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小花貓照鏡子》原文及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小花貓照鏡子》原文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小花貓照鏡子》原文
    一只小花貓,走到一面鏡子前,看見里面也有一只小花貓,正瞪著大眼睛盯著他。這使小花貓有點兒不高興了。"你是誰?干嗎老盯在著我!"小花貓怒氣沖沖地問。誰知鏡子里的那只小花貓也張著大嘴,怒氣沖沖地叫著什么
    這下小花貓氣壞了。他弓起背,瞪圓了眼,"喵—喵—"大叫聲,撲了過去。不料,那只小花貓也十分生氣地向他撲過來。只聽見"砰"的一聲,鏡子劇烈地晃動起來。小花貓嚇了,趕快跑去找媽媽。
    媽媽聽他說完,笑了,對他說:"你去跟鏡子里的小伙伴和和氣氣地談談,看看他會怎么樣。"
    小花貓回到鏡子前,笑瞇瞇地說:"喵—喵—你好!"咦?鏡子里的小花貓也不生氣了,也笑瞇瞇地對著他。
    小花貓高興極了,忙去告訴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記住,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小花貓照鏡子》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個性閱讀感受,注重對文本的感悟,抓住關鍵詞、重點句來學習。
    1、方法多樣,激發(fā)興趣。
    在本文的開篇,我事先準備好了一只鏡子,讓學生觀察說說你喜歡鏡子的作用,這樣為學習課文內容作好了鋪墊。緊接著出示小花貓圖來補全課題,圖文并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我沒有作過多的講解,而是通過抓住重點句,讓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到“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的道理。在拓展延伸時,請學生和同桌做做照鏡子的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再去體會本文的道理。
    2、巧妙識字,加強積累。
    識字是新教材的重點。根據(jù)這一要求,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始終以識字教學為中心。對生字的教學進行合理安排,現(xiàn)在已經是一年級第二學期了,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本課識字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自主識字、小組合作識字與教師點撥相結合,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教師對識字的時機把握得比較自然、準確,將全文十個生字分成三次來學習,且與聽說訓練、閱讀教學緊密結合,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生字教學方式靈活,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同時采用游戲鞏固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3、重視朗讀訓練。
    教師在本課教學設計中還十分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jù)課文段落的內容和語言表達特點設計了多種不同的朗讀形式,并確立了相應的指導重點。采用的朗讀形式有引讀、比賽讀、自由讀……,整個教學設計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教學手段運用得當,并注重師生互動,有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語言,增長知識。
    4、運用媒體動畫。
    多媒體動畫的運用,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故事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真正起到了輔助教學的效果。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小花貓照鏡子》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活潑有趣的童話故事。教學設計中,我以小花貓兩次照鏡子的表情“怒氣沖沖”、“笑瞇瞇”為線索,展開課文的學習。
    識字教學:
    (一)引導學生科學記憶,方法多樣,做動作,看結構,等;對每個生字的教學各有側重;也幫助學生尋找規(guī)律,并積累,如“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關,“單人旁”的字和人有關等等。
    (二)重視語境中學習,字不離詞,詞不離文,有字的識記,也有詞的理解,如“劇烈”的學習,分析字形容易,但理解有點難度,就通過老師描述性的語言加夸張的動作,使學生知道怎樣是“劇烈”。同時進行經常性的復習鞏固,有學時的及時鞏固,有后面的游戲鞏固,也有總結時的復習。
    (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是本單元的目標,這篇課文又是學生第二次接觸“部首查字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舍得花時間,不操之過急,有統(tǒng)一的指導,也有自由的操練。
    朗讀教學:
    低年級學生更注重直觀思維,有語氣有表情的朗讀,搖頭晃腦的朗讀,往往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篇課文篇幅長,不適宜通篇進行詳盡的朗讀指導。但這個童話故事寫的很有趣,很生動,語言兒童化,很適合學生進行有表情地朗讀。我就抓住三句重點句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安排的同桌表演,就是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要傳達的意思。而其他的采用引讀法,自由讀等讀出不同的語氣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