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蜜蜂》原文、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蜜蜂》原文、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蜜蜂》原文
    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荷蘭的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門,并定時到鐘樓去敲鐘。這份工作相當清閑,他待著沒事,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有,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jié),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他用顯微鏡觀察水,看見水里有許多小生命擠來擠去;觀察牙齒,看見里面有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東西。他發(fā)現,除了我們平時看到的世界,還有另一個平時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個“小人國”。“小人國”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他早發(fā)現了微生物,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fā)現,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蜜蜂》教學反思
    《蜜蜂》這篇課文敘述線路清楚,情節(jié)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從給20蜜蜂在背上做上記號,理解到為了要跟其他蜜蜂區(qū)別開來才這么做,體會到他很聰明細心?!靶∨畠菏卦诟C旁”,有學生聯系上下文知道,他讓女兒這么做可以計算時間,經過她的講述,大部分同學能理解這種做法,并稱贊法布爾想得很周到。
    在“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蔽覇枌W生再見到兩只蜜蜂法布爾心情是怎么樣的?小女兒心情又是怎么樣的?學生通過研讀詞句,從“高聲”“沒等跨進家門”“沖”等處體會到女兒心情的激動,再朗讀課文,情感便自然而然出來了。這讓我了解學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培養(yǎng)朗讀能力,效果會很好。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蜜蜂》教學反思
    今天給孩子們講了《蜜蜂》這一課,講完之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
    一、優(yōu)點:
    1、對課文的分析比較全面。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真研讀了教材,教參,并搜集了資料,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上課的內容進行整合,所以內容講解的比較全面。
    2、課堂進行有序。網絡授課和課堂授課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但是逐漸適應之后,網絡的教學也越來越有序,能夠熟練的和學生互動,運用語音條、留言板以及連麥的功能和學生互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當然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反思。
    二、不足之處:
    1、對實驗過程的總結應該多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睹鄯洹愤@一課主要講的是作者法布爾為了驗證蜜蜂是否能辨認方向,做了一項實驗。從實驗中體現出了作者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在整篇課文中實驗過程是一個重點,在講課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讓學生現在文章中標清楚序號,然后教師進行評價、總結,后讓學生用先……接著……然后……后……來說一說整個過程,學生在課堂上看著課本能夠準確地說出來,但是在課下的時候仍然可能會漏掉其中一個步驟,所以說在課堂上針對這個問題應該讓學生自己來多總結,多回憶。
    2、在講解法布爾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時,除了結合課本上的內容還可以結合課本后面資料袋里的內容來引導學生理解,這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法布爾這句話的理解。
    3、本來在課堂上設計了一組形近字“辨”“辯”“辮”“瓣”。但是由于時間原因沒有講解,現在想想應該讓學生自己查一查,寫一寫,第二節(jié)課來時稍加點撥,效果應該也不錯。
    今后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我也會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