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北京的春節(jié)》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老北京的春節(jié)》是一篇散文。文章共有7個自然段,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一系列習俗,語言簡潔而生動,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讀后增長見識。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北京的春節(jié)》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北京的春節(jié)》原文
    按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過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還要泡臘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此辣味,色味雙美。
    到了臘月十九日,學生們開始放年假了。他們第一件事是上街買爆竹和玩具,貼近年根就去趕集買年畫了。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
    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時,城內(nèi)城外的廟會也開放了,小孩子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可以騎毛驢,看美景,還能買到春節(jié)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節(jié)的高 潮就到了。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jié)呢,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燈火通明。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紗燈,有的是冰燈,還有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紙燈,有的燈里面還有叮咚作響的小鈴鐺呢……除了看燈,人們還會吃元宵,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九,春節(jié)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北京的春節(jié)》教案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氣氛。
    3、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jié)“開始”“高 潮”和“結束”的日子。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重難點、關鍵能夠通過閱讀,找出各個時期人們的活動,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說春節(jié),談北京。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家里過春節(jié)的情景,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
    2、說說對北京的認識。
    3、教師導入:是呀,北京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我們國家的首都,那里的人們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呢?
    二、自讀課文,合作認字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讀課文。
    (1)找出課文的生字詞語。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習認讀。
    (2)同桌互相檢查認讀生字。
    (3)集體反饋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注意要點。
    (4)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進行生字讀音及書寫的再強調(diào)。
    (5)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在讀課文中鞏固生字的認讀。
    三、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指名分段讀,其他評價。
    2、學生自讀。
    3、學生齊讀。
    4、學生自由讀,完成練習:找出描寫春節(jié)“開始”“高 潮”和“結束”的段落。
    5、指名反饋。
    6、討論、交流每個部分的大概意思。
    7、讀課文。
    四、激發(fā)興趣,小組合作學習
    1、教師:同學們,能說說你們讀完課文后,對北京春節(jié)的感受嗎?(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熱鬧、高興、有趣等)
    2、教師導入,激發(fā)興趣:是啊,北京的春節(jié)可熱鬧、可有意思啦,他們都做了什么,春節(jié)里有什么特別有意思的活動呢?
    3、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完成表格。時間活動你的感受開始高 潮結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通過上節(jié)的讀文,我們能夠感受到春節(jié)里北京城洋溢著怎樣的氛圍?(學生根據(jù)上節(jié)的感悟,自由發(fā)言)
    2、作者從哪三方面具體介紹了北京過春節(jié)的情景?(開始、高 潮、結束)
    3、學生齊讀課文。
    二、反饋自學,理解課文,體會情感
    (一)體會開始時的忙碌、快樂。
    1、指導反饋:北京人開始過春節(jié)的時間是什么時候?(臘月初到元宵上市前)
    2、集體反饋,人們都干什么呢?(學生自由反饋)
    3、教師進行歸納、整理。(孩子們、大人們)
    4、大家一起讀一讀課文2—5自然段。
    5、自由地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忙碌、快樂)
    6、引導學生找出文中關鍵的詞語,讀中體會人們洋溢著的喜悅:你是從哪些具體的詞句中體會到的。
    7、指導學生抓住學生反饋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
    8、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們家過春節(jié)的這段時間又都干什么呢?
    (二)體會高 潮時熱鬧。
    1、指名反饋:時間?
    2、指名讀一讀,其他思考:高 潮時的特點是什么?
    3、指名反饋:熱鬧。
    4、再讀一讀,討論、交流:你們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高 潮時的熱鬧的?
    5、學生自由反饋。
    6、教師播放錄像,讓學生感知春節(jié)高 潮的熱鬧,也讓他們在錄像中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一些特點活動。
    7、讀文,說說元宵一到,讓老北京熱鬧起來的主要是什么節(jié)目?(燈展)
    8、找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9、引導想像,還會有哪些花燈呢?
    10、拓展延伸,結合錄像的內(nèi)容或是收集到的資料,說說老北京春節(jié)還有哪些特點的活動?
    (二)體會結束后的忙碌。
    1、全班齊讀課文后一個自然段。
    2、引導學生想像春節(jié)過后,人們都干什么去了?
    3、教師小結:所以說春節(jié)是每個人休閑的時候,春節(jié)一結束,每個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去,所以人們常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辛苦一年的人們,在歡度春節(jié)之后,又進入了新的一年的繁忙中。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感情朗讀,讀中體會情感。
    2、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xiāng)過年的習俗。
    3、鼓勵學生查閱資料,深入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北京的春節(jié)》教學反思
    《老北京的春節(jié)》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語言真摯感人,字里行間蘊涵了對北京濃濃的熱愛之情。這篇課文按照時間的順序對老北京春節(jié)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同時也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一系列習俗,語言簡潔而生動,字里行間透露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然而要讓我們南方的孩子感受到北方春節(jié)的那種熱鬧氣氛,我就先讓他們說說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特色,再來進行對比感受。因此我把落腳點放在了讀書上,運用觀看畫面、學生評一評、教師語言渲染、男女生比賽等形式,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讀書的過程中,學生能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悟課文內(nèi)容。例如學習除夕一段,我首先讓大家講一講南方春節(jié)除夕的特色,通過對比感受北京春節(jié)的不同,同時感受過年的熱鬧氣氛。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感悟,而且能將自己的感受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成為備課的一個難點。我又把落腳點放在了學生身上。設計了“你認為他讀的怎么樣”“小組交流”“男女生比賽讀后,讓學生當評委談出自己的理由”等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精彩的發(fā)言,獨到的見解,有滋有味的讀書聲充溢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