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教案(4篇)

字號:

保障公民權利得以實現(xiàn)是憲法的重要內容。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非法限制和剝奪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以下是整理的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教案: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領會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增強憲法意識;認識到憲法是維護每個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與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能力目標:能澄清對人權認識的誤區(qū),提高辨別能力,初步形成客觀完整的人權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以實際行動尊重和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權
    知識目標:了解“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懂得這一原則歸根到底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知道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認識到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都十分廣泛,懂得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的意義;了解國家在立法、執(zhí)法、監(jiān)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措施,知道我國人權事業(yè)取得的成就,認識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義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教學難點: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憲法宣誓制度是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提問:憲法宣誓有何意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師總結:宣誓儀式本身是活生生的憲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認識憲法,增強憲法觀念,從而尊重和維護憲法權威,促進憲法實施。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憲法確認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活動一:閱讀周記
    設計意圖:以小眉所提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人民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思考。通過了解懸掛國徽的要求來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1.閱讀教材“運用你的經(jīng)驗”中小眉的周記,思考她提出的三個問題。
    (1)除了這三個國家機關外,還有哪些國家機關和場所懸掛國徽?
    提示:如檢察院、駐外領事館、出入境口岸等。
    (2)為什么這些國家機關和場所要懸掛國徽?
    (3)為什么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
    2.引導學生查閱憲法相關規(guī)定和國徽法的相關內容,明確哪些國家機關和場所應當懸掛國徽。
    3.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教師小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國徽圖案體現(xiàn)了我國的國家性質,象征著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活動二:憲法規(guī)定知多少
    思考:國家權力屬于人民,憲法是如何確認的?
    提示:我國憲法第一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钡诙l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BR>    教師小結: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目標導學二: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制度保障
    (一)經(jīng)濟制度
    (二)政治制度
    活動三:解讀圖片
    設計意圖:四幅圖片以我國公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的不同形式,來引導學生思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層民主制度等相應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中的圖片。
    2.觀看圖片你能想到什么?公民通過哪些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學生分組討論,小組代表展示成果。
    提示: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人大,掌握國家政權,行使國家權力;通過群眾性組織和其他形式參與對國家事務的管理;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文教、衛(wèi)生、科研組織參與對經(jīng)濟和文化事業(yè)的管理;通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組織實現(xiàn)對基層組織社會事務的管理;等等。
    3.讓學生課前分組收集相關資料,課上解讀每幅圖片所體現(xiàn)的人民當家作主的途徑和形式,并能對人民當家作主的其他途徑和形式進行補充舉例。
    教師歸納:憲法規(guī)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將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貫徹于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和方面。
    (三)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及保障措施
    活動四:憲法學習——第二章二十四條
    1.引導學生學習憲法第二章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統(tǒng)計其中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條款數(shù)量,思考其所蘊含的意義。看看憲法在規(guī)定公民享有某項基本權利后還作了哪些規(guī)定,為什么還要作這些規(guī)定?
    提示:在我國憲法中,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條款有十八條,可見我國憲法十分重視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憲法在規(guī)定公民基本權利的同時,確定了相應的物質和法律保障,使基本權利具有現(xiàn)實基礎。
    2.引導學生結合“相關鏈接”閱讀憲法規(guī)定,思考這些基本權利涉及公民生活的哪些方面。
    提示: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非常廣泛,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域。
    教師歸納:憲法規(guī)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guī)定實現(xiàn)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還規(guī)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
    目標導學三: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
    活動五:解讀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國家在改善公民生存和發(fā)展狀況的四個方面的舉措,引領學生列舉其所知道的其他措施,感受國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中的圖片。
    2.四幅圖片分別說明公民享有什么權利?這些權利是如何實現(xiàn)的?
    提示:分別享有受教育權、生命健康權、文化權利、勞動權。是由憲法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保障實現(xiàn)的。
    3.讓學生分組交流對圖片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各組選定一幅圖片,對圖片包含的內容、背景、意義等進行解讀。
    4.讓學生說說自己感受到的國家改善公民生存與發(fā)展狀況的實例,體悟國家在人權事業(yè)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教師強調: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fā)展。
    目標導學四:人權的主體和內容
    人權的主體: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等。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
    人權的內容: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chǎn)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jīng)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
    目標導學五: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措施
    (一)完善立法
    活動六:受教育權的保護
    設計意圖:圍繞受教育權這一人權的保障落實,憲法作出具體規(guī)定,國家建立了教育法體系,制定“十三五”規(guī)劃,實施教育現(xiàn)代化重大工程,以此來闡述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1.閱讀教材“相關鏈接”欄目。
    2.指導學生課前查閱憲法第十九條、第四十六條,瀏覽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等相關法律的目錄和總則部分,了解為保障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受教育權,其他法律作了哪些規(guī)定,這意味著什么?
    3.學生分組交流:為保障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xiàn),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師歸納:我國憲法規(guī)定了公民享有的廣泛的基本權利,法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同時,國家必須依據(jù)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履行相應的義務,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xiàn)??梢姡鹬睾捅U先藱嗍橇⒎ɑ顒拥幕疽?。
    (二)依法行政
    保障公民權利,行政機關應該怎么做?
    提示:行政機關在執(zhí)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三)獨立行使監(jiān)察權
    保護公民權益,監(jiān)察機關應該怎么做?
    提示:監(jiān)察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獨立行使監(jiān)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jiān)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四)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活動七:案例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人民法院根據(jù)案件實際情況,堅持能動司法的人性化做法,切實維護柯先生的合法權益,及時對受害人的損失予以賠償?shù)陌咐?,幫助學生懂得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在司法活動中必須貫徹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
    2.根據(jù)案例進行案情介紹,可請學生朗讀。
    基本案情:原告柯先生乘坐被告某公司的客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而嚴重受傷,司法鑒定為二級傷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了解到柯先生經(jīng)濟困難且身在邊遠地區(qū)、家屬無力到庭等情況后,積極與被告溝通,前往柯先生住地開庭,促成雙方當事人和解,被告當庭支付給柯先生28萬元賠償款。
    3.引導學生分析案例,思考人民法院的做法對于保障柯先生合法權益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思考法院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師歸納: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五)加強宣傳教育
    教師歸納: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xiàn)實。
    活動八:減貧在行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了解我國減貧行動所取得的成就和意義的基礎上,積極為國家開展的扶貧工作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尊重和保障人權。
    1.閱讀教材“拓展空間”中的文字和圖片。
    2.指導學生圍繞我國的扶貧方式及其變化,查閱相關資料,討論:扶貧方式的變化說明了什么?國家為什么要大力開展扶貧工作?
    提示:可從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性質、共同富裕、社會公平等方面總結。
    3.在充分討論學習的基礎上,就國家如何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幫助貧困人群,提出幾點合理化的建議。
    提示:(1)政府要引導群眾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經(jīng)濟。(2)政府要加大對基本公共服務和扶貧濟困工作的支持力度。(3)提高貧困地區(qū)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脫貧致富等。
    4.教師可查閱《中國扶貧開發(fā)報告2016》《發(fā)展權:中國的理念、實踐與貢獻》和《焦點訪談》欄目播出的《實現(xiàn)發(fā)展權的中國之路》等資料,幫助學生體驗國家減貧行動的成就。
    三、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知識點。一是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學習:憲法確認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二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從三個方面進行學習: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人權的主體和內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措施。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憲法確認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等知識。由新的材料引入新課能夠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課本中的知識概括性強,學生不太理解,需要教師詳細講解。結合大量例子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白憲法和每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公民都應當積極學習、宣傳憲法,自覺遵守憲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
    【篇二】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教案: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以國家主人翁的意識參與學習,提高對憲法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憲法意識,自覺熱愛憲法、擁護憲法;認同我國憲法的價值追求
    能力目標:結合社會現(xiàn)象觀察、思考我國憲法是如何規(guī)范國家權力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初步形成對復雜情形作出合理判斷的能力;學會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相關憲法事例,提高分析和綜合處理材料的能力,培養(yǎng)對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
    知識目標:認識國家機構,初步了解國家機構權力運行的法治原則;知道憲法不僅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相應的職權,而且嚴格規(guī)范職權的行使;懂得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人民代表大會與國家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關系;憲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
    教學難點: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xx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部分日程
    時間會議內容
    3月5日代表大會第全體會議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
    3月12日代表大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高人民法院院長關于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關于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3月15日代表大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表決關于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表決關于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思考:“一府兩院”為什么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
    提示: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耙桓畠稍骸庇扇珖舜螽a(chǎn)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活動一:國家機關知多少
    設計意圖:結合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和憲法序言中有關中國民主革命史的部分內容,引導學生體悟人民的國家主人身份來之不易,應熱愛英雄,勇?lián)熑?。進而引領學生思考,人民掌握國家政權后,通過憲法組織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從而導出“組織國家機構”這一內容的學習。
    1.學生齊讀“運用你的經(jīng)驗”中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和憲法序言的部分內容。
    2.談談對碑文中的“三年以來”“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這三個時間節(jié)點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提示:碑文中的“三年以來”是指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6-1949年);“三十年以來”是指以“五四運動”為起點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鴉片戰(zhàn)爭為起點的整個民主革命時期(1840-1949年)。
    3.拓展思考:人民翻身成為國家主人后,是如何確認奮斗成果的?是如何組織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的?著重引導學生加深對憲法序言中“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歸納:人民的國家主人身份是通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得來的,人民掌握國家政權后,通過憲法確認奮斗成果,組織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
    4.閱讀圖表并思考國家機關的形成過程。
    提示:我國憲法第三條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chǎn)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國家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chǎn)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活動二:閱讀感悟:組織國家機構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共同綱領和五四憲法的相關規(guī)定以及全國人大組織法等憲法組織法,讓學生了解國家機構的組成、職權、任期和工作方式等都是憲法規(guī)定的。
    1.教師查閱相關文件、圖片、視頻等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我國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后,是如何組織國家機構來行使國家權力的。
    2.分享交流。在閱讀體驗的基礎上,思考憲法和憲法相關法與我國國家機構的關系,思考憲法對于國家機構的意義。
    教師歸納:憲法通過組織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內容。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國家機構依據(jù)憲法行使權力,以實現(xiàn)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目標導學二: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活動三:案例回放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qū)錫場鎮(zhèn)錫西村黨總支書記林某未經(jīng)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擅自將村集體所有的厝地分配給4名村民使用,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因違反民主議事規(guī)則,林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1.林某為什么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提示:沒有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
    2.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提示:
    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chǎn)生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主導地位
    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下,充分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實行民主集中制
    3.課堂辯論:組織學生對“民主和集中哪個更重要”進行辯論,引導學生在觀點交鋒中正確理解民主集中制。引導學生感悟民主立法的價值取向,懂得民主集中制是憲法規(guī)定的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目標導學三:規(guī)范權力運行
    活動四:探究權力與制度的關系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中的漫畫。
    2.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漫畫寓意的理解,自主完成填空。
    3.經(jīng)過小組充分討論,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在全班展示,進而形成全班同學的共同觀點。
    提示:(1)公章表示權力。(2)籠子表示制度。(3)漫畫的整體寓意是規(guī)范權力運行。
    4.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提示:
    原因
    在憲法面前,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的權力
    規(guī)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憲法規(guī)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活動五:材料鏈接
    2017年,米脂縣委對“精準扶貧”工作不力的縣扶貧辦主任馬某,副主任劉某、霍某等給予集體免職,并對該縣石溝鎮(zhèn)、龍鎮(zhèn)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集體約談。截至2017年6月15日,該縣貧困人口中健康扶貧人口數(shù)據(jù)尚未整理完成;安置房建設開工慢,搬遷入住率低,個別貧困戶安全住房安置方式尚未明確等。
    米脂縣委對“精準扶貧”工作不力的縣扶貧辦給予集體免職說明了什么?如何規(guī)范權力運行?
    提示:落實依法治國,規(guī)范權力運行。教師引導學生談規(guī)范權力的做法。
    總結:
    做法
    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
    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
    活動六:案例分析——權力行使按程序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小康爸爸遇到的案件,讓學生了解公安機關在執(zhí)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程序;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國家權力必須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否則就是違法行為。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中的案例。
    2.指導學生查閱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查閱材料中小康爸爸遇到的案件的詳情,以扮演好律師的角色。
    3.“律師”獨立完成發(fā)言稿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各小組內部推薦一位“律師”上臺發(fā)言。要求在規(guī)定時間內發(fā)表對這一案件的看法,解答“小馬的疑問”。學生評選出發(fā)言精彩的“律師”。
    教師歸納: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國家機構的組成,明確了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國家機構中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知道了憲法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原因和做法等,從而提高了對憲法的認識,進一步懂得了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的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探討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在學習組織國家機構中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時,要注意理清思路,按照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這一順序,明確在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這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國家機構中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有一定的難度,可多選擇典型案例加強學生理解。學習規(guī)范權力運行時應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結合案例弄明白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原因和做法。
    【篇三】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教案:堅持依憲治國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樹立憲法至上的理念;體會憲法對我國的國家性質、基本制度、國家機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的規(guī)定,懂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增強國家認同感,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能力目標:感受憲法權威,提高守法、護法能力;自覺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知識目標: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理解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
    教學難點: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樹立憲法至上的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敘事主線,講述了檢察官們步步深入,查辦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犯罪的故事。中共xx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
    “‘老虎’‘蒼蠅’一起打”給我們什么啟示?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憲法的構成
    活動一:暢所欲言話中國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談談對我們國家的認識,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直接導入堅持依憲治國主題內容的學習。
    1.閱讀教材“運用你的經(jīng)驗”中提出的問題。
    2.我們都是中國人,但是,對于我們國家,你了解多少呢?你覺得其中根本、重要的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了解暢所欲言,看看誰了解的多。
    3.教師將根本、重要的內容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我們國家為什么是這樣的?這是誰規(guī)定的?學生分小組討論。
    教師歸納:我們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制度,而這些基本的國家制度,這些根本、重要的問題,都是由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
    活動二:憲法知識知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我國現(xiàn)行憲法目錄,介紹現(xiàn)行憲法產(chǎn)生前對這部憲法草案進行的全民大討論,引導學生理解現(xiàn)行憲法充分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了解民主立法原則。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
    2.引導學生思考:從憲法目錄中你能看出什么?我國為什么要對憲法草案進行規(guī)??涨暗娜翊笥懻摚繉W生分小組討論,并展示成果。
    教師歸納:從憲法目錄可以看出,憲法規(guī)定的是國家生活中根本、重要的問題;從全民大討論可以看出,現(xiàn)行憲法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
    目標導學二: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
    活動三:憲法序言的相關內容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憲法序言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憲法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規(guī)定,理解我國憲法同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開辟的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緊密相連,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完善發(fā)展,懂得了我國憲法規(guī)定了國家生活中根本、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
    1.教師可播放有關xx屆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的視頻資料。
    2.引導學生思考: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領導核心、指導思想、發(fā)展道路、發(fā)展理念、總體布局、奮斗目標是什么?對此,我國憲法是怎么規(guī)定的?這些規(guī)定對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什么意義?對于憲法規(guī)定的國家生活中根本、重要的問題,你還知道哪些?
    教師總結:我國憲法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領導核心、指導思想、發(fā)展道路、發(fā)展理念、總體布局、奮斗目標,規(guī)定了國家生活中根本、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是國家的根本法。
    活動四:根本的活動準則
    1.閱讀教材“相關鏈接”欄目。
    2.讓學生大聲齊讀憲法的法條,在反復朗讀中體會這條法律規(guī)定的意味。
    3.引導學生思考:怎樣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有沒有哪個人、哪個組織可以例外?
    教師歸納: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就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就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wèi)憲法尊嚴。任何個人、任何組織,包括作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chǎn)黨,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4.作為領導人民制定憲法的中國共產(chǎn)黨,和憲法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請看下面兩種不同的觀點。
    正方:中國共產(chǎn)黨應該和其他政黨、團體、組織一樣,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反方: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中國共產(chǎn)黨可以不受憲法的約束。
    5.教師指導學生課前搜集相關材料,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辯論。
    6.教師在學生辯論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總結。
    歸納總結:
    根本的活動準則
    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規(guī)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憲法集中體現(xiàn)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執(zhí)政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黨既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也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目標導學三: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
    活動五:探究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
    1.猜謎游戲,進入學習。
    2.首先進行一個猜謎游戲,謎語是:排行我老大,國法之根本;子由母產(chǎn)生,沖突我有效。請問謎底是什么?
    提示:憲法。
    3.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樂隊,憲法就是樂隊的指揮;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軍隊,憲法就是這支軍隊的高統(tǒng)帥。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提示:憲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具有高的法律效力。
    活動六:不同法律的“對話”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表演“對話”。
    2.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學習憲法的序言及總綱和其他法律的第一部分,為“對話”做好相應準備。
    3.課堂進行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對話”,教師作為主持人,引導各小組學生就憲法和其他法律的不同地位進行充分的交流。
    歸納總結:明確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具有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
    活動七:規(guī)定的內容不同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
    2.教師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課前查閱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為填寫表格做好準備。
    3.學生對照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認真填寫表格,并思考憲法規(guī)定的內容與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內容有什么不一樣。
    歸納總結:教師引導學生達成共識:憲法所規(guī)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guī)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刑事、民事、行政等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guī)定。
    活動八:勞動教養(yǎng)制度的廢止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勞動教養(yǎng)制度的廢止,引領學生思考背后的原因,懂得一切法律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jù)。
    1.閱讀教材“閱讀感悟”欄目。
    2.引導學生思考勞動教養(yǎng)制度被廢止的原因以及這一舉措的意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
    歸納總結:“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睉椃ㄊ瞧渌傻牧⒎ɑA和立法依據(jù)。
    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
    總結:
    高的法律效力
    內容:憲法所規(guī)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
    效力: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jù),其他法律是根據(jù)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制定和修改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嚴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憲法的內容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可保障憲法的長期穩(wěn)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fā)展
    教師總結:憲法是國家法制統(tǒng)一的基礎。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憲法的規(guī)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guī)定的具體落實。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憲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了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的道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為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課要用好比較法,對憲法和其他法律進行比較,從而明確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同時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學的知識理解、分析具體案例,從而提高對憲法的認識,增強憲法觀念,自覺維護憲法。
    【篇四】八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教案:加強憲法監(jiān)督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法治思維,樹立憲法信仰,養(yǎng)成自覺恪守憲法原則、弘揚憲法精神、履行憲法使命的習慣,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
    能力目標:能夠積極參與、組織開展憲法宣傳活動;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憲法監(jiān)督制度,懂得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不斷加強憲法監(jiān)督工作,維護憲法權威;懂得憲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掌握增強憲法意識的途徑和方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增強憲法意識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現(xiàn)行有效法律242件,行政法規(guī)600多件,地方性法規(guī)7000多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600多件,要著重保持這些法律法規(guī)與憲法精神相一致。這個任務其實很重,我們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們說,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
    憲法的力量不僅因其地位崇高,更源于其有效實施。否則,憲法只能停留在“政治宣言”和文本層面。既要保障憲法的有效實施,又要加強憲法監(jiān)督,防止濫用權力導致腐敗。
    想一想:這段話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思考回答)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權力機關監(jiān)督權力行使
    活動一:探究權力機關如何監(jiān)督權力行使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某市人大常委會未通過該市政府的一項工作報告的憲法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層層遞進的設問,懂得要把憲法的規(guī)范作用落到實處,必須保障憲法實施,監(jiān)督權力行使。
    1.閱讀教材“運用你的經(jīng)驗”欄目。
    2.引導學生回顧“組織國家機構”“規(guī)范權力運行”的相關內容,再來閱讀和感悟本欄目的事例。
    3.市政府的報告未通過,表明市人大常委會與市政府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這說明了什么?學生分小組充分討論,并在全班交流。
    提示: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的關系。人大常委會代表人民擁有對政府工作的監(jiān)督權。政府必須依法對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會的監(jiān)督。
    活動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地方性法規(guī)
    設計意圖:教材通過案例介紹,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憲法監(jiān)督制度及其意義,思考公民積極行使法律賦予的提出審查建議的權利對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保障人權的積極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國家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意識。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
    2.教師收集這個真實事件的相關材料,對學生進行簡要的背景介紹。
    3.學生分小組,對照憲法、法律和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對這一事件中各方的行為進行評價。
    各方包括:(1)執(zhí)法交警。(2)致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提出審查建議的潘某。(3)認真審查研究,要求制定機關對條例規(guī)定進行修改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4)著手研究條例修改方案,將條例的修改列入2017年立法計劃,同時委托專家學者對本屆人大任期內制定的全部地方性法規(guī)的合法性問題進行全面審查的杭州人大常委會。
    4.討論反思:一位公民的一封信能驚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導致對一部地方性法規(guī)的修改和對杭州地方性法規(guī)的全面審查,這說明了什么?潘某跟一部法規(guī)“較真”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在小組內對這些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后在全班交流。
    教師歸納:公民潘某的事例體現(xiàn)了我國的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備案審查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jiān)督憲法法律實施的重要形式,對于維護國家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保障人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每個公民都可以是啟動備案審查的引擎。我們要向“較真”的潘某學習,增強國家主人翁責任感,以實際行動來監(jiān)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教師補充:權力行使需要接受監(jiān)督。監(jiān)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受監(jiān)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jiān)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地方各級人大在本行政區(qū)域內負有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職責。
    目標導學二: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
    活動三:材料分析
    加強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
    這句話給你帶來哪些啟示?
    提示: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我們健全憲法實施和監(jiān)督制度,不斷加強憲法監(jiān)督工作。對于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目標導學三:增強憲法意識的原因
    活動四:國家憲法日與憲法宣誓制度
    材料一: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國家憲法日,是因為中國現(xiàn)行的憲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所以將憲法實施日定為憲法日,意義十分重大。
    材料二:2018年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憲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訂,新的誓詞為:“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jiān)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材料三:
    3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會議憲法宣誓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我們?yōu)槭裁匆鰪姂椃ㄒ庾R?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義?
    歸納總結:
    增強憲法意識的原因
    加強憲法監(jiān)督的需要加強憲法監(jiān)督,既需要完備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們增強憲法意識。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等,都是增強憲法意識的重要舉措
    憲法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我們要增強憲法意識,熱愛憲法,捍衛(wèi)憲法
    目標導學四:增強憲法意識的做法
    活動五:事例再現(xiàn)
    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檢察院積極開展憲法宣傳日活動。通過面對面的法律咨詢、發(fā)放宣傳材料等形式,積極宣傳包括憲法在內的各種法律知識和檢察業(yè)務知識,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對弘揚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的社會氛圍具有積極的作用,為“法治介休、平安介休”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
    思考: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檢察院積極開展憲法宣傳活動給我們什么啟示?
    提示:要積極學習憲法。
    活動六:探討如何增強憲法意識
    1.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
    2.你對這句話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要認同憲法。
    3.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欄目,了解小華同學的行為。
    4.結合小華同學的上述行為,說說我們在生活中遵守和維護憲法的具體做法。
    提示: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
    歸納總結: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權力的行使離不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jiān)督,也離不開公民的監(jiān)督;明白了增強憲法意識的原因和做法,提高了對憲法的認識,懂得了加強憲法監(jiān)督的道理,知道要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內容不多,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較大,如國家憲法日、憲法宣誓制度等,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濃厚。結合大量的典型事例和教材上情境材料對所學知識能夠當堂掌握;但學生在增強憲法意識方面還存在不足,特別是在踐行憲法方面還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