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及范文:拒絕抄襲

字號:

寫好作文的核心除了直接說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21中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及范文》供您查閱。
    
    【篇一】2021中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及范文
    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2020年底,一百多名影視從業(yè)者發(fā)表“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的聯(lián)合抵制聲明。隨后,郭敬明、于正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相繼發(fā)表公開信,正式道歉。據(jù)悉,早在2006年與2014年,法院就分別判定他們的相關作品抄襲和侵權行為屬實。面對法院判決,郭敬明認為時間會幫他肅清一切,雖作出賠償,但拒絕道歉;于正認為只是一次巧合與誤傷,也只作出賠償,同樣拒絕道歉。之后,二人作為流量經濟時代的“吸睛體”,不僅未淡出公眾視野,還推出了一些受到追捧的作品,并在一些綜藝節(jié)目中擔任評委或導師……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篇二】2021中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及范文
    審題立意
    先來梳理材料,材料中的兩段文本可以簡單濃縮為兩句話:
    1.兩個抄襲者在拖延數(shù)年以后,迫于社會壓力才作出道歉;
    2.兩個拒不道歉的抄襲者,依然作為流量“吸睛體”活躍在公眾舞臺。然后來挖掘事件背后的道理。
    首先,抄襲剽竊是違法行為,從道德角度來看,意味著做人、做事不誠實;
    其次,面對法院判決,拒不道歉,這是對法律缺少敬畏;
    第三,職業(yè)道德有瑕疵的人,依然能成為流量“吸睛體”,受人追捧。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反常的現(xiàn)象,是因為有關媒體、平臺唯利是圖,為了流量不擇手段,放棄了社會責任。
    事件背后的道理主要就是上面這三條,相應的作文立意也就有三種:
    1.做人要誠實,做事要拼實力,抄襲剽竊、投機取巧終究會自食惡果;
    2.對法律要心存敬畏,藐視法律者必將為之付出代價;
    3.在流量經濟時代,炒作要有底線,商家在逐利的同時還需兼顧社會責任,要引導社會風氣向好、向善。
    【篇三】2021中考優(yōu)秀作文素材及范文
    范文
    流量已然稱王吸睛當有底線
    2020歲末,人們終于等來了郭敬明、于正的道歉。“正義也許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眱晌划敿t作家的行為再次證實了這句話所言非虛。
    雖然是份遲來的歉意,而且還是出于被迫和無奈,但總歸聊勝于無。“真善美”最終戰(zhàn)勝“假惡丑”,我們在保護知識產權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小步。
    我想談的其實是另外一個話題。郭、于二人在法院作出判決后一直拒絕道歉,即便如此依然還能受人熱捧,甚至以“導師”的身份在綜藝節(jié)目上品評他人。他們無視法律的底氣從何而來?是誰助長了抄襲剽竊者囂張的氣焰?在我看來,那些給他們提供舞臺的媒體、平臺難辭其咎。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各類媒體、平臺都迎來了“流量為王”的時代。流量意味著收益,流量越大意味著賺得越多。于是,有些媒體為了流量不擇手段,為了吸引眼球無所不用其極。有人在短視頻中挑戰(zhàn)極限運動,直至墜樓身亡。有人靠直播胡吃海塞吸引眼球,最終導致猝死?!案`•格瓦拉”因盜竊電瓶車入獄,一句“這輩子不可能打工”讓他在網上竄紅,出獄后竟然有數(shù)十家平臺邀請他去做網紅,有的甚至開出百萬年薪。這種種怪現(xiàn)狀背后有著一個共同的邏輯——吸引流量賺大錢,至于傳遞的是真善美還是假惡丑,隨便!
    郭敬明、于正在抄襲被罰后熱度不減,還能頻頻出鏡收割流量,背后何嘗不是靠這個邏輯支撐?不排除他二人有一定的才氣,但是抄襲事件更讓他們成為了話題人物,成為了流量經濟時代的“吸睛體”,名氣和收入不降反升。這種違反常理的結果助長了他們的傲慢,給了他們無視法律的底氣。
    孟子有句名言,“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意思是說,在接受高 官厚祿之前,應當先辨別一下它是不是符合禮和義。所謂“流量為王”,說白了不過是一個“利”字,可是我們不應忘記,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中,還有一個字排在“利”的前面,那就是“義”。
    無論從事什么行業(yè),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也應兼顧價值擔當,這是一種不可推卻的社會責任。對于各類媒體來說,輸出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社會風氣向好、向善,就是它們的社會責任。同樣是自媒體“網紅”,李子柒借美食給傳統(tǒng)文化打call,“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卻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笨芍^是兼顧經濟收益和價值擔當?shù)牡浞丁?BR>    希望我們的媒體從業(yè)者都能向李子柒一樣,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擔當,憑優(yōu)質的內容打動粉絲,而不是靠“獵奇”和“審丑”吸引大眾。縱使弘揚真善美的能力有限,至少不要炒作惡趣味。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可無論世界怎么變化,抄襲剽竊者都不應成為榜樣。流量可以為王,但吸睛當有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