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人成長事件素材

字號:

高考越來越近,很多同學(xué)都有危機感。但這不應(yīng)該是放棄練習作文的理由,反而抽出一定的時間,在數(shù)理化題海中探出頭來,寫寫文章,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會是緊張備考生活中的一種調(diào)劑。對自己抱有信心勤加練習,寫作水平會有所提高的。整理了高考作文名人成長事件素材三篇供大家鑒賞。
    
    【篇一】高考作文名人成長事件素材
    魯迅
    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xiāng)下安橋頭外婆家里,后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xiāng),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
    魯迅喜歡到鄉(xiāng)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
    因為在這里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jīng)》,還可以同農(nóng)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一起,到密如蛛網(wǎng)的河上去劃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著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每逢村子里演社戲的時候,魯迅就和小伙伴們一起搖船兒來到半個在岸上、半個在湖里的戲臺前面,看武功演員翻筋斗。有時,他還和農(nóng)民的孩子一起學(xué)演戲、扮小鬼。他們在臉上涂上幾筆彩畫,手握一桿桿鋼叉躍上臺去,愉快地玩耍著。
    農(nóng)村,對少年時代的魯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片自由的天地里,魯迅不僅學(xué)到了許多社會知識和生產(chǎn)知識,還和農(nóng)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逐漸了解了農(nóng)民勤勞、質(zhì)樸的性格,同時也看到了舊社會階段壓迫、階級剝削的血淋淋的事實。魯迅和農(nóng)民的孩子常念誦的一首漁歌中,就有這樣的悲慘的句子:“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fā)白;一日七升,一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
    這些對魯迅的思想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農(nóng)民“是畢生受著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并不一樣”。
    
    【篇二】高考作文名人成長事件素材
    莫扎特
    在鮮花、掌聲和歡呼的背后,是艱苦的勞動、苛刻的條件和可怕的考驗。為了金錢與榮譽,奧波里德要求小莫扎特無論旅途多么勞累,都要隨時可以當眾表演。為了宣揚兒子的天才,他讓孩子必須習慣聽從突如其來、異想天開的種種刁難性提議。如:當場演奏從未接觸過的技巧艱深的樂曲;按照聽眾臨時設(shè)想的幾個低音即興作曲,并根據(jù)指定的調(diào)性當即演奏用多條手帕將鍵盤全部蒙住而不影響彈琴;在一場音樂會上從頭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這樣的演出每每長達四五個小時之久。
    1772年,16歲的莫扎特終于結(jié)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薩爾斯堡,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里擔任首席樂師。
    這10年對莫扎特來說,無論是藝術(shù)還是生活都是極為重要的鍛煉、積累和學(xué)習的階段。他8歲就寫了三首交響樂和幾首奏鳴曲;12歲就為維也納歌劇院寫了歌劇《假傻姑娘》;14歲為意大利米蘭歌劇院寫了歌劇,并親自指揮演出,連演20場,場場爆滿。這轟動歐洲的出色的成績使得莫扎特14歲就獲得了意大利音樂中心——鮑倫亞學(xué)院院士的稱號,被羅馬教皇授予了“金距輪”獎?wù)隆?BR>    父親在教小莫扎特音樂時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始時只教點簡單的曲子,但莫扎特接受能力很強,許多曲子聽了一遍就能毫不費力地記住了。父親怕兒子負擔過重,所以沒有過早地教他作曲,可是5歲的莫扎特在旁邊看著父親書寫樂譜,也開始學(xué)著作曲。有,父親和朋友走進莫扎特的房間,見孩子正在五線紙上專心地寫東西。“莫扎特你寫什么呀!”他隨手拿起兒子寫的東西一看,不禁吃了一驚,原來兒子在寫鋼琴協(xié)奏曲,而且寫得完全符合規(guī)則。他故意逗兒子說:“你可知道,你這個曲子不能演奏啊!”小莫扎特生氣地回答說:“我知道,哪個曲子在演奏前不要修改呀!”父親竟然被反問得說不出話來。
    父親很驚異于兒子的音樂天賦,此后也開始教他一些難度較大的作曲練習。小莫扎特非常聰明,而且勤奮好學(xué),別的小孩子在玩的時候,他卻成天待在家里不是練琴就是作曲,五六歲的孩子就像一個大人一樣埋頭于音樂。老莫扎特為了讓兒子開闊眼界,少年時就有所成就,從1761年秋起,他就帶著6歲的兒子小莫扎特和女兒安娜,到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演出。這次演出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接著,父親又帶他們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和瑞士演出,每到一個地方,都獲得觀眾的好評。但在這次旅行演出中,老莫扎特也清楚地看到了兒子身上的缺點:他雖然有出色的音樂天賦,但是由于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普通教育,所以文化基礎(chǔ)很差。旅行回來后,父親為兒子進行系統(tǒng)的補課,教他學(xué)習拉丁文,學(xué)習音樂家必修的意大利文,還學(xué)法文和英文。
    正是在老莫扎特的嚴格要求下,再加上小莫扎特自己的刻苦努力,后莫扎特終于成為一位世界著名音樂家,對世界音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篇三】高考作文名人成長事件素材
    林肯
    一個1周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著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臺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臺階時,他就感到臺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抬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抬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臟乎乎的,但他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這個小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tǒng)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h克斯。
    林肯的父親是個農(nóng)民,家境極為貧窮。林肯斷斷續(xù)續(xù)地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足1年。但林肯從小就養(yǎng)成了熱愛知識、追求學(xué)問、善良正直和不畏艱難的好品質(zhì)。他買不起紙和筆,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寫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練字。他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xué)習,練習講演。林肯失過業(yè),做過工人,當過律師。他從29歲起,開始競選議員和總統(tǒng),前后嘗試過11次,失敗過9次。在他51歲那年,他終于問鼎白宮,并取得了輝煌的業(yè)績,被馬克思稱之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親南希在林肯9歲那年不幸病故。但毫無疑問,她用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yǎng)了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未來。
    不言而喻,人的一生有無數(shù)級臺階——生活、學(xué)習和工作。如何面對和攀登這些人生之階?對于孩子,是牽著手、攙扶著上,還是抱著上?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答案。顯而易見,如果家長牽著、攙扶著孩子,就會使孩子產(chǎn)生依賴性,常常把父母當成拐棍而難以自立。如果家長抱著孩子上臺階,把孩子攬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會成為被“抱大的一代”,不經(jīng)風雨,不見世面,更難立足于社會。平時,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上學(xué)接送,晚上陪讀,甚至考上大學(xué)父母還要跟著做“保姆”。孩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找工作,又得父母跑單位,當“職介”……這樣,孩子是很難自立成人大有作為的。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不妨讓孩子吃點苦,有“臺階”讓他自己爬。這樣,孩子也許能“一鼓作氣”,攀上光輝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