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字號: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生動有趣,情節(jié)富有變化,它講述了國王御廚里鐵罐自恃堅硬,瞧不起陶罐。許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鐵罐卻不復(fù)存在的故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等詞語。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能積累描寫表現(xiàn)陶罐、鐵罐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態(tài)度與價值觀: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陶罐和鐵罐的對話、神態(tài)的描寫,了解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而不軟弱;本課教學難點是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做了提前預(yù)習,那你們能認出這兩只罐子嗎?說說誰是陶罐誰是鐵罐?(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畫出陶罐和鐵罐)
    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兩只罐子各有什么特點呢?
    生:陶罐易碎,鐵罐堅硬,教師隨機在兩個罐子里板書。
    師:這兩個小罐子的性格差距可大了,一個傲慢無理,一個謙虛禮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27課《陶罐和鐵罐》。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一會老師要檢查生字認讀的情況。
    師:讀好了嗎?老師看到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認讀老師所出示的生字,詞。
    師:同學們認讀得非常好,看來生字是難不倒我們大家的,請同學們再來默讀課文,把陶罐和鐵罐的話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好嗎?老師看誰的動作快,開始了。
    三、品讀課文
    師:畫好了嗎?老師看到同學們邊讀邊畫,做得很認真?,F(xiàn)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對話,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師:讀完了嗎?哪位同學告訴大家你讀了對話都讀懂了什么?
    生:不要驕傲,要學習陶罐一樣謙虛……
    師:好了,同學們知道了驕傲的鐵罐看不起陶罐,經(jīng)常奚落它。
    師:哪位同學能結(jié)合上下文,談一談你對奚落這個詞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
    生:瞧不起,嘲笑……
    師:我們理解了這個詞,通過讀對話,你還想知道什么呢?同桌先相互說說還想知道什么?
    生:為什么鐵罐那么驕傲……
    師:老師聽了同學們的問題,知道同學們對這幾個問題比較感興趣。
    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師:那我們就來逐個解決以上的問題。
    匯報: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鐵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陶罐對鐵罐說了哪幾句話?說這句話時是用什么語氣的?誰來用這樣的語氣來讀讀。
    3、鐵罐奚落陶罐還有哪句呢?這時候又是什么態(tài)度呢?哪位同學帶著輕蔑的樣子來讀讀。老師也想來讀讀,你們來給老師做旁白好嗎?師范讀
    4、再找找看還有哪些是描寫鐵罐奚落陶罐的?鐵罐從開始的傲慢到輕蔑再到惱怒,誰再來讀讀鐵罐惱怒的句子。
    5、鐵罐一心想把陶罐碰碎已經(jīng)到了狂妄自大的地步,找一找描寫鐵罐狂妄自大的語句,誰來模仿狂妄自大的語氣來讀讀。
    6、我們對陶罐和鐵罐的性格有所了解,那么陶罐的態(tài)度又如何呢?學習前面的學習方法,抓住重點語句來讀一讀好嗎?
    7、找到了嗎?誰愿意來告訴大家。生答。這一句能體現(xiàn)陶罐的什么態(tài)度呢?
    8、我確實不敢碰你和我不敢碰你哪一句好呢?加上確實更能顯出自己的態(tài)度。
    9、你認為陶罐懦弱嗎?哪個詞能證明它不懦弱。(爭辯)現(xiàn)在請同桌互讀對話,老師想請同學到臺上來讀。然后大家來給評評讀得怎么樣?
    10、這兩只罐子的結(jié)果如何能,快來讀讀課文的后一部分?
    11、他們終如何呢?
    四、總結(jié)
    1、現(xiàn)在我們來回顧一下課文,課文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2、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人與人之間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謙讓,學會全面看問題。
    五、作業(yè)
    同學們聯(lián)系課文,嘗試著自己來編一則寓言故事。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2、聯(lián)系已學課文和生活經(jīng)驗加深對寓言的理解。
    3、分角*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寓言蘊含的道理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具準備:陶罐和鐵罐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師講臺上擺的是什么?板書(陶罐和鐵罐)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一學在這兩個罐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發(fā)言。
    3、師歸納。
    國王的御廚里有一只陶罐和鐵罐,鐵罐仗著自己堅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從廢墟里挖出來依舊精美,而鐵罐卻被氧化得無影無蹤了。
    三、學習1——9自然段了解陶罐與鐵罐的性格特點。
    1、聽1——9自然段的錄音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鐵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書:奚落
    2、哪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話數(shù)說別人的短處,使人難堪。
    3、這幾個自然段也就是常講鐵罐常常用尖刻的話數(shù)說陶罐的短處。
    4、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處是什么?鐵罐又是憑什么來奚落陶罐的?
    ②鐵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話數(shù)說陶罐的短處(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
    ③面對鐵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就邊把有關(guān)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5、生回答老師的問題
    6、小黑板出示^對`話,體會各自態(tài)度。
    ①“你敢碰我嗎?陶罐子!”
    陶罐一開口就是“你敢碰我嗎?”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沒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稱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說明它有沒有禮貌?<沒有>。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一個能夠體現(xiàn)鐵罐態(tài)度的詞來。<傲慢>。面對鐵罐的傲慢無理,陶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不敢,鐵罐兄弟”。陶罐有沒有生氣?<沒有>。它不但沒有生氣,還很禮貌地稱呼它為兄弟,并承認自己不敢碰它,說明陶罐怎么樣?<很謙虛>。
    ②請同學們自學后面的句子,看看這些句子體現(xiàn)了陶罐和鐵罐怎樣的態(tài)度?鐵罐:傲慢、狂妄陶罐: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
    ③請同學們看到書101頁的*圖,看一看,哪個罐子是陶罐,哪個是鐵罐,為什么呢?
    7、指導(dǎo)朗讀1——9自然段。
    ①通過1——9片段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鐵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謙虛、忍讓、不驕傲不自卑。我們就來分角*把1——9自然段讀一讀。
    ②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③分角*朗讀:男生讀鐵罐說的話,女生讀陶罐說的話。敘述的語句就由老師朗讀。
    ④請兩位同學把剛才讀的內(nèi)容演一演。
    四、總結(jié)1——9段、學習10——17自然段。
    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fā)生了爭吵,后以不歡告終,隨著時間的變化,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鐵罐呢?(陶罐依舊和以前一樣,光亮樸素、美觀。)(鐵罐被氧化消失的無影無蹤。)
    2、當人們發(fā)現(xiàn)陶罐時,人們的態(tài)度怎樣?為什么呢?(高興、驚訝)(它是古代的東西、很有價值)
    當年被鐵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卻成了很有價值的文物被人們永久的保存下來,(板書:永久)。而當年狂妄自大的鐵罐卻被氧化消失得無影無蹤(板書:氧化)。當初鐵罐有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呢?
    (沒有,因為它只看到自己堅硬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易氧化的短處;同樣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沒有正視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從這則寓言中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聯(lián)系學生的課文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五、總結(jié)課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練習
    這則寓言采用了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待問題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告訴他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陶罐和鐵罐》教案
    【教學目標】
    1、識“陶、懦”等幾個生字。會寫“陶、謙”等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教學重點】
    指導(dǎo)朗讀,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寓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點明學法
    1、出示陶罐和鐵罐的圖片,讓學生觀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揭示學法,學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組合作學習。
    二、讀中感知、層層遞進
    《大綱》明確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yīng)該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我實施了分布教學法:
    1、讀:指導(dǎo)學生自由讀準每一個字音,對于直呼困難的多拼讀幾遍。
    2、反饋讀:通過指名、開火車等形式檢查、反饋、引導(dǎo)學生自評、互評,逐步做到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fù)、不讀破句子。
    3、了解讀:圖文并茂,讀思結(jié)合,感知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學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電教質(zhì)疑解疑,生動鮮活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
    因此,我將課文內(nèi)容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創(chuàng)設(shè)一種聲、色、形有機結(jié)合的教學情境,集感知、想象、領(lǐng)悟、表達于一體,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創(chuàng)造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
    1、在這個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請?zhí)岢鰜?,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2、課文中陶罐和鐵罐的表現(xiàn)有那些不同點?
    (1)學生邊看圖片邊用筆畫出有關(guān)語句。
    (2)學生四人一組交流討論,互相補充。
    (3)全班進行交流
    不同點之一:
    鐵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謙虛。
    不同點之二:
    鐵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鐵罐和睦相處。
    不同點之三:
    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個罐子的命運都不一樣。
    ①許多年過去了,人們在厚厚的堆積物里發(fā)現(xiàn)了陶罐,人們看見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對人們又說了些什么呢?
    ③人們?yōu)槭裁礇]有發(fā)現(xiàn)鐵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鐵罐聽到陶罐對人們說的話,它會怎么想呢?
    四、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內(nèi)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請一個小組匯報朗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他們是否讀出了陶罐和鐵罐不同的特點。
    3、結(jié)合學生朗讀,進行評議,點撥理解。
    (1)你覺得鐵罐和陶罐分別都象是個什么樣的人?(找出表現(xiàn)他們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2)教師引導(dǎo)領(lǐng)悟鐵罐的傲慢無理和陶罐的謙虛克制,同時理解“奚落、謙虛、懦弱、輕蔑”等詞語。
    4、小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議中感悟、知道實踐議論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主要途徑。
    議論出見解,才能不斷開拓思維,提高認識,終運用于實踐。針對這篇課文,我設(shè)計討論話題如下:
    1、陶罐和鐵罐,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2、從陶罐和鐵罐不同的表現(xiàn)以及后不同的結(jié)局,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3、拓展延伸,聯(lián)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實踐,做個謙虛,不驕傲,汲取別人長處的孩子。
    六、注意觀察、認真書寫
    1、出示6個生字,并認讀。
    2、學生指出難寫的字。
    3、師范寫難字,生指出不足點,師改正。
    4、學生練寫,同桌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