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三顆心》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三顆心》課文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鄰里之間的關愛之情。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三顆心》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三顆心》原文
    樓下,住著一位老爺爺。
    今天,老爺爺病了,醫(yī)生叫他躺在床上休息幾天。
    爸爸和媽媽輕輕地起床,輕輕地走路,輕輕地說話……
    寧寧也像爸爸媽媽一樣。
    只有凳腳兒不聽話,搬動時,碰著地板,發(fā)出“咚咚咚”的響聲。
    怎么辦呢?寧寧想了想,找出一些破布頭,把凳腳兒一只一只包起來。
    這下可好了,“咚咚”聲沒了!
    爸爸媽媽輕輕地說:“我家的凳腳兒也聽話了,像寧寧一樣懂事?!?BR>    寧寧望著爸爸媽媽輕輕地笑,爸爸媽媽望著寧寧輕輕地笑……
    三顆心,都牽掛著老爺爺呢!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三顆心》教案
    設計理念
    本課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鄰里之間的關愛之情,文中沒有什么難懂的句子,因此教學宜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采用初讀感知—品讀真情—再讀體會這種方式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和高尚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關愛老人的啟迪。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喚起生活的感受,體會鄰里親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人、關愛他人的教育。
    4、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1、識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喚起生活感受,體會鄰里親情,學習關愛他人。
    教學課時
    1~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具:教學掛圖、歌曲《愛的奉獻》、輕柔的音樂、兒歌《我的好媽媽》、課文朗讀CD、生字卡片、三顆心或相關課件。
    學具:本課生字的偏旁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揭示主題
    1、孩子們,老師先請你們欣賞一首兒歌,會唱的小朋友還可以一起唱一唱。(播放兒歌《我的好媽媽》。)你從兒歌中感受到什么。
    2、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說一說“愛”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讀《三顆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提示讀課文的要求: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生字詞,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圍的小朋友請教,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畫下來。
    2、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寧寧一家關心老爺爺的故事。)
    3、孩子們可真能干,這么快就讀通了課文!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讀得好的句子,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看誰讀得正確。教師隨機指導以下字詞:
    (1)“輕輕地”:爸爸和媽媽輕輕地起床,輕輕地走路,輕輕地說話……
    (2)“凳腳兒”:只有凳腳兒不聽話,搬動時,碰著地板,發(fā)出“冬冬冬”的響聲。
    4、檢查學生的生字學習情況。(用課件或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詞。教師隨機出示生字,學生練讀。)
    適時指導“響”、“病”是后鼻韻,“樓”是邊音。
    (1)小組里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并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紹。
    (2)找朋友游戲:四人小組里學生分別準備好偏旁卡片,教師報一個字,就請學生找到小組里的朋友組成字,看看誰快。
    5、指名分段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6、現在,聽老師讀,注意聽朗讀時的輕重、停頓,看看誰是會聽的孩子(播放朗讀CD)。
    7、學生齊讀課文。
    (二)自讀體會
    請孩子們邊讀課文,邊思考下面問題(讀后請人答):
    1、“三顆心”代表的是哪些人。(爸爸、媽媽、寧寧,并貼上寫有爸爸、媽媽、寧寧的三顆心圖片。)
    2、你喜歡哪顆心。請找出寫你喜歡的那顆心的句子,并勾畫下來,讀一讀,看看這是一顆怎樣的心。(學生自讀課文。)
    (三)交流匯報,品味真情
    1、你喜歡哪顆心。為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習。)
    2、我喜歡爸爸媽媽這兩顆心。
    (1)你為什么喜歡爸爸媽媽這兩顆心。(爸爸媽媽非常關心老爺爺。)
    (2)你從什么地方體會到他們對老爺爺的關心。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詞語“輕輕地”,并指導學生讀出輕柔、小心翼翼的感覺。
    (3)出示第3段。你能把爸爸媽媽的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嗎。(自讀體會。)請人讀。你覺得他(她)讀得怎樣。請人評議后,再請人讀。
    (4)老師范讀。
    (5)學生模仿老師的語氣再齊讀。
    (6)男女生比賽讀,看誰更能讀出爸爸媽媽對老爺爺的關心。
    3、我喜歡寧寧這顆心。
    (1)你為什么喜歡寧寧這顆心。(因為他很關心老爺爺,遇到問題還會動腦思考。)
    (2)你真棒,能自己讀書思考。能告訴其他同學,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嗎。根據學生回答,出示5~7段(學生回答后請他朗讀相關段落,再請小組讀。)
    (3)指導朗讀。
    第5段:這段有沒有讓你覺得特別著急、生氣的'地方。(老爺爺需要休息,凳腳兒卻發(fā)出“冬冬冬”的響聲,打攪了老爺爺的休息。)(課件出示凳子圖片,并配上課文第5段。)那這一段該怎么讀。(自己練習朗讀,請人讀,再齊讀。)
    第6,7段:怎么辦呀。(學生回答后,出示圖片。)瞧,寧寧他把凳腳兒一只一只包起來(讀慢)。凳腳兒再也不發(fā)出響聲了,寧寧心里怎么樣。(十分高興。)帶著高興的心情,齊讀這句話(出示第7段,齊讀)。
    (4)剛才,在練習中,有的小朋友讀得有滋有味。敢不敢和同桌比比,看誰讀出了寧寧的著急和高興。(同桌比賽讀。)教師巡視,發(fā)現讀得有感情的孩子,然后讓他示范讀。
    (5)讀得真棒,請喜歡寧寧的學生齊讀。
    (6)學習第8段。
    寧寧真棒,要是你是寧寧的好朋友,你會怎么夸他。
    爸爸媽媽怎么說的。(學生自己去找。)請人讀出。
    他們真的在夸凳腳兒嗎。(是在夸寧寧懂事。)
    咱們一起夸一夸寧寧。(齊讀。)
    4、引導體會爸爸媽媽的心與寧寧的心的關系。
    (1)寧寧這么小就會關心別人,他的這種品質是受了誰的影響。(引導看第3段體會,寧寧是在父母影響下才學會了關心老爺爺。)
    (2)看來,寧寧父母這種好的品質影響了寧寧,讓寧寧也學會了關心人。同樣,我們的愛、我們的言行也會影響身邊的每個人。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三顆心》教學反思
    本課是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八課《三顆心》。課文中沒有什么難懂的句子,可以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人物高尚的情操,學會關愛他人,同時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說一說如何與鄰里相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并讓學生學會積累與運用詞語。本節(jié)課的有以下幾處亮點:
    (一) 導入環(huán)節(jié)
    導入采用了激趣導入的方法。請同學們欣賞一首兒歌,會唱的小朋友還可以一起唱一唱。在聽我的好媽媽這首兒歌之后,詢問學生的感受,引出愛的主題。進入本課的學習,一篇和愛有關的課文。
    (二) 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 
    本環(huán)節(jié)采用語文學科小組長劉智遠和小組長申君昊,帶領小組學生,自主探究課文5-8自然段,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生字,借助拼音讀課文,共同探討課文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不斷巡導,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高效。
    (三) 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
    由學科小主持人徐昕全面主持,帶領大家完成看拼音寫生字,以及照樣子寫一寫兩個習題。學生發(fā)揮了自主能動性,小主持人帶領學生學習,既新鮮又熟悉,少了拘謹,能利于大家更好地投入學習之中。
    (四) 拓展環(huán)節(jié)
    通過課文情感體會,一首《愛的奉獻》讓學生邊聽邊唱,邊聽邊讀歌詞,學生對愛心又有了一個升華,大愛無疆,愛的博大,“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學生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感想:我們都要向寧寧一家人學習,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五) 板書環(huán)節(jié)
    采用圖示法,三顆心一直牽掛著老爺爺的線索,簡潔明了,學生能便于抓住主題展開學習。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
    1、在學生練寫生字的時間不夠充足,在展示生字書寫規(guī)范方面做的指導較少。
    2、小主人不夠靈活,在主持話語運用上沒有放開,例如學生隨機評價,提問用語。
    3、時間把我不夠,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上時間過長,導致在作業(yè)練習上時間不夠充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從多從自己的不足之處入手,多探究,多錘煉,聽取領導的建議,能夠在自己的業(yè)務素質上有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