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

字號: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來展示一些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會意字的構(gòu)字方法和特點。本課韻文,詞串壓韻,簡明扼要,瑯瑯上口,便于誦讀記憶。
    在教學此課時,我充公利用了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圖片,明白“日與月合起來是明”,然后進行識字方法的指導,學生掌握起來還是挺快的。我重點示范上第一小節(jié),然后引導學生自學第二小節(jié)的內(nèi)容,通過動作、語言描述、動畫課件演示,邊扶邊放,讓學生掌握第二節(jié)韻文的生字,效果還是不錯的。接下來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小節(jié),通過合作交流討論,聯(lián)系實際生活,自由匯報自學所得,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自學的樂趣,也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和孩子識字的興趣。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掌握的字依照課文的樣子編一編識字的口訣。學生編得挺快的,有句為證:
    三口品,三石磊。竹毛筆,人云會,合手拿。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
    《日月明》這一課,節(jié)奏明快,音韻和諧,這篇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讓人隱約感受到中國人造字的智慧。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會認的生字比較多,但是這些生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屬于會意字。因此,在教學時我也緊扣這一主題,舍棄了以往單調(diào)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力求在一系列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到會意字的特點,進而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在導入時,我先出示“日”“月”的圖畫,并伴隨發(fā)光的效果,使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讓他們直觀的感受到這兩物會發(fā)亮發(fā)光,帶給大地光明,然后順勢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特點,有了前面的圖片感知,學生一下子就能說出。而后,我出示“明”這個字,學生也馬上能將他們的發(fā)現(xiàn)表達出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領略到了此類漢字表意的特點,然后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樣的字就稱為會意字。因為有了前面對“明”字的感知作鋪墊,孩子們對“會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點,理解起來應該也不至于那么抽象。這樣,我想比一上課就跟孩子們說,“今天要學習會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
    教學生字時,我還會直接出示生字,再說說意思,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從字的構(gòu)成上感知字義,如果沒有前面游戲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學生也許不會主動去觀察字的構(gòu)成。這樣,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為了“扶”和“放”的過渡橋梁,而且學生識字的自主能動性也能體現(xiàn)的更加明顯。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
    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節(jié)奏明快,音韻和諧,讀著這樣的文字,似乎能聽到稚嫩日的童音,那么動聽,那么美妙。這篇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讓人隱約感受到中國人造字的智慧。巧妙地會意構(gòu)字,能讓學生感受識字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更大的識字熱情。在教學設計中,徹底摒棄單調(diào)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巧妙地利用學生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說會意字的特點、游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松、自然的狀態(tài)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fā)現(xiàn)構(gòu)字規(guī)律,掌握漢字結(jié)構(gòu),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 
    當我以圖片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xiàn)“明”時,學生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鮮’應表示更好吃了?!庇械倪€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yǎng),‘鮮’就代表好吃,還很有營養(yǎng)?!睂W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時,主動學習意識強烈,敢想,敢說,尤其問題意識濃厚,如有的學生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有學生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么上邊不是‘水’字呀?”他這一問,我還真是沒想到,我誠懇地夸獎他:“你可真善于觀察、思考,這個問題老師還真沒查到呢?”還沒等我說完,有的孩子就高舉小手,他站起來說:“我知道!‘一’表示一個大蓋子,蓋到火上,火就能滅?!睂W習塵字的時候,她們說小小的土就是灰塵。一個人靠著樹木休息就是休息的休。他們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膽地發(fā)問著實又給了我一個驚喜。 
     課堂上,把學生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他們以獨立或隨機組合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已經(jīng)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進行交流,形成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局面。這樣,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大膽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被調(diào)動起來了,從而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