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婷婷的畫》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guī)律與特定語言詞匯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婷婷的畫》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婷婷的畫》原文
    婷婷的爺爺是個畫家。婷婷也喜歡畫畫,她想當個小畫家。
    婷婷畫了一棵樹。爺爺看了,搖搖頭說:“樹枝怎么能比樹干粗呢?”婷婷說:“我希望長出這樣的樹來?!?BR>    婷婷畫了一只小兔子,爺爺看了,瞪大眼睛說:“哦,你畫的兔子怎么是紅色的呢?”婷婷說:“我覺得紅色的兔子更漂亮?!?BR>    婷婷畫了一匹馬。爺爺看了,點點頭,笑著說:“哈,你畫的馬有翅膀?。 辨面谜f:“我想讓馬像鳥兒一樣飛起來。”
    婷婷畫了一只老母雞,老母雞下了一個蛋,那蛋比老母雞還大。后來,這幅畫參加國際兒童畫展,結(jié)果得了一等獎?!?BR>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婷婷的畫》教案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小女孩像,問:你想認識她嗎?認真看老師寫她的名字──“婷婷”。如有學生姓名或親友姓名中有“婷”字的,上臺教大家識記這個字,注意讀準后鼻音。(告訴學生,“婷”字在人名中用得較多)
    2、板書課題,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老師隨機導入課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2、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會的生字詞,并在小組內(nèi)合作認讀生字詞。
    3、檢測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運用媒體出示生字詞來檢測)
    4、根據(jù)學生認讀情況,重點指導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
    “幅”字不要讀成“fǔ”,要讀“fú”。
    “催”字要讀平舌音“cuī”。
    “睡”字要讀翹舌音“shuì”,它和目有關(guān),因此是目字旁。
    “臟”字讀平舌音“zāng”,它還有一個字音是“zàng”,心臟的“臟”。
    5、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檢測本課生字的讀音。
    6、引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通課文)
    三、理解詞意,感悟課文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
    3、匯報自己這次又讀懂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鼓勵學生有獨特的體會。如認為婷婷是一個做事認真的孩子,從“滿意地端詳”“催”等詞可以看出;認為婷婷是個愛動腦筋的、聰明的孩子,從“想了想”“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可以看出來)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句子,讀出婷婷著急和高興的心情。
    5、理解爸爸的話“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笨磮D學著爸爸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四、交際訓練,鼓勵學生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1、這樣的事,你遇到過嗎?跟大家說一說。
    2、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打算怎樣做?
    五、作業(yè)
    制作一張小報,題目自擬,要求有三個欄目:
    a、你認識嗎(集中展示課外認識的字);
    b、你知道嗎(收集課外積累的詞語);
    c、你能猜出來嗎(字謎集錦)。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鞏固所學知識
    1、認讀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演一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文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誰愿意做爸爸和婷婷來演一演這個小故事。
    三、寫一寫,牢記生字字形
    本課要寫的生字中,你記住了哪個?是怎么記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重點指導“糟”“樓”二字的書寫。(注意提示“糟”字右上部件的筆順,“樓”字右上的“米”要小些,“女”的橫筆要長)
    學生書寫本課生字,老師巡視,根據(jù)學生情況個別指導。
    四、練一練,積累好詞佳句
    1、抄寫并背誦爸爸后說的話。
    2、抄寫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小結(jié)
    拓展活動
    將課文故事講給父母聽,再請他們講一個類似的故事。
    拓展活動
    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是否遇到過“壞事變成好事”這樣的事情。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婷婷的畫》教學反思
    這堂課可以說生動有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我先讓學生聽錄音__課文朗讀.然后自己自由讀課文,弄清婷婷一共畫了幾幅畫?畫的內(nèi)容是什么?接下來讓學生說婷婷的畫是些什么.學生說得還算清楚.等學生說好后,我就讓學生上黑板把婷婷的畫畫出來.其實我還是在嘗試,我心里沒底,不知道孩子們畫成什么樣子.沒料到學生這么能干,各顯其能.畫兔子的畫兔子,畫樹的畫樹……其余的在下面畫.一會兒功夫,幾幅畫出現(xiàn)在黑板上.但是有翅膀的馬沒有畫出來.我在下面巡視,結(jié)果找到了一幅十分逼真的飛馬圖(石為同學畫的),我把它貼在黑板上.這樣婷婷的畫就變成了孩子們的畫了。
    我引導學生再次對照課文,看黑板上孩子們的畫,這樣對照,學生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向正友同學畫的樹不對(樹干粗,樹枝?。面卯嫷臉涫菢涓杀葮渲π〉枚啵野磳W生的描述,把向正友畫的樹干變小。學生還發(fā)現(xiàn)吳姚畫的小紅兔,石為畫的飛馬,向小明畫的比母雞還大的雞蛋棒了.這樣學生不僅更清楚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還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動手能力.課堂也了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學效果是比較理想的。
    學生是很富想象力的,教師要善于挖掘,培養(yǎng),大膽放手讓他們展示。