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學期英語教學計劃3篇

字號:

教學計劃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是整理的內容,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四年級下學期英語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的
    1、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
    3、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的設計和編寫體現(xiàn)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吸收了當今國內外把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的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適合我國英語教學基本狀況的模式和方法??偹悸肥且栽掝}為綱,以交際功能為主線,兼顧語言結構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實際目的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
    教材的主要特點:
    1、強調語言運用
    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際教學思想,注重學生語言運用功能的培養(yǎng)。教材在整體構思,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方法選用等方面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語言的交際功能。
    2、注重能力培養(yǎng)
    力求用生動簡單,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目標鼓勵學生能動思考,主動做事,自動調整學習方式發(fā)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能。
    3、突出興趣激發(fā)
    從內容、形式、方法、插圖及裝禎設計等方面都以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選擇話題充分考慮小學生的需求。
    4、重視雙向交流
    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放文化知識。
    5、融合學科內容
    十分重視在學習內容上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兼容并蓄,精選學生需要了解的,感興趣的,易學會的,有普及價值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學科知識內容,融如語言材料之中。
    6、重視靈活擴展
    運用有效的編排形式,使教師充分發(fā)揮特長,使學生能夠各得其所。
    7、實現(xiàn)整體設計
    運用整體系統(tǒng)的合理編排力求達到各階段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自然銜接,以確保各階段的順利過渡。
    三、教學方法
    1、會話教學
    融會話教學于情景表演之中,讓學生在表演中練。
    2、詞匯教學
    巧用實物和卡片。
    融詞匯于會話教學中。
    3、歌曲與歌謠教學
    在每節(jié)課中滲透、靈活運用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唱演結合,培養(yǎng)藝術素質。
    【篇二】四年級下學期英語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三個面向”戰(zhàn)略指導思想,滲透和灌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想。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遵循四個“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一級目標)
    (一)總體目標
    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jù)教師的簡單指令做游戲、做動作、做事情(如涂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能書寫字母和單詞。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二)語言技能一級目標
    1、能根據(jù)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或實物。
    2、能聽懂課堂簡短的指令并做出相應的反應。
    3、能根據(jù)指令做事情,如:指圖片、涂顏色、畫圖、做動作、做手工等。
    4、能在圖片和動作的提示下聽懂簡單的小故事并做出反應。
    說唱:
    1、能根據(jù)錄音模仿說英語。
    2、能相互致以簡單的問候。
    3、能相互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如:姓名、年齡等。
    4、能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如:喜歡和不喜歡。
    5、能夠根據(jù)表演猜測意思、說詞語。
    6、能唱英語兒童歌曲15一20首,說歌謠15一20首。
    7、能根據(jù)圖、文說出單詞或短句。
    玩演:
    1、能用英語做游戲并在游戲中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際。
    2、能做簡單的角色表演。
    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簡單的童話劇,如(小紅帽)等。
    讀寫:
    1、能看圖識字。
    2、能在指認物體的前提下認讀所學詞語。
    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4、能正確書寫字母和單詞。
    視聽:
    1、能看懂語言簡單的英語動畫片或程度相當?shù)慕虒W節(jié)目。
    2、視聽時間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平均每周20一25分鐘)。
    四、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PEP)》是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與加拿大LingoMedia國際集團合作編寫的一套全新的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編寫而成的。供小學6年級的學生使用。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yǎng)。
    3、突出興趣激發(fā)。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學科內容。
    6、重視靈活擴展。
    7、實現(xiàn)整體設計。
    【篇三】四年級下學期英語教學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從上個學期的情況來看在英語學習上掌握較好,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成績層次上很均勻,英語學習興趣很高,在教學上我多的是在個別輔導之余引導他們分組相互學習,師徒結隊,共同進步。
    二、教材分析
    這套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小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本冊供以小學三年級為起點、開設英語的學校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使用。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的設計和編寫體現(xiàn)了外語教學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在分析、研究許多種國內外小學英語教材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博采眾長,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編寫體系。同時,有吸收了當今國內外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理論和成功經驗,把這些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我國的小學外語教學實際相結合,以形成我國小學英語的外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yǎng)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不同方式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8、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教學目的
    1、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志,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如:創(chuàng)設英語角等等。
    5、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五、主要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shù)字、顏色等幾個話題),并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