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語交談的小技巧

字號:

雅思口語備考,除了通常的多聽、多讀之外,還有一條給人無限向往的途徑就是,同外國人一起聊天。以下是整理的雅思口語交談的小技巧,歡迎閱讀!
    
    1.雅思口語交談的小技巧
    1、在日常會話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外國人的表達其實并不復雜,但聽著卻顯得層次分明,原因便在于他們作為地道的語音和自然的節(jié)奏停頓。我們總是習慣于將中文語境下的停頓遷移到英語中,但真正能夠說好英語,需要的是英語語境下的恰當停頓,這點是我們最需要模仿和學習的。
    2、很多同學在面對雅思考官時的緊張,除卻主觀的語言障礙和心理因素之外,與外國人之間一種莫名的“隔膜”,也是我們無法放開的原因。
    周圍很多朋友面對外國人,依舊是以一種“景仰”的姿態(tài)把他們視作“賓客”,說起話來小心翼翼,即使開個玩笑也顯得僵硬死板。我們大可不必如此,完全可以把與他們的對話視作平凡生活中的一部分,把他們當作普通人,隨意聊,不想睬他們就把他們晾在一邊,總之不要客套。
    另外,與一個外國人一起說話,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虛榮的事情,是時候放下一些固有的價值觀和偏見,這樣才能真正覺得放松隨意。只有平凡普通,而不是故作輕松的氛圍下,才能讓自己安安心心的交流和說話。我相信除卻勤奮艱苦的語言訓練,面對外國人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放松與平等”,同樣能夠間接提高你說英語口語時的自信和流利度。
    
    2.雅思口語的誤解
    1、我們在平時講英語的時候或許不太注意自己的說話速度,也許有人習慣上講話時用很快的語速,由于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大部分是美國式的英語,給人的感覺是流暢輕快,節(jié)奏感也很強,可是雅思口語的考官大部分是來自英國、新西蘭、澳洲或者加拿大,對于他們來講語速是考量一個人語言素質(zhì)和修養(yǎng)的關(guān)鍵因素,對于他們來講,較快語速不是表現(xiàn)良好溝通的方式,反而平均的語速或者較慢的語速也許能夠更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產(chǎn)生好感,因此,控制好自己的語速和談吐是口語表現(xiàn)中不可小視的問題。
    2、雅思口語考試和大多數(shù)國際標準話考試不同,考官會親自面試,并且考試形式是討論加交流的形式,也就是說臨場過程中,你的一舉一動都在考官的注視中,那么過于拘謹或者緊張勢必產(chǎn)生語言和肢體上的僵硬和遲鈍,因此彼此之間的溝通沒有得到有效的建立,你的表現(xiàn)一定會給考官留下不夠良好的印象,影響你的口語成績。
    3、在評分標準中,對于語法和流利度以及連貫性兩項中,都有對句型運用的語言概念在各項分數(shù)級別中做了不同程度和側(cè)重的解釋,一般來講,在口語表達中,能夠運用不同形式的句型和語法可以從一方面體現(xiàn)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可是對于高分級別的語言標準,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形式的復合句的使用是建立在充分的信息依據(jù)和明確的語音特征基礎(chǔ)之上的,包括自然停頓、重音、語氣、升降調(diào)等諸多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的表達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沒有任何語氣特征上的指示和表明,也沒有任何可以過渡不同形式的復合句之間的連接成分,勢必會讓考官懷疑你是在背誦已經(jīng)準備過的答案,或者像是沒有情緒的機器人在朗讀。
    4、在考官詢問某些問題的時候,特別是在第一部分,所涉及到的話題通常是有關(guān)自己的個人情況和業(yè)余生活愛好等,由于之前準備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回答某些實際問題時可以采用事實依據(jù)加以提煉或者修改、假設(shè)、虛構(gòu)等方式讓自己的表達符合問題提干要求和核心意思,考官不會考查你的內(nèi)容是否屬實,主要關(guān)心你是如何表達你的思想的方式,因此不要輕易直接回答你不清楚或者你不知道這樣的答案。
    5、聰明的你可能認為考官畢竟是人,因此和他搞好群眾關(guān)系是臨場發(fā)揮極為關(guān)鍵的事情,因此你會頻繁的使用眼神交流法、微笑法、開玩笑法等博取考官對你好敢以期可能最終會得到比較滿意的結(jié)果。但是,語言技術(shù)層面的工作才是最重要最急需做好的,相信一個滿臉掛著微笑卻只能進行只言片語的交流的考生,考官在評判的時候還是會客觀地下結(jié)論,因此光是表面功夫還是不夠的。
    6、雅思口語考試那天有同學很早就來蹲點,為了收集當天考試的信息為第二天的考試做準備,其實這是一項以為危險的工作,因為口語考場紀律中嚴格要求考生不能在考場周圍相互之間詢問考試內(nèi)容,因此你千萬不要臨時抱佛腳找現(xiàn)成答案,如果出現(xiàn)任何意外請自求多福。
    7、雅思口語考試的順序根據(jù)報考考生的姓氏的首位大寫字母順序排列,由于考試當天多少會出現(xiàn)考生因各個原因無法參加考試如:如:準考證忘帶、考試遲到、找不到考場、心理壓力嚴重等,那么前面被叫到參加測試的學生的考試時間就會轉(zhuǎn)移到下一個考生,因此必須提前半小時到達考場,保證自己能夠準時參加考試,避免上述狀況發(fā)生的可能性。
    
    3.雅思口語詞匯應(yīng)用
    在雅思口語備考中,首先弄懂基礎(chǔ)詞匯,然后掌握自己“心目中”的話題詞匯,多記多練,同時一定要記住一點,就是口語中使用的詞語必須自然易懂。
    雅思的口語考試中共有四個評分標準,即流利和連貫、詞匯量、語法的掌握范圍和準確性以及發(fā)音??脊賹倪@4個方面考查考生,并分項量化,分項打分,然后計算得到最后的口試成績。而這四部分經(jīng)常會被我們簡化為F/V/G/P,而其中的v代表詞匯量。
    一、口語考試三個階段中的task類型
    雅思考試是一種task-based的測試,所謂的task-based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娛樂、學習中進行的各種活動,而task-based語言測試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再現(xiàn)人們在社會中的各種各樣的活動,把語言測試和應(yīng)試者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而雅思口語通過讓考生完成某些task(也就是話題)來考查考生的語言能力和掌握的語言知識,從而進一步評估其有效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口語考試三個階段中的task類型及完成各個階段需要掌握的詞匯量、詞匯類型和學習要求。
    可以看到,2200多個詞匯從表面上掌握并不困難,而關(guān)鍵在于對這些詞匯的把握和運用的深度,這才是學習的難點。而我們通常做到的只是明白其意,拼寫無誤,而實際上真正掌握一個單詞要做到:
    1.準確發(fā)音+正確拼寫+明確詞性
    2.能把其用在一個恰當?shù)恼Z法環(huán)境里
    3.能把與某一個事物或者是抽象的概念聯(lián)系在一起
    4.掌握其相應(yīng)的搭配
    5.能在口語和書面語中迅速地識別它
    話題的詞匯量的掌握是沒有l(wèi)imit的,這完全取決于考生的思想,即他想講什么和怎樣講的問題。一般來說,對一個話題的詞匯存儲達到120-200個左右,那你至少就不會遇到“話到嘴邊又咽下”的窘境了。考生當然在這方面記憶越多的詞匯越好,但是往往考生會貪圖量大,而忘了質(zhì)量,導致最后單詞之間混亂一片,哪個和哪個都分不清楚了,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對于某一個話題,首先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想說些什么,然后再去記憶詞匯,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
    此階段是考官自由度較大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反映考生真正英語水平的一個階段,它主要考查考生用英語參加討論,能否表達自己較深層次的觀點,思路是否清晰,語言是否準確等等,所以在此階段的詞匯備考過程中,大家要熟練掌握適合自己的分類話題詞匯。
    二、要搞清楚考官是如何看待“V”的
    通過對雅思口語考試三個階段的詞匯分析,我們知道在考試前去如何準備,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搞清楚考官是如何看待“V”的。
    三、能否清楚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里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能不能用英語準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重要的是讓考官聽得懂。我們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有時候一個詞匯用錯會比用錯語法更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這里邊強調(diào)的是用詞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準確性。
    四、詞匯的多樣性
    考生在口試過程中,缺乏詞匯的變化,也就是說,過多地使用某些詞匯。因此,詞匯的替換可以從一個角度說明詞匯的多樣性。
    雅思口語考試雖然不要求使用太難的單詞,但是也要盡量避開一些過于簡單的詞匯。
    五、用熟悉的詞解釋不熟悉的詞
    我們在考試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詞我們想表達出來,但是卻不知道這個詞,這時就需要通過解釋、舉例,甚至加上身體語言等方式繞著彎子進行說明。
    六、對于慣用語的應(yīng)用
    在考試中,考生說話時盡量不說一般人聽不懂的專業(yè)術(shù)語,還要學會多用地道的表達法。所謂的習語idiom是因語法結(jié)構(gòu)特殊或無法拆開而只能依據(jù)其組成成份來解釋的語言形式或某種固定的語言表達方法,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
    在雅思口語備考中,首先弄懂基礎(chǔ)詞匯,然后掌握自己“心目中”的話題詞匯,多記多練,同時一定要記住一點,就是口語中使用的詞語必須自然易懂。不要說一般人聽不懂的專業(yè)術(shù)語,不會用英語表達的可以通過解釋、舉例等方式繞著彎子進行說明,或者干脆放棄不說。詞匯一定用你熟悉的,一定是自己能駕馭的,即使簡單也無所謂,只要沒用錯,你口語中的詞匯這部分6分沒有什么問題,當然,如果你想獲得更高分,還可以用一些深層次的詞匯,但是還要奉勸大家一句,詞匯不管是簡單還是復雜,一定是我們可以靈活運用的,是我們可以駕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