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春到》原文及教案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春到》原文及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春到》原文
    méihuākāixuěhuāpiāo
    梅花開,雪花飄,
    sòng jiù yíng xīn chūn jié dào
    送舊迎新春節(jié)到。
    mén qián tiē duì lián
    門前貼對聯(lián),
    hóng dēng guà de gāo
    紅燈掛得高。
    hé jiā wéi zuò diàn shì qián
    合家圍坐電視前,
    lián huān wǎn huì zhēn rè nao
    聯(lián)歡晚會真熱鬧。
    fàng yàn huǒ diǎn biān pào
    放焰火,點鞭炮,
    rì zi yuè guò yuè měi hǎo
    日子越過越美好?!?BR>    2.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春到》教案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認識并會寫新部件欠字旁。
    2、能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擴詞練習,豐富詞匯,體會本課的新詞,學著積累和運用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新春歡樂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喜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并引導學生喜歡讀兒歌,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認識本課的生字,學會其中的4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朗讀情景教學
    學習方法:小組合作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質(zhì)疑激趣
    1、播放歡慶新春佳節(jié)的場景,激發(fā)學生情感。
    2、讀課題,說說新春佳節(jié)你喜歡干什么。
    3、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說說讀完這首兒歌后你了解新春佳節(jié)是怎么過的。
    二、自主識字,同桌交流
    1、提出本文的生字,以請小老師的形式正音鞏固。
    2、自主識字、學詞,同桌交流檢查。
    3、以“開火車”的形式集體交流,老師適時點撥難點。
    三、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再讀兒歌,想象一下小朋友在新春佳節(jié)時的摸樣,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
    2、請學生讀,集體評介。
    3、請同學們同樣懷著高高興興的心情再讀讀兒歌,比比誰讀得好。
    四、聯(lián)系實際,暢談感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2、說說自己家怎么過年的。
    五、擴展活動
    1、唱《新年好》。
    2、交流介紹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3、讓學生了解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
    3.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春到》教案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能按筆順正確、工整地書寫,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能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擴詞練習,豐富詞匯,體會本課的新詞,學著積累和運用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新春歡樂的氣氛,激發(fā)孩子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喜愛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新春歡樂的氣氛,激發(fā)孩子對春節(jié)的喜愛之情;學習本課8個生字,其中4個能按筆順規(guī)則書寫。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回家和家長一起回憶家里是怎么過年的,并收集春節(jié)的相關資料。
    3、請音樂老師教唱《新年好》。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媒體播放春節(jié)“鑼鼓喧天,鞭炮歡叫;龍騰虎躍,彩燈閃耀;合家團圓,舉國歡鬧;紅梅映雪,神州歡笑……”的熱鬧場景,引起孩子們的美好回憶,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2、誰來說說過年時,你喜歡做什么?
    老師也喜歡春節(jié),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變焊琛缎麓旱健?,讓我們一起走進令人難忘的新春佳節(jié)。(板書:新春到)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大家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讀兒歌。
    2、送生字“回家”。
    (1)媒體展示8個生字。孩子們,這些漢字娃娃迷路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行嗎?請大家再次讀讀兒歌,看見這些漢字娃娃就把它們?nèi)ζ饋?,給它們一個家,比比看誰圈得又快又準。媒體相機展示課文中圈好的生字進行訂正。
    (2)哪些字是原來自己認識的?怎么認識的?把不認識的字反復拼讀幾遍,跟這些漢字娃娃交交朋友,別喊錯它們的名字喲!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3、讀準生字字音。
    (1)通過和漢字娃娃交朋友,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如,“春”、“真”是翹舌,“送”、“坐”是平舌,“真”是前鼻韻等)抽生讀,小老師教讀,齊讀。
    (2)想把這些新朋友讀給你的小伙伴聽聽嗎?這樣,你想讀給誰聽,你就去讀給誰聽。看誰讀得又快又好。全班齊讀。
    4、抽生讀、齊讀兒歌,要求讀通讀順。
    三、熟讀課文,體會情感
    1、看圖,同桌互讀。愿意讀給同桌的伙伴聽聽嗎?不過,老師有個要求,注意看看插圖,讀的時候想想,這些小朋友在春節(jié)到來時,都干了些什么?在小組內(nèi)談談自己的意見。媒體展示“貼對聯(lián)、掛燈籠、看聯(lián)歡會、放焰火、點鞭炮”圖片,讓學生把這些詞語朋友讀一讀。
    2、男女生賽讀。過年了,小朋友的心里挺高興,你們能讀出來嗎?男同學和女同學比賽比賽,看誰讀出了高興的語氣。學生相互評議。
    四、美讀課文,暢談感受
    1、過年真高興,誰來說說你家是怎么過年的?能把你收集的材料拿出來大家看看嗎?如果是圖片、圖畫之類的,能配上像書上一樣的語言就更了不起啦!(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在全班交流匯報)
    2、教師引讀,學生自由美讀。
    3、齊讀。我們一起來高高興興地、美美地讀讀,如果你能創(chuàng)造性地加上動作就更好啦!
    春節(jié)真美呀!春節(jié)真幸福!可我們能把“春”字記住嗎?
    五、及時寫字,鞏固生字
    1、大家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春”字記???(三人看日落;三人過日子;三人看日出,春天就來到……)能給“春”字找找朋友,組成新的詞語朋友們嗎?能用春節(jié)說句話嗎?(我盼望春節(jié)早點到,快快樂樂地玩一玩……)
    2、怎樣才能把“春”字寫得美美的?媒體展示“春”的動態(tài)書寫,學生先觀察并說說,教師范寫后學生再寫,后師生共同評議。
    3、“春”字大家能美美地寫了,可是有的生字朋友還沒去掉小紅帽呢?我們給生字朋友去掉小紅帽讀讀,好嗎?齊讀、打亂順序讀。
    4、猜字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對著老師,老師出示一張生字卡片,抽上來的孩子猜,如果猜錯了,大家就說“不是什么字”,如果猜對了,大家邊拍手邊說:“對對對,請回位。”其余學生可以用動作、手勢、口形來表示,但不能出聲。
    六、總結延伸
    1、學生小結這節(jié)課的收獲。
    2、齊唱歌曲《新年好》,把新春的歡樂和美好祝福送給自己的好伙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回憶學法
    1、用卡片打亂順序,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2、回憶上節(jié)課識記“春”的方法和原來一些識記生字的方法。
    二、運用學法,自主識記
    1、想方設法“交朋友”。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找出生字中還沒記住的字,運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記牢還未記住的生字字形。
    (2)你是怎么記住這些漢字娃娃的?請把你學習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好嗎?
    ①小組內(nèi)交流。
    ②全班交流匯報。(如,“坐”可用“兩人坐在土堆上”來記……)
    2、給生字“找朋友”。選自己喜歡的生字口頭自由組詞或說話。先在小組內(nèi)相互交流,再在全班交流匯報。
    三、描描寫寫,感受形美
    1、觀察要求會寫的4個字,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美。在小組中談談自己的看法。
    2、集體交流:要寫好這些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如,“坐”的兩個“人”要寫在橫中線以上,注意“人”的捺變成了點等)教師相機指導。
    3、請翻開課后的描描寫寫,邊觀察邊書寫。寫好后先自評,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打上點;然后進行小組交流或自由選擇某個伙伴的字進行比較;教師巡視指導,針對共性問題,利用展示平臺,師生共同評議,以點帶面地加以引導。
    4、請把自己想寫的字,自己認為還不夠滿意的字再寫寫。寫完后,小組推薦,師生評議,寫得好的獎給一顆“書法星”。
    四、品讀課文,自主積累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美美地背一背。
    2、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加上動作背。
    3、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再美美地讀讀、寫寫。鼓勵學生用一二個自己喜歡的詞語練習說話。
    五、總結實踐,加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