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海灘上》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海灘上》這篇課文,是冀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內(nèi)容,它所在的單元主題為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在祖國母親的溫暖懷抱中快樂成長。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海灘上》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海灘上》原文
    金色的海灘上,藏著無數(shù)彩色的小貝殼,這里一個,那里一個,多像彩色的小花朵!我撿哪撿哪,撿起了大海美麗的景色。
    金色的海灘上,留下我的小腳窩,這里一個,那里一個,也像美麗的小花朵。我走哇走哇,走進了童年的歡樂?!?BR>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海灘上》教案
    一、熱身活動
    首先,我?guī)ьI學生做“拍拍手”游戲(游戲規(guī)則:學生模仿教師拍手的節(jié)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很配合,表現(xiàn)得很積極。大量肢體語言的運用,使課堂動靜結合,同時又訓練了學生肢體運動的和諧性與對節(jié)奏的感知能力。
    接下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快認快跑”游戲(游戲規(guī)則:教師在黑板上布置好生字/生詞卡片,每組派一名代表參加。教師讀生字/生詞,第一個跑到生字/生詞前面的學生所在的小組得分),以復習上一節(jié)課的知識。在游戲的過程中,許多沒有參加到游戲中來的學生在座位上躍躍欲試,比講臺前的學生還要著急,真有點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架勢。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增強了自身的團隊意識與競爭意識。
    二、情境導入
    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過海邊生活、活動的經(jīng)歷,所以我采用了借助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導入新課。我向?qū)W生提出了如下問題:你記憶里的海灘是什么樣子的?
    我留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思考,同時教室里響起了伴有海鷗鳴叫聲和海浪聲的口哨音樂《外婆的澎湖灣》。學生在音樂的陪伴下,主動的去回憶自己以往的經(jīng)歷,并組織語言把自己心中大海的景象描述出來。一段音樂過后,發(fā)言開始了。平時,我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學生不夠細心,可接下來他們的回答讓我徹底改變了想法。孩子看問題的角度與我們成年人是截然不同的,這表現(xiàn)為在細節(jié)的關注上,他們總會出人一表,別具匠心。
    生一:海邊的沙灘和棉被一樣軟,沙礫像動物園的猴子一樣頑皮,總是鉆到人的腳趾縫里……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小小的寄居蟹,癢癢的真好玩。
    生二:海上吹來的風有點咸。海浪一層一層的在大海上,你追我趕,像我們上體育課賽跑一樣。
    生三:海灘上有好多好多的貝殼,什么顏色的都有。我和小表姐帶回了好多,放在魚缸里,放在抽屜里,還放在文具盒里(說著,便拿出一枚棕紅色的小扇貝給同學看)。
    教師小節(jié):同學們講得太精彩了!是啊,海邊就像一個大游樂場。金色的沙灘,在腳下為我們珍藏了無數(shù)美麗的貝殼;碧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粼粼波光;清爽的海風,在我們耳邊唱著輕快甜美的歌謠。老師小的時候,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歡在海邊撿拾貝殼,做游戲。老師很佩服你們的細心,在玩的同時,還能注意留心身邊的事物,真了不起!
    三、快樂之旅
    (一)在閱讀中體會快樂
    1、學生自行認讀,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朗讀開始前,我對學生提出了如下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學生朗讀開始了,教室里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讀書聲。剛開始的一兩遍學生讀的不是很流利,到后來才慢慢讀的有點感覺了。
    2、帶領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讀,初步理解課文
    我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與小組間采用分句度,競賽讀的方式,訓練朗讀能力。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對讀課文投入很高的熱情,稚嫩的童聲在教室里不斷的回響。
    (二)在思考中融入快樂
    我向?qū)W生提問:課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寫讓你體會到了快樂?
    學生默讀了課文之后,一個個把小手舉的很高,惟恐老師看不到似的。有的學生說,撿
    好看的貝殼快樂,有的學生說,在海邊跑來跑去快樂,還有的學生說看自己的小腳窩印在沙灘上快樂……我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尤其當一個靦腆的小女孩回答完“在沙灘上,和小朋友做游戲快樂”,臉紅紅的坐下后,我?guī)ьI學生給予了她熱烈的掌聲。從那以后她課上發(fā)言的次數(shù)明顯增多了,還能主動參加小組的各項活動。
    這件小事讓我明白了,對學生的個體針對性培養(yǎng),可以滲透進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微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的信任鼓勵,同伴的贊賞認同,往往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給人以莫大的勇氣去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
    (三)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快樂、創(chuàng)造快樂
    我向?qū)W生提問:哪些事使你感覺快樂?
    生1:過春節(jié)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買新衣服,親戚給我壓歲錢,我感覺很快樂。
    生2:奶奶從不對我發(fā)脾氣,還給我好吃的糖和蛋糕,我感覺很快樂。
    生3:語文課上,我交了造句的作業(yè),您說我可以成為一名作家,我感覺很快樂。
    小節(jié):同學們,當別人給我們關懷和愛的時候,我們感覺到快樂。那么,當我們把關懷
    和愛奉獻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時,他們也一定會感覺到快樂。其實,快樂是可以去創(chuàng)造的,能夠給別人送去自己的關懷和愛,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快樂的人,這樣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我的話剛說完,就有幾個學生舉起了小手。
    生1:鄰居家的小弟弟騎車時摔倒了,我把他扶起來,還和他一起玩,我覺到很快樂。
    生2:有,爺爺病了。我放學回家后,給爺爺?shù)顾盟?。大家說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覺到很快樂。
    我對學生的發(fā)言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告訴他們:愛和被愛,同樣能使人感到快樂。并對他們提出建議:希望他們在生活中都能做一個創(chuàng)造快樂的人。課下我?guī)ьI興趣小組的同學,積累他們的發(fā)言與自己的點評,經(jīng)過反復修改,創(chuàng)造了一首小詩《快樂的歌》(后附),在“六一”文藝匯演中,學生演出了改編后的小詩,受到了教師、學生的廣泛好評。
    四、指導生字書寫(背景音樂:《地下鐵的二十個音樂場景》節(jié)選)
    首先,對本課生字進行必要的結構、筆畫指導。在學生練習書寫時,對書寫不規(guī)范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書寫完畢,我讓學生一小組為單位,每組評選出三幅作品,參加班級展覽,再從這些作品中,選出較好的十幅,在板報的“小小書法家”欄目進行張貼。
    五、開展班級朗讀比賽
    給學生兩天時間進行準備工作,自愿參加,集體評選。學生們積極、踴躍的報名參賽,原本計劃用二十分鐘完成的環(huán)節(jié),整整進行了一節(jié)課。他們的準備工作做的很細致,一舉手一投足,每個詞語抑揚頓挫的把握都著實下了一番功夫。雖然略顯稚嫩,卻有著一股天然的感染人的力量。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海灘上》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1:
    課文由兩段組成,第一段寫孩子們在金色的海灘上撿貝殼,第二段寫孩子們在金色的海灘上奔跑歡跳。便于學生在朗讀中受到語言美、自然美的感染和熏陶。
    1、興趣是好的老師。在讀完全文后,我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中的趣“事,說說哪里給你帶來過快樂,留下難忘的記憶時,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有的學生說在家里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有的學生說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玩游戲;有的學生說在城里的廣場玩……同學們還用唱歌、跳舞、畫畫等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快樂。童年無憂無慮,天真可愛,向往幸福,向往美麗。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受到了美的熏陶。我感覺到,孩子們的世界豐富多彩。跟孩子們在一起,好心情伴左右。孩子們快樂,我也快樂。
    2、教學中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體驗文本所描述的歡樂。
    這節(jié)課,抓住了教材特點,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初讀和細讀文本后,啟發(fā)學生品讀重點句子,并適時運用了肢體語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驗文本所描述的歡樂,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課堂氣氛和諧,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獲得了快樂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在語文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認識事物。
    “興趣是好的老師?!庇蓪W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導入新課,喚起孩子們的回憶和想象,在語文中感受生活,引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學生自己讀書的基礎上,教師稍加點撥,做到正確、流利,不指讀,不破讀。在理解課文時,教師不作過多過深的解釋,只要學生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在海灘上撿貝殼、玩耍嬉鬧是一種歡樂的生活即可。
    教學反思2:
    一年級以識字教學和拼音教學為主,在識字教學中,我告訴小朋友:我們中國的漢字很奇妙,一個漢字可以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首兒歌、一個故事。課堂內(nèi)我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以熟帶生、偏旁帶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分解部件、編歌謠、順口溜、猜謎語、小組合作、游戲識字等,采用多種方法記住字的音、形、義。例如:教學第四課《海灘上》的“金”字時,我就用猜字謎的方法,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字:“一個人本姓王,腰里藏著兩塊糖”。游戲識字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如“開火車”游戲:用“開火車”的方式來認讀生字或詞語,讀對的詞語請大家跟讀一遍,讀的錯的就表示這是一節(jié)壞火車,大家?guī)退m正。成就動機是低年級學生課外識字的大內(nèi)驅(qū)力。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的愿望,而班內(nèi)舉辦“識字大王比賽”、“故事大王比賽”等活動,誰在識字活動中認的字多、記得牢,就能被評為“識字大王”、“故事大王”。我班“李健”被評為“識字大王”后,其他同學的識字興趣也被激發(fā)了。
    我們知道中國的漢字構字十分復雜,同音字,形近字特別多,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特別容易混淆,在用字時往往張冠李戴。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xiàn)由“學會”到“會學”的轉(zhuǎn)變,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率。例如:在學本課“貝”字時,我問學生:“你們覺得以前認識的哪個字和它特別像?”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再見的見”??梢哉f通過本科識字教學更進一步激發(fā)了我班學生識字的興趣,同時也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但在書寫時,還是有些困難。尤其是“走之旁和右耳刀”大多數(shù)學生書寫比較難看。我今后會在指導書寫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