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故事教案三篇

字號: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大班語言故事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并體驗語言游戲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做語言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樂、粽子、故事盒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并導入
    出示PPT:猜猜這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時候要吃粽子?
    你吃過的粽子里包著什么?
    小結: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著各種各樣好吃的餡料。
    ☆結合音樂欣賞故事,教師和著音樂節(jié)奏有感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能靜下心來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講講故事
    今天這個神奇的粽子里包著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播放PPT,欣賞故事)
    1、傾聽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樹林里——誰就會講故事了)
    T: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呢?T:看,誰來了?它們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
    2、看看講講故事第二部分
    T:先請誰來吃粽子,講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小猴子(兔子、狐貍、松鼠、小鳥)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講不出故事。
    T: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講不出故事,真著急,怎么辦?還能請誰來幫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講故事……”這句話貫穿故事始終,成為活動的線索,讓活動緊緊扣住中心。
    3、傾聽、理解故事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誰來到了樹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們的邀請成功了么?
    (PPT10、11):小動物用了什么好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T:小姑娘吃了粽子,會講故事嗎,我們繼續(xù)聽故事。(傾聽故事結尾)
    三、做游戲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請小動物、小姑娘吃粽子,還要請我們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個游戲(藏在粽子里):
    1、打開粽子一,游戲:聽話。
    要求:幼兒仔細傾聽老師的提問并回答問題。
    2、打開粽子二,游戲:接龍。
    (1)“詞語接龍”要求:幼兒用兩個字或三個字的詞接龍,前一詞的詞尾是下一詞的詞首。
    (2)“句子接龍”要求:用許多詞說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將前一人的話重復一遍再接下去。
    3、打開粽子三,游戲:悄悄話。
    要求:老師在幼兒耳邊說一句故事中的話讓幼兒傳話。
    ☆在玩語言游戲中體驗傾聽的重要性和培養(yǎng)仔細聽認真想的好習慣。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幼兒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講故事
    教師操作故事盒,幼兒講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師與幼兒一起講述故事)
    【篇二】大班語言故事教案:朱家故事
    目標:
    1.觀察畫面,捕捉細節(jié),大膽推測和表達故事內容。
    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擔。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準備:
    1.PPT(演示文稿),部分繪本圖片,黑板,小鈴。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繪本,用長尾夾夾住繪本的后半部分。
    過程:
    一、閱讀封面,產生探究朱家故事的興趣
    1.回顧拍全家福的經驗。
    師:你們拍過全家福嗎?和家人~起合影時你的心情怎么樣,表情是怎樣的?
    2.認識朱家成員,發(fā)現(xiàn)朱家全家福的與眾不同。
    師:這是一張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別是朱先生、朱太太和兩個孩子。你覺得這張全家福怎么樣?(出示PPT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人物表情、動作的不同尋常。)
    師(小結):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壓在朱太太一個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點也不好。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閱讀,理解朱太太不快樂的原因
    1.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的前半部分,尋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師引導幼兒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幼兒分類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師:朱太太為什么心情不好?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從第幾頁上發(fā)現(xiàn)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表述將各人所做家務的圖片分類貼到黑板上。)
    師(小結):原來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個人做,朱家父子從不分擔,難怪朱太太悶悶不樂。
    三、分段閱讀,感受朱太太離開家后朱家的變化
    1.傾聽故事,理解朱太太離開的原因。
    師: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時一樣打開家門,可是沒有人迎接他們,家里靜悄悄的。壁爐上留著一封信,寫著“你們是豬”……
    師:朱太太為什么說朱家父子是豬?
    師(小結):原來朱太太覺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懶惰了,簡直跟豬一樣,所以生氣地離開了家。
    2.自主閱讀,感受沒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師:朱太太離開家后有人做家務嗎?朱家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呢?請打開“小鎖”(長尾夾)閱讀繪本后半部分,找找朱太太離開后朱家的變化吧。
    (幼兒自由閱讀圖書第15頁之后的內容,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朱家的變化。)
    3.交流分享,感受朱家的變化。
    師:朱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人物有變化嗎?環(huán)境呢?為什么畫家要把這些全都畫成豬的樣子?
    師(小結):朱太太離開家后,朱家的生活全亂套了,家里又臟又亂,就跟“豬”的家一樣。
    4.大膽表達,初步體會“共同承擔”的意義。
    師:這時他們希望誰回來?為了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表達調整之前擺的各人所做家務的圖片,感受朱家在家務分工上的變化,初步體會“共同承擔”的意義。)
    四、完整欣賞故事,懂得共同承擔的道理
    1.完整欣賞故事。
    (幼兒邊看PPT邊聽教師講述故事。)師:父子三人共同承擔了家務,他們的表情怎么樣?朱太太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呢?
    師(小結):瞧,全家人一起動手、共同承擔,這樣家庭才能幸??鞓罚∧阆矚g現(xiàn)在的朱家嗎?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表達“我也會分擔”。
    師:你們家里的家務都是誰做的呢?你會幫爸爸媽媽分擔哪些事情呢?
    師(小結):你們也會做家長的小幫手,真棒!全家人一起分擔家務,相信你們的家也是幸福快樂的。
    【篇三】大班語言故事教案:烏龜和大象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利用螞蟻、木球、穿山甲來對付大象的。
    2、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初步學習用不同的語氣、表情來對話,學詞:氣喘吁吁、滿身大汗。
    3、教育幼兒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本領也不要驕傲。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二、活動準備:故事課件、頭飾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猜個謎語:“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比手還能干?!迸叮∈谴笙?。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它的故事。
    ——聽故事第一段。
    提問:這只大象怎么走路的?全體幼兒在位置上學一學。
    大鼻子怎樣甩?全體幼兒在位置上學一學。
    這只大象真神氣,森林里的動物見了它,都怎么想的呢?
    大象好厲害啊!
    2、幼兒看課件分段討論。
    有一天,森林里來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看第二段,學習有表情、用不同的語氣對話提問:森林里來的奇怪的隊伍里有誰呢?
    大象甕聲甕氣的說了什么?(這是些什么玩意兒?)(好像有點瞧不起的樣子喲)幼兒學一學烏龜是怎么回答的?(誒!尊敬的大象,我叫烏龜。聽說您力大無比,能把什么東西都踩死、什么東西都卷起來)幼兒學一學聽了烏龜?shù)脑挘笙罂傻靡饬?,又是怎么回答的?(嗬!我的厲害誰不知道呢?)幼兒學一學“得意”的口氣烏龜相信嗎?烏龜又怎么說的?(可我不太相信,我想親眼看看您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聽了烏龜?shù)脑?,大象怎樣了:(發(fā)火了)——嗯!你竟敢這樣說話幼兒學學“生氣”的語氣烏龜說了什么?(尊敬的大象,如果你能夠抓住螞蟻,卷起木球,踩死穿山甲,那我就佩服您)大象都沒有聽完烏龜?shù)脑捑徒衅饋怼獊韲L嘗我的厲害吧!
    老師扮演烏龜,小朋友扮演大象,學一學對話。
    (角色互換學一學)。
    ——看第三段小螞蟻要和大象比賽了,結果會怎樣呢?我們來看一看。(看課件)提問:小螞蟻和大象比賽,誰贏啦?
    小小的螞蟻為什么贏了大大的大象?
    (幼兒充分發(fā)言后,學一學“大象”癢癢話)小螞蟻厲害吧!我們一起為小螞蟻鼓鼓掌。
    ——看第四段還有誰要和大象比賽?幼兒猜一猜(木球)木球和大象,誰會贏呢?小朋友猜一猜。
    大象可自信啦!它的鼻子連大樹都能卷得起來,我們來看看吧?。凑n件)引導幼兒討論:
    開始的時候,大象對卷起木球有自信嗎?
    那大象為什么就卷不起木球呢?(請小朋友在座位上表演滾、追的動作)到后來,大象累得怎樣了?學詞: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第二次,大象又怎么樣了?
    ——看第五段還要跟誰比?
    已經比了兩次了啦!大象都輸了,好丟臉喲!這,大象可不能再輸啦!(看無聲課件)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大象又輸了,烏龜說了一句什么意味深長的話?(你要記住,你和大家一樣,有長處也有短處,以后可別再驕傲了)
    3、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大象和螞蟻、木球、穿山甲比賽,怎么都輸了呢?原因在哪兒?
    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對大象說什么?
    大象聽了小朋友對它說的話,以后肯定會改正的。
    4、整體欣賞故事。
    今天小朋友聽的故事的名字就叫《烏龜和大象》,大象很強大,可它太驕傲,看不到別人身上的長處。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F(xiàn)在,我們把故事連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小朋友邊聽邊跟著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