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6篇】

字號:

實習能拓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適應型人才。實習是大學生拓展自身素質的主要載體之一,學生通過實習磨練意志,發(fā)展個性,鍛煉能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拓展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學歷,素質,技能一體化的適應型人才。以下是為大家準備的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6篇】,供您參考學習!
    【篇一】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
    這個星期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向芳一起的采訪,事情是200多個民工去討住處27人被打傷住進醫(yī)院。當時我們就去了現場和醫(yī)院,但是回來后發(fā)現事情的起因與四個方面都有關,可是我們僅僅采訪到了兩方。當時是晚上十點,我給其中的一方就是韓國公司的律師打電話,他讓我們馬上去他的律師事務所,他給我們提供全部的資料??墒堑任覀內チ艘院螅麄円恢备覀冋劦搅耸c,此時已經過了截稿時間,這樣第二天我們的稿子就沒能發(fā)出來。第二天,我們又采訪了第四方就是中建四局后才寫稿報道。這樣我們的報道就比〈新 京 報〉和〈信報〉晚了一天??墒?,根據后來這四方的反映,他們都覺得我們的報道是所有的報道中最客觀,最接近事實的,有兩方的人給我打電話的時候都說,他們認為《新 京 報》的報道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這樣我就有了疑問,在實效和客觀實在不能同時保證的時候,我們應該舍誰取誰?在這個事件中,第一天我們的確沒有時間采訪完成,也沒有辦法聯(lián)系到中建四局的人,所以我們放棄了實效,保證了客觀。但影響力在第二天卻被大大弱化了。那么,這種情況下,我們到底怎么辦?
    【篇二】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
    這個星期和xxx一起做了幾次稿子,感覺最深的就是記者一定要學會懷疑,以及怎么去懷疑,然后怎么去證實你的這些懷疑。
    懷疑,我現在的理解就是千萬不要只聽一方當事人的話,尤其是當你面對一個利益受到損失的人的時候,他對你陳述他的不幸和憤怒,不能隨便就相信他說的一切,然后還帶著感情 色彩的去問另一方。我自己的性格來說,我是非常容易相信別人的話的,但是作為一個記者,我覺得輕信別人是非常危險的。
    然后就是怎么去懷疑?有些要根據自己的采訪經驗和生活經驗,這樣才能發(fā)現對方的疑點,有些則需要一定的證據來支持。
    發(fā)現疑點,一定要通過各方求證,就是利用一切方式來消除這些疑點。然后把求證到的事情寫出來,把失實的部分去掉。
    還有就是在采訪中,一定要把盡可能多的方面都采到,有很多方面看似好像不重要,但是仔細思考之后,如果缺失了這些,其實是非常不完整的。比如,我和xxx去采訪學校,學生因為怕被狗咬不敢上學。這條狗以前是不咬人的,但是前幾天生下小狗后就繼續(xù)傷人。我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但是我根本沒想到我應該給寵物醫(yī)院的醫(yī)生打電話,問一下狗突然咬人與它生小狗有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后來問了一以后,才知道這是有必然聯(lián)系的。這樣稿子也就完整了。然后就是在求證中,一定要把所有的要素記清楚,比如給網通客服打電話咨詢,就應該記住是多少號接線員回答的問題。這樣的事情看似好像很小,但很多時候應該會避免糾紛吧。
    所以,我感覺采訪中很多事情看似很小,似乎無關緊要,但是絕對不能疏忽,不能小看,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必須認真而細心的去對待。
    【篇三】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
    最近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采訪中如何把握提問的技巧,如何才能最快最巧妙地從采訪事件的各當事方的口中得到你想要的回答,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因為它對于我來說,不僅僅關乎采訪技巧,還是一個如何與人溝通的問題,而后者恰恰一直都不是我所擅長的。
    【篇四】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
    新聞,很喜歡,剛好,如愿以償的讀了新聞學。在我的意識中,新聞,就是了解這個社會,看看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因為我對一切我未知之物充滿好奇。
    這個假期,終于開始接觸實實在在的新聞了,它到底是什么樣的,很難說清,在我看來,作為記者就是跳出了一件事情的本身來看這件事情。結果第一天就頗受打擊,被分到了房地產新聞部,不喜歡,不了解,不想做,我想去新聞部,我想象中的新聞部,幾經掙扎還是改變不了,那好吧,我已經開始不對實習抱什么信心了。在報社,師兄師姐們都說,女生啊,不要當記者,很辛苦的,你看,女記者一個個都被摧殘成什么樣了,新聞理想一次次被打擊,但是當看到充滿活力的領導,還有做了20多年記者依然對這個行業(yè)充滿激情的前輩時,動力又來了。確實,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可能會把事情做好。
    本周做的事,第一件是幫老師在網上收集資料,雖然是上網,但網上的資料是海量的,怎樣從這些資料中找到有用的,有價值的,還是要有能力的,并且要認真,踏實,有耐心的把百度至少前二十頁給看完,再從中整理。第二件事是跟著老師去采訪房地產公司的總經理,錄音,回來后整理錄音,發(fā)現錄音的聲音特別小聲,整理起來特別痛苦。每一件事都要特別細心,因為聽說有同學不小心沒錄到音或者把錄音給刪了,那造成的后果真是無法彌補的。采訪各種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反思觀察個人價值觀的一個過程,真正有自信,成功的人是怎樣的,怎樣表現他的一言一行,接觸到了自己會深有體會。最痛苦的一件事是老師派我自己出去樓盤采訪,給我廣州的兩個郊區(qū),讓自己找?guī)讉€樓盤實地采訪,就這么換乘著各種交通工具,問了無數人,走了很多路,一個一個偏的不能再偏的地方都被我這個路癡找到了,走了三個之后,我真的,快暈了,走不動了,在掙扎到底要不要去別的,因為可能我再花一兩個小時到下一個樓盤,采訪到的結果可能也是一樣的。在肯德基吃了午飯后,掙扎過后,還是去吧。新聞真實性,就是這樣,絕對不能靠感覺靠猜想,即使知道結果也一定要實地驗證。早上出門,晚上回來,一天交通費就花了差不多五十。這些不能犯的錯以后真不能犯了,下周希望能幫上更多忙吧。
    【篇五】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
    這一周,我和波哥去參加一個工業(yè)服務區(qū)的掛牌啟動儀式,現場好多媒體朋友。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參加啟動儀式,真夠熱的,可是聽波哥講,這樣的活動凡是有,就要參加,好悲?。∮浾吲苄侣務娴牟惠p松。儀式一結束,波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攔住了一個協(xié)會會長進行采訪,當時我就震驚了,這速度!于是波哥采訪一些關于其參與的過程以及如何發(fā)動的故事,得到很多信息?,F在還在贊嘆波哥的提問好精彩,在如此緊急的時間和現場中,依然能以聊天的方式和采訪對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于是我在一旁不停的記錄,整場儀式下來,我寫到手都酸了。
    回去的路上,波哥突然說:你現在還是實習,對這個項目的背景還沒有很深的了解,所以你得把所有的話記錄下來,回去之后再判斷哪些有新聞價值。還有如果聽不清楚采訪對象說的話,就要及時問,不然一離開了,就可能再也無法核實了。
    【篇六】記者畢業(yè)頂崗實習周報
    如果說這幾周以來,波哥還有沒給我重要的建議,那就:多學點excel,多學點數學,對于數據,謹慎謹慎再謹慎!
    突然覺得有點幸運,因為跟了波哥跑經濟新聞,讓我有機會用我那差得不能再差的excel技巧。同時也引起了我的重視。
    這一周,波哥給了我一堆數據,讓我用excel做出來并做一些圖像線性等分析。當初波哥問我會不會excel時,我居然說了我會用(ps:其實從大一時用過一兩次之后就從未再用過,可能我當時覺得有百度在,什么都不用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