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guān)于水稻的教案4篇

字號:

水稻是稻屬谷類作物,代表種為稻。水稻原產(chǎn)于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曾種植水稻。水稻按稻谷類型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幼兒園關(guān)于水稻的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稻谷的色澤,并學(xué)習(xí)區(qū)分稻谷的成熟程度。
    2、親自體驗,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聯(lián)系一農(nóng)戶,做好前期工作。
    2、找一農(nóng)民做導(dǎo)游,向幼兒介紹稻谷。
    活動過程:
    一、交代活動要求
    “農(nóng)田里的稻谷成熟了,農(nóng)民伯伯們正在忙著收稻谷,我們一起去看看,并幫著拾稻穗吧?!?BR>    二、步行來到農(nóng)田
    三、農(nóng)民向幼兒介紹稻谷
    “稻谷是什么顏色的?成熟的稻谷是什么顏色?嫩嫩的稻谷是什么顏色?”
    學(xué)習(xí)從顏色上辨別稻谷的成熟程度。
    四、實踐活動:拾稻穗
    幼兒在農(nóng)田里翻找掉落在田里的稻穗,親自體驗秋天的豐收景象。
    五、交流小結(jié)
    “農(nóng)民在田里收稻谷很辛苦也很累,把稻谷變成米飯要經(jīng)過好多人的加工,所以大家不能浪費糧食?!?BR>    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钡暮x。
    六、幼兒排隊離開農(nóng)田,回幼兒園
    【篇二】幼兒園關(guān)于水稻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區(qū)分稻子和麥子的不同。
    2、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3、學(xué)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稻子、麥子實物和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稻子和麥子
    1、引出:這幾天呀,農(nóng)民伯伯很開心,他們種的莊稼都豐收了。請你們來說說秋天有哪些莊稼豐收了?
    ——稻子、玉米、棉花、各種豆…….
    2、FLASH欣賞:豐收的秋天(加入動作)
    小結(jié):秋天有很多莊稼都豐收了,有稻子、棉花…..,真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
    3.可是呀,農(nóng)民伯伯遇上了一個難題,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麥子,讓我們來幫幫他吧。
    (分稻子和麥子)說說稻子和麥子有什么不同?(圖片)
    ——稻子長的彎彎的,像……麥子長的直直的,像……(稻穗和麥穗)
    4.稻子和麥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小秘密?(脫粒后的稻子和麥子)
    ——麥子有一根根尖尖的,象針一樣的(麥芒)
    ——稻子頭上有個小缺口、白色的,麥子身上有一條裂縫
    ——稻子用來做米飯、米糕、稀飯,麥子用來做蛋糕、面包……
    ——稻子長在水田里,麥子長在旱田里
    小結(jié):原來呀,稻子和麥子有這么多的小秘密,他們各有各的用處。
    二、故事:稻子和麥子
    1、稻子和麥子一個種在水田里,一個種在旱田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小結(jié):原來呀,他們太調(diào)皮了,經(jīng)常打打鬧鬧……(提醒幼兒在玩的時候不能打架,注意安全)
    三、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小鼓唱的響,米粒跳的高,小鼓唱的輕,米粒跳的低,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蹦蹦跳跳?!?BR>    【篇三】幼兒園關(guān)于水稻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觀察、解剖、區(qū)分水稻的根、莖、葉、果實,進一步梳理植物特點。
    2、從水稻的功用中感知農(nóng)作物的概念,知道愛惜糧食。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 望及仔細觀察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已經(jīng)去小區(qū)邊上的稻田里觀察過種在田地里的水稻。
    2、人手一株水稻、水稻生長圖、水稻課件、剪刀、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水稻的外形特征。
    ①瞧,今天誰來和我們做朋友了呀?學(xué)習(xí)詞:水稻(一株、長在水里)
    ②待會兒請你們每個人去拿一株水稻,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你會發(fā)現(xiàn)水稻的什么秘密呢?
    ③幼兒自由觀看(結(jié)伴看)。
    ④集中:說說發(fā)現(xiàn)的秘密(同伴補充),引導(dǎo)幼兒用完整生動的語言描述像什么?
    a、如:根——像胡須——須根——扎根,吸收營養(yǎng);稻穗——沉甸甸、一串串,黃了,代表熟了。
    b、有疑問,有待驗證。如:莖捏上去軟軟的,猜猜也許里面會怎么樣?有什么辦法知道?
    二、解剖水稻,梳理植物概念。
    ①水稻屬于哪一類?為什么?(果在哪里→稻穗)
    ②今天,我們就來當回小小科學(xué)家,用剪刀把水稻的每個部分剪開來,看看水稻是不是可以分成植物的幾個部分。(一個小組商量,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個筐里)
    ③提問:你把水稻分成了哪幾個部分?(根據(jù)幼兒回答,師在黑板上畫各部分,驗證是否是植物)
    ④你在給水稻分家的時候,有沒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主要驗證:莖是空的→吹一下像吸管→捏上去軟軟的→輸送營養(yǎng)
    三、梳理農(nóng)作物的概念。
    ①金黃的稻谷里躲著誰呢?(米)
    ②是嗎?讓我們一起剝,看看到底什么?果然是米,看看米是怎么樣的?(小、硬、白)每人試一粒,放嘴里咬咬,別看小小一粒米,藏著許多營養(yǎng),我們都離不開它,知道為什么嗎?(做飯,讓我們吃了不餓肚子)當什么?(糧食)
    ③農(nóng)作物概念,你還知道哪些農(nóng)作物?
    四、教育幼兒要愛惜糧食。
    ①農(nóng)作物是誰種的?誰見過農(nóng)民伯伯種水稻(結(jié)合視頻水稻生長圖)
    ②老師當農(nóng)民伯伯,請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示生長過程。
    ③欣賞古詩“憫農(nóng)”,知道米粒來得不容易,要愛惜。
    【活動延伸】
    通過看視頻了解水稻專家袁隆平爺爺和水稻的不同種類。
    【篇四】幼兒園關(guān)于水稻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稻草作畫,體驗特殊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2.通過活動,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活動準備
    1.范例畫:稻草畫
    2.剪刀,膠棒、稻草若干,畫紙,彩筆。
    幼兒園環(huán)境布置
    活動過程
    一、出示照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1.你們看這些農(nóng)民伯伯在干什么?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他們在打稻子)
    2.這些稻子加工以后變成了什么?
    稻谷加工成大米,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
    3.稻谷可以加工成大米,那么剩下的稻草有什么作用呢?
    (幼兒討論,發(fā)言)
    二、了解稻草的作用
    (1)抗洪救災(zāi)時,解放軍叔叔用草包裝泥土、黃沙去堵洪水。
    (2)灑點菌種可以種植菌類蔬菜。
    (3)養(yǎng)雞場、養(yǎng)鴨場為小雞、小鴨搭草房子。
    (4)冬天用稻草蓋青菜、蘿卜,青菜、蘿卜就不會被凍壞。
    (5)稻草可以做成工藝品。
    (草繩、稻草人、稻草樹、稻草鳥窩等)
    三、課件-照片:欣賞稻草畫
    稻草還可以用來畫畫,欣賞稻草畫,激發(fā)幼兒制作稻草畫的興趣。
    四、制作稻草畫
    1.討論交流:怎樣制作稻草畫
    (1)引導(dǎo)幼兒觀察先畫邊框線。
    (2)剪稻草,吧稻草剪成一段一段的,按長短放好。
    (3)在畫紙上排列稻草,布局圖案。
    (4)用膠棒粘牢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作畫要求
    讓幼兒觀察:
    稻草的'排列方向、長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
    3.幼兒制作稻草畫,制作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BR>    引導(dǎo)幼兒用彩筆添加一些簡單的事物等,使畫面更豐富。
    五、作品展示
    1.你用稻草做了什么?
    (幼兒交流)
    2.我們把畫拿來布置教室吧!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