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猴子下山》原文及教案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小猴子下山》原文及教案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小猴子下山》原文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來。
    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jié)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小猴子下山》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8個生字的音。認識“掰、扛、扔、摘、捧、抱、蹦”7個字。
    2、看懂圖意,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讀準本課的生字及詞語。
    2、讀通課文,對照插圖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一、以圖導言激趣: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貼上一只小猴子圖片。教師提問:請大家看圖上的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課題:13、小猴子下山。教師接著說:“一天小猴子下山找東西吃,在路上它都經(jīng)過了什么地方,它看見許多好吃的東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內(nèi)容。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漢語拼音,注意把句子讀通順。
    2、再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和標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
    3、自己把標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4、同桌同學互讀生字和會認字。
    5、抽讀生字單片,采取領讀、指名讀、開火車等多種形式鞏固字音。
    6、做識字游戲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三、圖文對照,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2、再請同學讀課文,通過學生的讀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圖,請同學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4、根據(jù)插圖內(nèi)容找出與課文內(nèi)容相對應的自然段。
    5、讓學生結(jié)合題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圖按順序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結(jié)果是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結(jié)合圖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課文中體會到像小猴子那樣看見一樣好東西就丟掉原有的東西,后會一無所獲。
    2、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知道小猴子為什么空著手回家了?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會到像小猴子那樣看見一樣好東西就丟掉原有的東西,后會一無所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電腦出示小猴子下山圖:自己畫出)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小猴子下山都來到哪些地方呢?
    學生邊說教師邊出示演示文稿圖。
    點擊鼠標:(1)玉米地圖
    點擊鼠標:(2)桃樹底下
    點擊鼠標:(3)瓜地里
    點擊鼠標:(4)樹林圖(有小兔子)
    點擊鼠標:(5)電腦出示上述四幅圖。
    提問: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小猴子下山都來到了哪些地方?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這段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讀讀課文,請同學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3、根據(jù)學生理解的情況,教師引導學生推導出:
    電腦出示:
    ①小猴子來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見了什么?
    ③它是怎樣做的?
    4、電腦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見__________非常高興,就_____________。
    教師引讀,以問促讀。
    5、結(jié)合插圖,理解“又大又多”這一詞語。
    “又大又多”從圖上看不僅僅玉米的個頭大,而且這樣大的玉米到處都是。
    6、師: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樣的心情?(高興)“非常高興”就是(生:特別高興)你們能不能帶著這種特別高興的心情讀一讀。
    7、結(jié)合插圖理解“掰”、“扛”表示動作的詞語。①可讓學生帶頭飾用動作表演一下。其他同學當評選說說他們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還不夠。②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有“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學:(電腦出示思考題)
    (1)自己輕聲讀第二自然段,標出有幾句話,想想每句話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見_____________,非常高興,就_____________。
    (3)結(jié)合插圖理解:“又大又紅、扔、摘”這幾個詞,可結(jié)合動作表演理解“扔、摘”兩個詞的意思。
    (4)正確、流利、有語氣朗讀這一段。
    2、結(jié)合上述思考題小組進行討論。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匯報。
    4、提問:小猴子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小猴子看見了桃子,就喜歡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結(jié)合觀察圖畫,如猴子的神態(tài)、心情,讓學生體會猴子非常高興的心理,帶著這種情感再讀課文內(nèi)容。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結(jié)合上面的四個思考題獨立學習這段內(nèi)容。
    2、教師檢查獨立學習的效果。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2)出示填空請同學說一說。
    小猴子_____________幾個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見_____________,非常高興,就_____________。
    提問: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為什么課文中用“捧著”這個詞。
    (3)結(jié)合圖理解“又大又圓”、“扔、摘”這幾個詞語。小猴子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這段。
    (5)請學生帶上小猴子的頭飾表演這段內(nèi)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動作神態(tài)、心情及心里活動。
    四、學習四、五自然段。
    1、自己輕輕讀四、五兩個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小猴子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電腦出示:課文中P54頁2幅圖
    2、教師抓住“只好“一詞,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請學生帶頭飾進行表演小猴子的動作、神態(tài)。
    4、組織學生討論: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了,小猴子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猴媽媽會對他說些什么嗎?
    五、進入情境、讀說結(jié)合。
    1、配樂朗讀課文,也可以教師提示課文,如:“小猴子看見……就……”怎么讀呢?“只好……”怎么讀呢?
    2、采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說話:
    (1)看圖講故事。
    (2)戴頭飾表演。
    (3)采取想像說話:假如你是小猴子會怎么辦?
    (4)讀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過學習《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小猴子下山》教案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么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小猴子下山》。
    二、新課: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3、指名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讀課文,糾正生字的讀音。
    三、分段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為什么要掰玉米?又為什么要扛著走?
    ④這一段中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應該重讀的詞語,自己試著讀讀看。邊讀邊用動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師剛才提出了哪些問題?
    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學習向?qū)В该驅(qū)?。學習向?qū)В?BR>    1、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樣?
    2、議一議: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認為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重讀的詞。
    3、演一演:請你邊有感情的朗讀邊表演這一段
    課文。
    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習哪一段,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小組討論學習。
    ②學生匯報學習結(jié)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么多的好東西,后的結(jié)果怎么樣?它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家?
    4、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選括號里的一個詞語說一句話。
    5、指1、2名學生看投影復述課文內(nèi)容。
    6、聯(lián)系學生實際,說說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
    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7、表演課文內(nèi)容。
    8、想象擴展:討論小猴子空手回家后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猴媽媽會對他說什么?
    9、續(xù)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jié)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四、板書: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樹下   又大又紅   扔  摘  空著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圓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