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臥薪嘗膽》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臥薪嘗膽》故事所講述的內容距離我們的時代較遙遠,深刻地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臥薪嘗膽》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語文《臥薪嘗膽》原文
    兩千多年前,在長江下游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吳國,一個是越國。他們都想征服對方,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會稽一戰(zhàn),越國打了敗仗。越王勾踐萬般無奈,只好派人向吳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吳國,給吳王當奴仆。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
    勾踐夫婦來到吳國,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受盡了屈辱。他們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
    回國以后,越王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白天,他親自下田耕種;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
    2.小學三年級語文《臥薪嘗膽》教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講述故事內容。
    3、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會用“建議”造句。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講述故事
    1、板書課題:臥薪嘗膽。領讀課題
    簡介“臥薪嘗膽”的故事:春秋時越王勾踐,曾被吳王夫差打敗,被圍困在會稽山,萬般無奈之下屈膝求和。后來,他為了使自己不因為生活安樂而忘記恥辱,夜間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處懸掛苦膽,吃飯、睡覺之前,都要嘗嘗那膽的苦味,激勵自己的斗志。經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
    2、從剛才講的故事里,誰已經想到題目“臥薪嘗膽”中的“臥”、“薪”的意思?
    (臥:睡。薪:柴草)“嘗”呢?(用舌頭添一添或吃一點兒試試。)
    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臥、薪”是什么意思,和剛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學生查字典對照。)
    二、初讀指導。
    1、出示內容提要: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
    (2)勾踐戰(zhàn)敗求和,受盡屈辱。
    (3)勾踐臥薪嘗膽,發(fā)奮圖強。
    (4)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各自默讀課文,對照“內容提要”將課文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為一段)
    3、本課生字詞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讓我們重點讀這一段,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謀臣、萬般無奈、后患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議、表示、驕傲
    (3)一般了解:會稽、勾踐、夫差
    4、出示生字:吳勾踐示謀臣免患議
    (1)我們怎樣記住這些生字?誰有好辦法請?zhí)岢鰜恚?BR>    (2)如有學生提出“謀”是“”和“某”,“踐”是“足”字旁加上“線”的右半邊,教師可以表揚學生能主動識字。
    (3)“臣”書空:筆順是橫、豎、橫折、橫、豎、豎折。特別強調后一筆是豎折。
    5、寫字指導。
    (1)吳、患上下結構,注意讓下。
    (2)踐,左右結構,要寫的緊湊。
    (3)免,第六筆是長撇,穿過扁“口”下方,后一筆豎彎勾,彎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鋼筆描紅。
    三、作業(yè)
    1、練習寫生字。
    2、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故事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吳國謀臣后患免除勾踐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分幾個部分,具體怎么分。
    三、精讀訓練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內容?
    (1)這一段講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國家。
    (2)教者講“長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東部一帶。
    2、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寫越王“臥薪嘗膽”的有關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
    (1)指名讀:“晚上,總要……嘗嘗它的苦味?!?BR>    (2)找出句子能解釋“臥”、“薪”、“嘗”、“膽”四個字的詞語。
    (“臥”,睡;“薪”,柴草,“嘗”,嘗嘗;“膽”,苦膽)
    (2)越王為什么要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①通過“白天”、“晚上”、“每頓飯前”理解“時刻不忘”。
    ②理解“總要”,不是一兩次,也不是一兩天,而是一貫這樣做。(板書:臥薪嘗膽)
    (4)“兵敗會稽的恥辱”是怎么一回事?(會稽一仗,越國打了敗仗以后所受到的恥辱)
    過渡:他所受到的恥辱指的是什么?
    3、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復述。
    (抓住越國打了敗仗之后,越王、吳國的謀臣、吳王三方面的表現說)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把有關寫越王勾踐受屈辱的句子畫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來推磨,受盡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體會:越王勾踐在吳國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沒有詳細寫,只選了穿、住、做三個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個國王由原來的養(yǎng)尊處優(yōu),到聽人使喚,穿粗布衣,住石頭房,做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之類的雜活、重活、累活,這變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盡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時間長:三年)
    4、“臥薪嘗膽”的結果怎樣?
    (1)齊讀第五自然段。(越國轉弱為強,終于滅掉了吳國)
    (2)體會“終于”的用法: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到后取得成功或勝利,用“終于”。不能突如其來地使用它。(板書:轉弱為強
    滅掉)
    5、漫談:學習了“臥薪嘗膽”這個故事,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yè):
    1、朗讀課文,注意課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讀法。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3、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夫人只好推磨當奴仆要求夫差一只磨難上當總要
    2、簡要說說“臣薪嘗膽”的意思。
    二、練習講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兩千多年前長江下游)
    (2)會稽戰(zhàn)敗求和(越王表示愿當奴仆吳王答應勾踐要求)
    (3)勾踐受盡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踐臥薪嘗膽(白天晚上睡在掛苦膽嘗)
    (5)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自由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相機指點。
    三、質疑問難
    (1)“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是怎么一回事?
    (2)后一個自然段時講越國“出奇兵滅掉了吳國”,出的是什么奇兵?
    對上述問題,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啟發(fā)學生課外讀《史記》(白話本),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詳細經過。
    三、指導造句
    1、找出課文中的原句:吳王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
    2、理解“建議”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況下要用到“建議”?
    4、練習口頭造句。
    5、指名造句。
    四、作業(yè)
    1、用“建議”造句。
    2、繼續(xù)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3.小學三年級語文《臥薪嘗膽》教學反思
    《臥薪嘗膽》故事所講述的內容距離我們的時代較遙遠,深刻地理解成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屬于第二教時,意在通過個別字詞和句子的揣摩來深刻地體會勾踐的這種精神。依據這樣的主旨我從臥薪嘗膽這幅圖入手,讓學生先學習第四自然段,隨后圍繞勾踐為什么臥薪嘗膽教學第三和第二自然段,自認為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想扣,然走下講臺,遺憾也就產生了:
    一、新授倉促,學生接受困難。
    我在復習導入后,直接出示臥薪嘗膽這幅圖片,讓學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學生還沒有進入情景,一下子直奔主題,應此并未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并未起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主體學生,關注失衡
    在看圖介紹“臥薪嘗膽”時,一個學生說:“那一個苦膽勾踐吃了二十多年,不早就吃完了。”另一個學生稍加解說后,我即一筆帶過,沒有多做引導。這里應該展開探討,借此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臥薪”和“嘗膽”的含義。
    三、練習說話,安排不妙
    我的教學思路是把說話練習安排在教學末的,但當課文學習到“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蔽覜]有多做考慮,引導說句子練習就脫口而出,潑出去的水是無法收回的,只好順著往下走。這樣做的結果是顯得課文的教學出現了一個斷層,缺少藝術的安排。
    四、引導主題,有待推敲
    現在孩子們學習這些年代久遠的故事,就是從中習得一種精神。在課文走到末端的時候,我們可以聯(lián)系自身,聯(lián)系現在的生活來進行拓展的理解。比如:可以引導說我國堅持不懈地申請舉辦奧運會,終于成功的例子;我國的航天事業(yè)的突破;我國男足的新突破等,以此為鑒來進行運用。
    反思,進步。多次反思,多次進步。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教學之花一定會越開越旺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