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字號: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個故事里,讓人從中領悟到一定的道理。為大家提供《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一天,小猴子去找它的好朋友小白兔玩。
    到了小兔家,它看見小白兔坐在窗前想著什么,小猴子很好奇,問道:“小白兔,你在干什么?”小白兔說:“我正在寫作文,我想當一名作家?!毙『镆宦牐南耄何乙矊W寫作文吧,說不定將來也能成為一名作家呢!于是,它開始和小兔學寫作文。
    寫著寫著,小猴子忽然聽到一陣喇叭聲,那聲音清脆悅耳,真好聽。小猴心想:寫作文這么難,不如我去學吹喇叭吧。
    于是小猴順著喇叭聲找到小熊,又開始學吹喇叭了。正當小猴認認真真吹著的時候,一個身影從它面前一閃而過,小猴一看,原來是小鹿在學跑步呢,小猴又決定和小鹿學跑步,可是沒跑多久,它又覺得太苦太累,不學了。
    后,小白兔成了大作家,寫出了優(yōu)美的文章;小熊成了音樂家,吹出了動聽的樂曲;小鹿呢,則成了一名運動健將;只有原本聰明伶俐的小猴,什么也沒學會。看來,害怕困難、不能堅持到底的人什么本領也學不會。
    【篇二】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下個星期一輪到我在托管班發(fā)言了,我想讀《中國寓言故事》里的“盲人摸太陽”,因為我讀了“盲人摸太陽”的故事對我有了啟發(fā),讓我懂得了,別人說的不一定是對的,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找到這個東西。如果你只是依賴別人的話,那你一輩子也不會找到這個東西的。我把這件事給媽媽講了一下,媽媽聽了,說:“嗯,寶貝你選的很對,媽媽支持你!”
    我開心的笑了!
    【篇三】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在高高的山崖上,一只雄鷹媽媽產(chǎn)下了一只小鷹。
    在媽媽的哺育下,小鷹長滿了羽毛,一天比一天健壯。當它看到別的雄鷹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它想:我也要做一只展翅飛翔,不畏風雨的雄鷹。
    一天,它告別了媽媽,開始了為夢想而努力奮斗的生涯。它每天都要艱苦的訓練,每天天剛亮就要從溫暖的巢里爬出來,晚上天黑盡了才回來。
    剛開始,小鷹只是無力地撲騰幾下子翅膀,過了幾個星期,可以近距離地飛上那么離窩很近的地方了。又過了幾個月,小鷹學會了從上空俯沖下來,而且不會摔倒。但是,小鷹還是很希望有一天能夠飛到遠處那座山的山頂——在它看來離藍天近的地方,離太陽近的地方。
    這天,刮起了狂風,下起了大雨。小鷹猶豫著。出不出去呢?不出去,離夢想又遠了一步,出去,萬一把羽毛刮掉了怎么辦?終,勇敢的小鷹決定與暴風雨拼搏到底。那一日,小鷹學會了在不好的天氣里飛翔。
    經(jīng)過不懈的奮斗,終于,小鷹飛上了山頂,看到了美麗的風光。它終于實現(xiàn)了它的夢想,做一只自由翱翔的雄鷹。
    一個人只要為了夢想而努力,不害怕挫折和失敗,就會離夢想越來越近。
    【篇四】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一天,小兔和兔媽媽要準備去旅行,他們在果園里摘了一個大西瓜,想在路上餓的時候吃。他們走啊走啊,看見一條小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就在這時,小兔想了一個好辦法,他就說我們用刀把西瓜切開,然后再把西瓜的肉吃了,就變成了兩條船了。兔媽媽覺得這個辦法好,就開始做了。小船做好了,小兔和兔媽媽坐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過了小河。
    他們又繼續(xù)旅行了。
    【篇五】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一天早上,小兔高興地迎著初升的太陽去上學,當它走到一座獨木橋前面時,它愣住了,因為,在獨木橋的另一頭,猴爸爸帶著小猴也準備過橋去采果子。
    于是,小兔微笑著說:“猴爸爸,你們先過吧?!笨墒牵锇职謪s不慌不忙地說:“小兔,我們不急,還是你先過吧,不然,你上學會遲到的?!毙⊥脠?zhí)意要猴爸爸先過,后猴爸爸帶著小猴還是先過橋去了。
    小兔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光榮的事,心里美滋滋的,太陽越升越高,小兔高興地走向?qū)W校上課去了。
    【篇六】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有一戶人家的小雞出去了。
    在路上碰到了小貓,小貓也看到了小雞,就一步一步的靠近小雞。小雞非常害怕,急忙逃跑。不知不覺的跑到了小河邊,小貓也追上來了,小雞哭了。突然,有一個小姑娘那著小木棍跑了出來,把小貓趕走了,小雞得救了。
    【篇七】小學生一年級寓言故事作文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