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小兔和樹的對話》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本文是一篇知識童話,通過小兔和楓樹姐姐、樺樹妹妹、松樹爺爺的對話,告訴大家各種樹木到了秋天,樹葉會有不同的變化,知道一些有關植物的常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愿望。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小兔和樹的對話》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小兔和樹的對話》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7個生字。讀準字音,重點讀準“素、產、減、仍”的音,認清字形,掌握“套”的筆順。
    2、在閱讀中體會小兔看見楓樹、樺樹、松樹的樹葉秋天不同的樣子時的心情,并指導朗讀好這些句子。
    3、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能了解秋天楓樹、樺樹、松樹樹葉的變化,并大致了解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并能根據提示說一說。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38小兔和樹的對話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反饋:小兔和哪些樹進行對話
    同學們回家已經預習了課文,那么小兔和哪幾棵樹進行了對話?
    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楓樹
    樺樹
    松樹
    教師邊板書邊請學生觀察:請同學們仔細看看這些樹的名稱,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小結:對啊,它們都是木字旁的字,大多數與樹木有關的字都是木字旁的。
    3、媒體出示“楓樹、樺樹、松樹”的圖片,引導學生讀好樹的名稱
    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幾種樹,把它們的名稱讀好(指導讀樹的名稱時,尤其要關注“楓”的后鼻音)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找到對話,反復朗讀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同桌互查
    現在我們就要來學習課文,請同學打開書本,和你的同桌一起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再讀課文,找到寫小兔和楓樹、樺樹和松樹3次對話的有關小節(jié)。
    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現在請大家再次認真讀課文,找到寫小兔和楓樹、樺樹和松樹3次對話的有關小節(jié),用()括出,然后同桌合作分角色讀一讀,注意不加字不漏字。
    3、交流反饋
    (1)檢查讀文情況
    下面,請3對同桌分別讀一讀描寫小兔和楓樹、樺樹和松樹的3次對話的有關小節(jié),其他同學仔細看,認真聽,他們有沒有把字音讀準了。
    (2)重點指導“花青素、葉綠素、產生、仍然”這四個詞語,讀準字音
    同學們都把字音讀準了,尤其是這幾個詞語,現在就請他們再做做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
    (3)再讀寫對話的有關小節(jié)
    現在,再請3對同桌來讀讀有關小節(jié),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四、再讀課文,讀懂內容,深入理解,指導讀好重點句
    1、指導讀懂問句,并朗讀好問句
    (1)引讀出示小兔的三句問句
    秋天,小兔看見火紅的楓葉再風中輕輕地擺動,它很奇怪,就問楓樹——(出示句子,生讀),小兔繼續(xù)向前走去,看見一棵小樺樹的葉子快掉光了,它很擔心,就問樺樹——(出示句子,生讀),后來,小兔看見一棵老松樹的葉子還是那么多,那么綠,它很著急,就對松樹說——(出示句子,生讀)
    (2)讀懂問句的內容
    ●請同學們認真讀讀小兔問的這些話,邊讀邊想:小兔對什么現象不明白?并圈畫出有關詞語。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換
    脫
    不換很少脫
    (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隨機指導“套”的筆順)
    ●結合板書梳理總結:
    小兔看見楓樹在秋天會換紅外套,感到很——生答(奇怪)
    師板書:奇怪
    看見樺樹在秋天會脫 衣服,感到很——生答(擔心)
    師板書:擔心
    看見松樹在秋天既不換衣服,也很少脫 衣服,感到很——生答
    師板書:著急
    ●學生練習完整說說小兔對哪些現象不明白。
    (3)指導讀好問句。
    是呀,小兔看到這些現象,又是好奇,又是擔心。請同學再讀讀小兔問的這些話,請你們根據這些提示語讀出句子的語氣。
    指名讀、師生配合讀
    2、學習楓樹、樺樹和松樹的回答,指導朗讀,理解內容,大致了解松樹、樺樹和松樹的樹葉秋天產生變化的原因。
    (1)引讀出示三種樹的對話
    小兔對楓樹秋天會——換紅外套感到很——奇怪,它去問楓樹,楓樹回答說——,小兔對樺樹秋天時——脫 衣服感到很——擔心,它又去問樺樹,樺樹回答說——,小兔還對松樹秋天時——既不換衣服,也很少脫 衣服感到——著急,它去問松樹,松樹呵呵地笑著說——
    (2)指導讀好楓樹、樺樹和松樹地回答。
    ●楓樹、樺樹和松樹的話都很長,我們要好好讀一讀,請同學多讀幾遍,爭取不加字、不漏字。
    ●反饋(反饋過程中區(qū)分“破”和“被”的字形)
    接下來,就請三位同學分別來讀楓樹、樺樹和松樹的回答
    (3)理解內容,大致了解楓樹、樺樹和松樹秋天樹葉產生變化的原因
    ●同學們將這三種樹的回答讀通了,除了讀通外,我們還要讀懂。這些話都是告訴我們關于樹葉變化的知識的。請同學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借助提示,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出示:楓樹在秋天會換紅外套是因為____________。
    樺樹在秋天會脫 衣服是為了______________。
    松樹在秋天既不用換衣服,也很少脫 衣服是由于__________。
    ●學生交流
    ●引讀(師讀現象,生讀原因)
    3、鼓勵質疑,激發(fā)學生課外學習的興趣。
    小兔通過和這些樹的對話,明白了許多知識,大家也一定學到了許多知識,那你還有什么想問一問嗎?
    小結:今天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在學到新知識的同時,有些同學又產生了新的疑問,對植物學的更多知識產生了興趣。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就讓我們和書交朋友吧!回家后,我們可以再去讀讀《十萬個為什么》找找答案。
    五、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遷移說話
    ●一路走來,小兔的收獲可真大。它先看見楓樹在秋天時會——,感到很——,通過對話,它明白了那是因為——;接著,小兔又看見樺樹在秋天會——,感到很——,通過對話,它明白了那是為了——;后來,小兔又看見松樹在秋天既——,也——,感到很——,通過對話,它明白了那是由于——。(引讀時要將板書和提示練習結合起來)
    ●小兔學到的知識可真多,難怪它會高興地說——(出示后一小節(jié)小兔說的話,學生齊讀)
    ●小兔蹦蹦跳跳地回到家,它也想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告訴媽媽,想一想,它會怎么告訴媽媽呢?
    ●學生自由說,全班交流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兔和樹的對話》,文中的小兔,看到事物愿意觀察,發(fā)現問題能及時弄懂,從而學到了知識,我們要向小兔學習,在此老師要送你一句話。
    出示:愿意觀察,勤學好問,才能有收獲。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小兔和樹的對話》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8個生字、7個詞語。
    2、有感情地熟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
    3、在閱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找出秋天楓樹、樺樹、松樹幾種樹葉變化的句子,能圈出表示小兔心情變化的詞語。
    4、知道不同植物、動物到了秋天有不同的變化,了解有關動植物的科學常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8個生字、7個詞語。
    2、有感情地熟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
    1、知道秋天楓樹、樺樹、松樹的變化特點。
    2、知道不同植物、動物到了秋天有不同的變化,了解有關動植物的科學常識。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錄音、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
    1、師:看,今天哪個朋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出示課件)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小兔有關的課文(出示課題:38、小兔和樹的對話)。
    2、指名讀課題。
    3、理解“對話”
    二、信息交流,了解情況:
    1、師:昨天請小朋友預習了課文。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學生交流自學所得
    (1)隨機學習生字:套、素、被、產、棵、怕、減、仍
    (2)齊讀詞語:楓葉、外套、葉綠素、產生、減少、仍然、平安
    解釋“葉綠素”
    (3)板書:樹葉
    楓樹變紅
    樺樹脫落
    松樹不變
    3、師:同學們預習得真好,現在老師想聽聽你們把課文讀得怎么樣。
    指名9人一人讀一節(jié)。
    三、再讀課文,深入學習:
    1、師:你們讀得真好,想不想聽老師讀一遍?
    2、聽課文錄音,思考:小兔在和楓樹、樺樹、松樹的對話過程中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用“——”圈出描寫小兔心情的詞語。
    3、交流,并用句式“小兔是因為?!焙汀耙驗?,所以小兔?!闭f說為什么小兔的心情會有這些變化。
    4、指導朗讀:朗讀時要把這些表示小兔不同心情的詞語讀得稍微重一些,并且讀出小兔每次說話時的不同語氣。
    (1)自由準備
    (2)挑戰(zhàn)讀
    (3)男女生對讀
    5、師:聽了樹的話,小兔學到了哪些知識?小組合作學習。
    6、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問題的交流(可以用書上的語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7、板書:原因
    產生花青素
    減少水分蒸發(fā)
    有保護膜
    四、仿照課文,拓展說話:
    1、師:你們想不想讓小兔學到更多關于秋天的知識?找你的好朋友一起仿照課文說一說。
    2、以表演的形式交流
    五、總結全文。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小兔和樹的對話》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知識童話,通過小兔和楓樹姐姐、樺樹妹妹、松樹爺爺的對話,告訴大家各種樹木到了秋天,樹葉會有不同的變化,知道一些有關植物的常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愿望。小兔的形象活潑可愛,看到楓樹姐姐在秋天換上紅外套,就“奇怪”地問,看到樺樹妹妹的葉子快掉光了,就“擔心”地問,看到松樹爺爺的葉子沒有變化,就“著急”地說,將知識與童話故事有機地結合起來,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
    在課上,我主要用了這些教學方法:
    1、讀課文和學習生字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中鞏固識字。
    2、在讀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圈出有關小兔心情的詞語,并指導學生讀出語氣。
    3、小組合作分角色讀一讀,培養(yǎng)合作精神。
    4、適度進行拓展說話訓練。
    雖然已經進入二年級,但識字依然是我們教學的重點。當然,二年級的識字應該有別于一年級,要引導學生更加自主、快速、有效地識字。我是這樣做的:
    在學生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識字。有時我們可能覺得在揭示課題,對課文有了整體印象后,就及時教學生字,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掃清字詞障礙,更加有利于學生正確、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事實上,把識字作為一個獨立的環(huán)節(jié)安排在一節(jié)課的起始階段,這樣對突出識字這個教學重點是不充分的,教學的效果也是不好的。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看,對整體的印象肯定高于對個別的印象,所以我們在教學生字時,先給學生充分的讀課文的機會,讓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關注生字,這樣,學生在和生字有了多次的見面機會后,才能把生字和課文中的語言環(huán)境建立起對應,再安排交流識字環(huán)節(jié),效果就會很好。
    用識字的規(guī)律來幫助識字。面面俱到地對每個字進行平均力量的教學是不合適的。我引導學生要抓住那些識字規(guī)律明顯、構字能力強的字進行重點的學習,讓學生找到并學會認識漢字的一般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本課中,我抓住“楓、樺”字進行字形分析,從而使他們在小組自學生字時,也能抓住一些重點,如“仍”可換部首識字。
    本課中的小兔在說話時分別有三種不同的語氣,這是訓練朗讀的切入點,我讓學生找出這些詞語,進行朗讀訓練,其中我先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進行對話朗讀,進入二年級,對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要加強。因為學生還比較小,自制力較差,所以我們可以先從小范圍的合作開始。同桌合作就是個很好的形式。我們要教會學生合作的方法,比如各自明確的分工,不同學習環(huán)節(jié)合作的程序等。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第一個內容,即小兔和楓樹的對話,通過先讀對話,讀熟練,到再把對話放進課文中,出示第一小節(jié),找找描寫小兔心情的詞語,聽聽范讀,再訓練讀出語氣,感覺還比較流暢、自然。接下去的兩個內容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照我的方法四人一起學習,學生自己分配好角色,合作讀好對話。
    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按照課文內容完成說話練習的環(huán)節(jié),我用一個規(guī)范的句式讓學生練習說話,因為學生的水平不同,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更有高低,提供句式是為了讓學生的表達有條理,也是著眼照顧到全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先扶后放的策略,先指導學生說好關于楓樹的內容,然后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討論,派代表交流??墒巧贤暾n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有些失敗,我的出發(fā)點是想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但是課上的情況告訴我,這個環(huán)節(jié)會導致拘泥于文中的科學常識,而偏離了語文課說話的主旨,本課是科學常識類的課文,借助童話的形式讓學生明白了秋天樹葉變化的情況。但是本文中的科學常識并不是學習的重點,它只是課文依托的一個內容,起幫助組織語言的作用,課堂教學的重點還在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品位和應用。因而我反思自己的這堂課,認為重點還是應該緊緊抓住表示小兔心情的詞語,訓練朗讀,把這個重點做到位,讓閱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使課堂的重點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