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們都是中國人》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我們都是中國人》是一篇有趣的課文,它以簡單的文字形式,通過對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的描述,讓學生初步了解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們都是中國人》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們都是中國人》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們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2、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4個;在書寫過程中,認識“口”(方框兒)。
    3、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教學重點
    識字和朗讀
    教學難點
    識字和朗讀
    教學方法
    觀察法、導讀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大中國》,引出課題
    二、由圖入手,以圖助讀
    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對照圖畫或孩子收集的資料,初步使?jié)h族、藏族、壯族、苗族、土家族、回族這幾個抽象的民族概念具體化。根據(jù)圖中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想像、體會到他們親密的關系,就像一家人。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大意。
    2、請學生讀課文。再抽學生評價。(注意引導從優(yōu)缺點兩方面進行評價)
    四、引導學生質(zhì)疑,小組合作學習,練習朗讀課文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2、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收集的資料獨立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3、分小組合作學習,共同解決難題。
    4、師采用范讀、帶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采用提問的方式引讀。通過朗讀,對學生進行句子訓練,(如:楊華是哪族人?或誰是土家族人?)從而建立對“……是……”這種句式的感性認識,并使學生認識句號。
    五、鞏固認字,指導書寫
    1、以游戲的形式,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2、讓學生觀察生字,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教師點撥易錯的字。
    3、寫自己想寫的字,比一比誰寫得又快又好?!?BR>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們都是中國人》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2、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字。
    3、指導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識字,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音樂磁帶和能反映少數(shù)民族風情的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收集各民族的圖片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們今天坐的姿勢真漂亮,老師獎勵你們一首歌曲,請小朋友認真聽歌曲里唱了什么。(播放歌曲《大中國》)
    2、提問:歌曲里說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學生補充:名字叫“中國”)在這個家里的人是……(生:中國人)請把右手食指伸出來跟著老師一起寫“中國人”(板書部分課題:中國人)。(生1:我是中國人。生2:我是中國人。生3:我也是中國人。生4:……)我們一齊說: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們都是)。
    3、自豪地讀一下課題:我們都是中國人。
    二、初讀理解,整體感知
    歌曲里說我們家兄弟姐妹都很多,有哪些兄弟姐妹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自己拼一下拼音,也可以請同桌幫助,還可以請教老師,然后多讀幾遍,爭取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
    1、學生借助拼音自主識字,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抽學生讀課文。
    3、多媒體出示生字(中國人漢土回自己),做“摘蘋果”、“開火車”的游戲。
    4、賽讀課文,給予評價。
    引導學生從優(yōu)點、缺點兩方面進行評議,必要時老師可作示范,注意師生互評,生生互評。
    三、品讀感悟,情感熏陶
    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認識了很多漢字娃娃,把課文也讀得通順、流利了,我們中國這個大家庭到底有多少個兄弟姐妹呢?聽聽這首歌曲就知道了。(播放《愛我中華》)
    1、提問:在這個大家庭里一共有多少個兄弟姐妹?(生答)
    2、課文只告訴了我們4個兄弟姐妹的名字,你們還收集到了哪些?(根據(jù)學生回答,多媒體相應出示這個民族的漢字名稱和圖片,擇其一兩個民族用一句話簡單介紹,并用一句話解釋“少數(shù)民族”和“祖國”的含義。)
    3、課件出示:各民族手拉手齊歡樂的場面及“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激情朗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個性練習,指導書寫
    作為中國人,我們驕傲、自豪,我們都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特別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從說好普通話、寫好規(guī)范字做起,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祖國的愛,現(xiàn)在就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筆把本課的生字在書上的田字格里認真地描描寫寫(強調(diào)“回”的筆畫順序)。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我們都是中國人》教學反思
    《我們都是中國人》是一篇有趣的課文,它以簡單的文字形式,通過對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的描述,讓學生初步了解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從而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yōu)美,并且插圖色彩艷麗,適合朗讀且能很好地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上完這堂課,我不禁產(chǎn)生如下教學反思:
    一、教語文應簡簡單單,扎扎實實。
    “實”,就是要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樸樸實實,讓學生學得扎扎實實,使學生學有所得,真的能在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全國第xx屆青年教師觀摩活動開幕式上的發(fā)言:教學的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實”,需要教師捧出一顆對教育虔誠、對學生真誠的心,一顆淡薄名利、無私“忘我”的心。我們欣賞并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回歸常態(tài)的語文教學。
    二、學生的興趣是好的老師。
    興趣是好的老師,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知識大都從興趣出發(fā),教師就要順應兒童心理,巧妙地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學生識字的情景,以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從教學需要出發(fā),依據(jù)識字內(nèi)容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多媒體、表演、音樂等,使學生盡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識字教學過程中。
    《語文課程改革標準》告訴我們,“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睘楸Wo學生脆弱的喜歡,為了大可能的發(fā)展這種喜歡,即使犧牲了對文章的機構(gòu)的美的認識和體味也是值得的。當然,師者要努力,促使三維目標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