句
    ————有的————有的————:
    三、搜集一些其他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然后全班開個以“民俗”為題的讀書匯報課。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歡樂的潑水節(jié)》教學反思
    《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文主要介紹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通過寫傣族人民歡迎周總理,周總理穿著傣服和傣族人民一起潑水祝福,把快樂和幸福帶給他們,體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本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所以講課時按文章順序來進行讓學生體會到周總理對人民的關心,與人民的心連心。
    一、視頻導入,激發(fā)興趣
    上課之前先看一段傣族潑水節(jié)的視頻,讓他們對這個節(jié)日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之前忘記布置學生查資料,所以我就來給大家大體介紹一下傣族潑水節(jié)和周總理的資料。因為周總理和傣族的`潑水節(jié),學生了解甚少,且年代久遠,所以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對于學習課文很重要。
    二、圖片解釋,輕松識字
    在板書課題時,和學生一起來學習生字“潑”,再結合圖片理解“鳳凰花、對襟白褂、咖啡色、象腳鼓”,簡單介紹“周恩來、傣族、潑水節(jié)”,讓學生了解,便于識字,解釋“一年一度”的意思,便于學生識字和理解課文。但在理解“對襟白褂”時只是通過圖片看了一下,沒有詳細地對學生解釋。“襟、褂”這兩個字沒有強調他兩的部首。
    三、個性朗讀,體會情感
    通過讓學生大聲朗讀,如“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薄爸芸偫韥砹耍 薄爸芸偫硪皇侄酥M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焙驼n文的六、七、八段。通過朗讀,感受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歡迎和周總理親近傣族人民、和藹可親,來感受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心連心。
    四、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在朗讀句子時,如“火紅火紅的鳳凰花”中讓學生說出火紅火紅的詞組形式,并讓學生自己說出詞語進行造句,在朗讀“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迸c“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边@兩個句子時,讓他們運用“一手,一手”“一邊,一邊”來造句,并在做同步時,對這兩個句子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知道兩個動作之間的關系。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比第講課好點,還應注意通過朗讀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學會處理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如在課堂中學生提出的“為什么傣族人民光著腳”“為什么周總理沒有來兗州和我們過節(jié)”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可以說課下我們來查資料一起解決。在指導學生寫字的時候,只強調應注意什么,把學生可能寫錯的那個字不要強調說出來,這樣小孩容易記錯。在課前一定要備好課,查好資料,對課文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給學生講好課,以后還要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